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那些年,我追訪過的英國「凖首相」
脱歐公投之後,英國政局陷入一片混戰。作者見過的數位「準首相」,命運又是如何高低起伏的?
評論|
尹子軒:英國深陷憲政危機,蘇格蘭獨立返歐前程艱險
蘇格蘭顯得信心滿滿,但是實際上的處境,不比怒海孤舟的英格蘭好上太多。
台灣還有一群空服員,連工會都沒有
華航罷工,很多旅客轉到我們這邊,忙亂的很,但沒有人抱怨一句,這就是我們支持華航空服員的方式。
華航罷工21小時,沒有參與的人在做什麼?想什麼?
不能因為我們當時做事負責,選擇跟公司在同一陣線,就在網路上被霸凌。雖然被說得很難聽,但我想要忠於自己的工作。
華航空服員罷工,為何引發了「兩個工會」之爭?
華航內部的矛盾是:愈來愈多員工認定企業工會無力為會員爭取勞動權益,因此旗下分會各自出走,另闢新工會發起抗爭。
評論|
宋邁克:英國脫歐,暴露歐盟政治軟肋
依靠經濟合作而推進、依靠條約和法條建立起的布魯塞爾技術官僚體系,還未能真正直面公眾。
評論|
陳偉信:失去英國,如何衝擊歐盟政局外交?
與其說英國是「不情願的歐洲人」,不如說英國本土在「何謂歐洲」、「歐洲應往哪方向走」這些問題上,與「歐洲主流」有一定差距。
評論|
你知道空服員有哪些常見工傷嗎?
機艙就是她們的職場、戰場,所有的系統失誤,都由他們的個人尊嚴做盾牌,擋在憤怒的消費者面前。
評論|
徐沛然:從華航罷工看全球航空產業變遷
全球航空產業在近年發生許多變化,正引發日益增加的勞資糾紛。
評論|
印卡:華航罷工的地理學想像
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中有趣的是:雖然組成成員以女性為主體,但基本上,這場運動無關於性別。
評論|
張慶玉:性別、情緒勞動,與台灣空服員的處境
罷工固然告一段落,社會上對女性工作的刻板印象並未因此鬆動,正如同在鏡頭前聚焦的,總是那最香最美的一樣。
專訪書店佬林榮基:書枱不屈膝,我盡我本份
數十年的書店人,沒想到在六旬之齡迎來大轉身,林榮基如何從書店收銀處後面,走到政治舞台的正中央?
1
...
367
368
369
...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