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政治
為了活下去,中國LGBTQ組織改名、商業化、接軌主流價值觀
「即使都關門,還是會有新的組織出現。」
評論|
李澤厚——思想遺產無處不在,而他已不屬於這個時代
討喜的早已被吸收進「時代精神」,不合時宜的部分則最好和遺體一起埋葬。
K-pop進軍歐美:「韓團偷走了黑人音樂」,為何仍收獲大批黑人粉絲?
從南韓偶像團體的音樂中,歐美非裔粉絲們聽到了熟悉的旋律;而選擇加入韓流,彷若是在向歐美主流說不。
評論|
螞蟻上市失敗一年後,最終會迎來何種結局?
從最大金融創新到面臨被監管拆分,17年的發展,螞蟻何以至此?
評論|
許仁碩:望之不似人君——日本皇室婚姻如何被右翼焦慮箝制?
「日本之所以為日本」的本質,建立在「Y1染色體」之上?
反對派盡墨,他們就能抬頭?狄志遠、湯家驊與馮檢基的「非建制派」自述
遊走於民主派與建制派之間的所謂中間派,在反對派盡墨的情況下能進入立法會嗎?處處紅線的新香港,是否他們苦候多年的舞台?
瑞麗停擺217天:困在信息孤島中,隔離、失業、守邊
半封閉管理下,開出租車的、臨時工、種甘蔗的、種玉米的都改行去邊境拉鐵絲網,一天有200塊錢的收入。
審查紅線與威權剪刀:解嚴前台灣電影同樣經歷,但結果是⋯⋯
只要觀看的慾望湧動,影像創作需求仍在,滲透與抵抗就會存在。
謝至德:香港攝影師在台灣公路上的命運逆轉
「我的根在香港沒錯,但從歷史上來看,香港人是『遷徙命』,我們從來都沒有根,回歸前沒有,回歸後也沒有。」
黃雪琴:「哪有記者不發聲」
她堅持報導維權者、行動者,只是沒想到,步入了和他們類似的命運。
評論|
北京在聯合國取代台北的決議,是如何在50年前被通過的?如今有什麼法律效力?
只要中國不同意台灣參與,2758號決議確實「合法地」卡死了台灣人民希望以現在的「國格」參與聯合國及其下屬組織活動的路。
【全文】鄒幸彤「六四煽惑集會案」自辯詞
如果法庭一定要用煽惑、被煽惑這些字眼,不如說,是香港人煽惑了我要按良知行事。
1
...
158
159
160
...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