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私人記憶:34年,一個人的六四,紀念是什麼形狀
「至今我仍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依然在紀念。」
台灣政壇MeToo風暴:造浪者捲起的性騷浪潮,將把民進黨帶往何方?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
從英國、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會籌辦者在碰撞中相認
「割裂之後信心從哪裏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行動創造的。」
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
任何社會都有保留一種記憶的能力,就算多細小也好。
ChatGPT到底有多少碳足跡?|一分鐘數洞
訓練 ChatGPT產生的碳排放,相當於你乘經濟艙在北京香港之間飛行一千多次 。
專訪商台《晴朗早晨全餐》前主持張子君:當在香港做時評要戴頭盔
「每次comment完之後,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話。」
評論|
埃爾多安再次連任土耳其總統,會為全球「新冷戰」增加何種趨勢?
埃爾多安的土耳其在海外擁有超過其實際上國力的巨大影響力。
「造浪者」的潮起與潮落:《人選之人》與現實政治的碰撞
「幕僚所做的一切,無論結果是正面還是負面,最終都是老闆要負責。」
評論|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講幹話與「長不大」,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權,是只有擁有特定身分與資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端傳媒奪得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2022》兩獎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的《前線‧焦點 2022》新聞攝影比賽,於2023年5月27日晚公布得獎名單,端傳媒奪得兩...
《人選之人》劇評:一個不完美的社會為什麼值得期待
條目被銷聲匿跡,這部台劇卻成了我身邊同溫層最多人討論的劇集。
土耳其大選觀察:史上首次二輪投票,過去兩星期發生了甚麼事?
如埃爾多安當選,短期內土耳其難再出現有力的反對派與之抗衡。
1
...
112
113
114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