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輿論現象
誰在號召網絡舉報?誰在獵巫普通網民?——微博民粹意見領袖的成名史
舉報在近幾年觸目驚心,除了「制度建設」,更多在於有一群「獵巫」意見領袖帶領網民,進行了大量的舉報實踐,並獲得官方的獎賞。
評論|
小心翼翼的《尚氣》:當一部電影避開了所有辱華的可能
沉浸在漫威宇宙第四階段的開篇,或是沉醉於梁朝偉的電眼,你們沒有發現迪士尼私下有多努力。
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體育競爭與政治競爭是一回事嗎?
評論|
從問責消失到鴻星爾克:河南水災的多重敘事與自我感動的民間情緒
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場暴雨,國家意志與民間情緒,以更加民粹的形式團結在了一起。
小端網絡觀察:吳亦凡事件後,中國網絡間的Girls help girls
「短短一夜,我們在網絡上進行了一場遊行。 我們肩並著肩振臂高呼,吶喊了自己的憤怒、訴說了自己的委屈,也給予彼此力量⋯⋯」
取消加班也治不好內卷,互聯網打工人說「真的停不下來」
「我們說內卷的時候,其實就是內耗,就是並沒有把盤子做大,而是在同樣的事情裏互相侵蝕。」
評論|
科普、舉報與流量:中國網絡世界最新的獵巫戰場
在舉報者眼中,如果說以前會見達賴喇嘛才算政治錯誤的話,現在就連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也已經算勾結境外勢力了。
小端網絡觀察:「七一刺警案」後,維他奶為何被中國網友抵制?
「對死者家屬深切慰問就叫辱華?咁點樣先唔辱華?」
評論|
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後,網絡迷因「張獻忠」為何被全網封殺?
「張獻忠」三個字與王朝的敗亡直接相關,將自殺式襲擊者稱為「張獻忠」因此也就變成了一種藴含政治意味的隱喻。
小端網絡觀察:萬物皆可「老婆」?三星虛擬助手如何引發色情迷因狂歡?
為何一款虛擬助手能引發歐美網友的狂歡?
小端網絡觀察:「三孩」開放後的12小時,網友為何「民不聊生」?
「房價+內卷+996007+教育資源不公平=絕育」
紐約客樊嘉揚的兩個祖國
「我的『忠誠』不再屬於一個國家、甚至一種價值觀,而只屬於我的良心。」
1
...
12
13
1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