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輿論現象
奧斯卡2022:老白男陰影,原創力衰退,與失效的「政治正確」
今屆奧斯卡獎被稱為「小年」,理由是沒有一部現象級作品,幾乎沒有一部能實現口碑和票房雙贏的「奧斯卡標準」。
烏克蘭危機:那些被困戰火之中,求助還被公審「不愛國」的在烏中國學生
他們被困戰火之中,而萬里之外的祖國網民沒有完全給予他們溫暖的懷抱。
評論|
簡中互聯網裏的烏克蘭戰爭:民族國家擬人政治之惡,以倍速敗壞
自私而沒人性的一代人,是怎樣批量生產出來的?
評論|
否認「入侵」、信息污染、疑美,烏克蘭危機中港台輿論觀察
所有美麗與醜陋的,怨恨的與溫暖的,都一再提醒人心的多面。
評論|
騰訊大幅減持京東股份,預示著中國互聯網公司什麼樣的未來?
美團等公司的退出計劃,或許也正在考量中,2018年騰訊仍然沒有理解「新時代」的真正涵義,2021年過後終於懂了。
大台?小台?網台?香港觀眾看哪一台?
TVB 改革已進行一年,香港本地觀眾的收看習慣正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螢幕上怎樣的節目才受歡迎?
評論|
「難道小眼睛不配做中國人嗎?」——辱華的內卷、生意與政治心理學
人生有三件事無法避免,出生、死亡和辱華。
評論|
2021年的中國科技企業:擔心美國「資本主義制裁」,更怕中國「社會主義鐵拳」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管理着一個重倉中國互聯網企業股票的小基金,年初就開始睡不著覺。
虛擬偶像直播主在香港:誰在做?誰在看?誰在賺錢?
觀眾知道這些人設只是虛構,虛構人設與真實操縱者之間,「人格崩壞」的VTuber反倒營造了一種反差感,打破偶像刻板印象。
小端網絡觀察:一個「怒」=五個讃?!Facebook曾用表情符號放大仇恨?
這幾年假新聞,仇恨及爭議內容在臉書上氾濫,傷害或許已經造成。
評論|
國家監管與意識形態控制:什麼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特殊管理股?
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已經鋪開,對互聯網公司等意識形態力量的馴化,將是檢驗目前意識形態班底的重要指標。
小端網絡觀察:扣押1028天獲釋,孟晚舟「公主歸來」掀起大陸網絡朝拜熱潮
在加扣留逾三載,孟晚舟獲釋為何引起中國網絡狂歡?複雜身份背後,網民如何解析孟晚舟回國意義?
1
...
11
12
13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