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心理
愈長大愈不快樂:十張圖看香港中小學生的群像面貌
學習時間比返工長;越長大越不快樂;不再完全擁抱「結婚買樓生仔」。
從暗網到街頭:中國虐貓社群與社會矛盾的暴力出口|端聞 Podcast
暗網群組、公開懸賞、梗圖傳播,虐貓不再只是道德問題,而是情緒與暴力的出口。
中國公務員的精神「自殺」:服從性測試、人鬥人與抑鬱症
「你查我、我查你,然後大家都有事幹,都有事蹟可彙報。」
失控的炒作後,中國潮玩Labubu還能火多久?
連著在直播間蹲了幾天仍一無所獲後,張林尉有了「退坑」的想法。「當它從提供情緒價值變成消耗精力,我就不想繼續了。」
【隱蔽的虐貓社群·下篇】肆意的虐待:動物保護的執法立法有何爭議?民間保護行動有何代價?
「人可以為自己發聲,但動物沒辦法通過自己的嘴發聲,我覺得自己有必要成為牠們的嘴。」
愛、焦慮、友情與自由:我們造訪了一間中學生貓舍
反正會被世界淘汰、不想孤獨一人、想要找到百分百的愛……這是他們成為大人之前的各種擔憂和願望。
烈焰之後:台灣八仙塵燃傷者如何走過這十年?|端聞 Podcast
「創傷不是痛苦之後好起來,因為它沒有好起來那一天,創傷是一個轉變的奇跡跟開始 ,你永遠都可以重新再選擇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跨洋的地震「預言」:當日本的末日想象撞上香港的風水文化
這類「非正式資訊」通常會承擔一種社會功能,即表達社會的集體情緒。
評論|
那藝娜「巡如演」:一個再次被酷兒群體擁抱的抽象文化
抽象作為一種時代情緒,也如火燃燒在心間。
撥開香港太空油毒霧,那些迷惘又孤獨的青少年臉孔
「毒品你去處理,那空虛你為什麼不處理?」
從掩藏到擁抱──八仙焚身十年,她們與疤痕一起成長的愛情
「八仙對我們來說,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創傷,也是他的。」
【互動頁面】消失的樂園,新生的人:台灣八仙粉塵燃燒事件十週年
在樂園消失後的十年,新生的人又如何談及八仙事件?端傳媒採訪五名傷友,透過十年來他們最珍視的物件,來看待自己創傷後的人生。
1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