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文學
評論|
方方戰爭:「遞刀論」的舊答案和新問題
「現在是是非黑白顛倒的一個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偏愛、死忠、愚孝才是真正的愛、忠、孝,而以理性、客觀、中正為恥。」
謝傲霜:當我們說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是什麼?
當舊愛已逝,新戀人總是突如其來出現,截然不同卻又同樣令人動心的人。只是我們愛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城市。
閻連科:在如此交雜、倒錯的天地間
人們在全力搶救親友的生命時,卻也有人在私底下考慮等那疫情之後路通了,燈亮了,這個世界的交通警察應該是誰的人。
洛楓:粉末生存,我的抗爭時間與抗疫空間
而其實,孤獨也是病毒的變異。如果說抗爭時期我們容易粉身碎骨,那麼抗疫時期便容易灰飛煙滅。
【書摘】強納森‧法蘭岑:倘若我們不再假裝
氣候末日即將臨頭。想做好準備,就得承認:這種事我們阻止不了。
專訪強納森·法蘭岑:我想用寫作糾正世界的謬誤
如同他的新散文集《地球盡頭的盡頭》,法蘭岑與我們討論了廣泛的議題:全球氣候變暖,科技寡頭,觀鳥,以及他的寫作。
評論|
科幻瘟疫書單十種:最令我們害怕的並不是「末日」
他認為人類重建文明只會重蹈覆轍,而他的子孫也並不懷念人類浩劫前的生活方式⋯
小端網絡觀察:梳理駱以軍與劉芷妤爭議,文學的界限在哪裡?
抄襲/剽竊/引用/致敬,文學的界限在哪裡?
唐捐:春夜讀楊牧,重建多神的星空
楊牧詩作,或獵其鴻裁與艷辭,或銜其山川與香草,不同讀者進入詩行總能捕捉到美感與哲思。
哈爾濱疫症日記:告別從前的生活或者什麼都沒變
但我還是崩潰了,各種謊言,噁心和屈辱讓我無法呼吸。
楊佳嫻:如何親近楊牧的詩?聲響、火焰與泥土
「楊牧」被當作「名門正派」、仰之彌高的符號,一道權威的門鎖。幸運的是,他詩以聲響和曖昧取勝,不像余光中的作品那麼容易擬為中學考題。
鍾耀華:沉默的時間
軍隊所有槍口立時指著他,他的一舉一動正在整個國家直播。
1
...
11
12
1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