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地緣政治
評論|
劉文: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將「心防」視為台灣備戰關鍵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目前最重要的貢獻,來自於建立民眾理解並且應變戰災的戰爭之框。
評論|
在屍體上前行:地中海沉船,歐洲邊境的死亡政治與反種族主義抵抗運動
地中海已經變成了非白人的亂葬崗。這些人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試圖飄洋過海,但卻被遺至這片海域。
擔憂本土車企,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啓補貼調查|Whatsnew
有分析認為,歐洲汽車企業的未來取決於中國車企的國內價格戰如何進行下去。
阿米尼逝世一週年:鎮壓升級,伊朗庫爾德人受到更大壓力|Whatsnew
伊朗官方加強了各方面的安保措施,同時明顯收緊了輿論和媒體管制,但各式抗議和反抗活動仍在伊朗社會繼續。
親俄「華夏代表團」赴頓巴斯引爭議:官方授意還是狐假虎威?|Whatsnew
很多人認為這樣大膽的行為不可能沒有官方支持;但也有人懷疑,這場鬧劇或許正意味着外宣部門的「系統性失能」。
G20新德里峰會,印度「改國名」與對抗一帶一路成為焦點|Whatsnew
美國和歐洲國家希望印度能在全球發展中國家——即「全球南方」的領導者位置的競爭中對中國形成制衡。
意大利外長結束訪華,擬以體面方式退出一帶一路|Whatsnew
十月即將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十週年峰會,意大利以何種形式退出,關乎這一項目的聲望與中國領導人的面子。
被指反攻遲緩逾月,烏軍宣布攻破南線俄軍第一道防線|Whatsnew
烏軍對接下來的挺進抱謹慎樂觀態度,因為俄軍的第二道防線相比第一道防線要脆弱很多。
「北溪」管道被炸後續:德媒稱線索指向烏克蘭|Whatsnew
仍有許多問題等待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烏克蘭政府多大程度上參與了行動的策劃和執行,但每個人都在迴避問題。
上環舊塗鴉被指「黑暴」遭清除,是否「上綱上線」引爭議|Whatsnew
「塗鴉清除」事件在香港政圈發酵,對接上了先前「國安法執法是否矯枉過正」的討論。
聯合國稱多極世界是風險,南非金磚峰會談了什麼?|Whatsnew
相比七國集團的合作程度,金磚國家之間的矛盾張力要遠遠更大。
泰前總理他信流亡15年後歸國被捕,麾下政黨與保守派成功組閣|Whatsnew
新的泰國政府是他信家族和保守派妥協的產物。
1
...
17
18
19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