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玩偶的進化:歡迎來到「性機器人」時代 性愛玩偶早已是成熟市場,聊天機器人也一直是人工智能應用中快速進步的領域,將兩者相加,形成性機器人,只是時間問題。性愉悅及其帶來的消費慾望驅動創意。在線視頻便源自色情網站,而科幻片中屢見不鮮、能與人類戀愛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也許便會源自這家專業製造性愛玩偶的工廠。
從烏克蘭到法國,從行動到碰壁:激進女權組織「費曼」的十年起伏 一開始,二十出頭的她們,在大學宿舍讀書、討論女性覺醒;接着,她們以裸露的胸部為「武器」,成了街頭激進抗議的代表。從基輔到巴黎,她們被描繪成「第三波」女性主義的先驅。一晃十年,曾經的先鋒,光環漸褪。
評論|特金會公關秀,金正恩獲得意想不到的大禮 從特朗普與金正恩的一對一會談,到簽署歷史性協議,再到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筆者近距離觀察後的全部感覺卻是「乾貨寥寥」──與其說是和平峰會,不如說更像一場公關合影秀。
評論|「我是搗蛋鬼,不是螺絲釘」:中國女權行動派的聲音 女權五姊妹事件之後,有些朋友覺得這個世界已經非常黑暗、沒有辦法再改變了,但後續行動傳達出的信息是,人民不像一隻任人宰割的豬,他們永遠都伺機而動,永遠都是一找到機會就要去表達自己對社會不公正的看法,做他們的行動。
評論|《火與怒》:政治八卦 道出特朗普對華「變臉」原委 如果說對特朗普智力和精神狀態的質疑還流於口舌之爭,那麼該書真正最具殺傷力的,是確認了坊間傳言已久的白宮激烈內鬥——雖然僅来自班農派的視角。特朗普對華態度變化前後的鷹鴿角力,也從中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