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特金會公關秀,金正恩獲得意想不到的大禮

從特朗普與金正恩的一對一會談,到簽署歷史性協議,再到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筆者近距離觀察後的全部感覺卻是「乾貨寥寥」──與其說是和平峰會,不如說更像一場公關合影秀。
如果要說這場創造歷史的會談有贏家的話,那卻只有一個——年僅34歲的朝鮮神秘領導人金正恩。
女性與女權 政治

2018年6月12日,在舉世矚目之中,敵對關係已經延續三個世代的美國和北韓領導人,歷時73年終於坐到了一起。身處小小島國新加坡,親身體會從歷時三天的交通管制到無處不在的媒體記者,「特金會」的存在感極強。然而從特朗普(川普)與金正恩的一對一會談,到簽署歷史性協議,再到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筆者近距離觀察後的全部感覺卻是「乾貨寥寥」──與其說是和平峰會,不如說更像一場公關合影秀。

如果要說這場創造歷史的會談有贏家的話,那卻只有一個──年僅34歲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

撤走核武保護傘?

首先,儘管美朝兩國的聯合公報基本沒有新內容,而僅僅出現此前多次重複的信息,但在會見後特朗普舉行的記者會上,個性特別的美國總統卻放出了重磅炸彈:將停止美韓聯合軍演。他更將長久以來維繫朝鮮半島軍事平衡博弈的軍演稱為是「不適合的(inappropriate)、昂貴的(expensive)、(對北韓)挑釁的(provocative)」的「戰爭遊戲」(war games);至於3.2萬名駐韓美軍現階段不會撤離,但不排除「未來某一刻」會發生。

這種「伸手打自家」的表態,幾乎完全符合北韓官方宣傳喉舌長久以來對於美國和南韓的抨擊,讓人有種美國總統在這一刻被朝鮮中央電視台播音員李春姬「附體」之感。這非但是美國對談判對手北韓的巨大讓步,也是置傳統盟友南韓和日本於不利的境地。在心理威懾和博弈佔比極重的核武談判之中,對於沒有核武器的日韓而言,美國核武保護傘下的協防是抵禦身邊擁核且信息不透明近鄰的全部籌碼所在。假如美國不與盟友商議便自行實踐承諾,毫無疑問拱手出讓的是兩個盟友的安全。而假如日韓基於由此導致的恐懼而嘗試擁核,東北亞安全局勢只會陷入更加複雜的惡性循環。

政權安全背書

其次,在特金兩人所簽署的協議之中,北韓獲得了其最關鍵的訴求滿足──「安全保證」(security guarantees)。顯然,這裏的安全並非國家安全,而是金家政權(regime)的安全。

無論國內經濟發展和民生條件如何惡劣,無論人權狀況和百姓福祉怎樣糟糕,一旦擁核,國際社會便在事實層面不可能再進行干預,這是20世紀蘇聯和中國「珠玉在前」的經驗。也正因如此,儘管北韓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糟糕,金家政府依然不惜代價發展核武,連續進行了六次代價高昂的核試驗,甚至着手研發氫彈。

如今與美國總統面對面座談,依靠的既不是北韓的國力,更不是小金的魅力,而是犧牲本國人民基本温飽、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等人權和公共服務換來的核武庫。而美國的「安全保證」到手,則是北韓做出棄核高姿態所能夠換取的最大回報——金氏政權安全。會談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R. Pompeo)在記者會表示,一定會保證北韓棄核後不會「遭遇很差的結果」,並承諾美國將會提供一種「相較以往都不同的,獨特的安全保證」。對於一個26歲便世襲上位、面對內憂外患的獨裁者而言,恐怕不可能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

棄核缺乏細節

第三,在雙方所簽署的協議中,對於最為關鍵的「棄核」沒有出現任何具體細節。「金正恩重申對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堅定不移的承諾」,是一句幾乎已經被用濫的外交辭令。而相關的最為重要、能夠切實鎖定棄核承諾,並監督實施的核心在於兩點:對於「棄核」定義的具體化,以及實際操作的時間表。

在21世紀前10年的六方會談中,朝核問題磋商曾經歷經艱苦卻富有成效,當時的目標始終明確:北韓必須做到徹底全面的、可驗證的、不可逆的去核武化,也即著名的「CVID」(Complete, Verifiable and Irreversible Dismantlement)。然而在今天美朝雙方所籤協議中,這個明確的目標卻沒有出現,僅僅被相對含糊的「全面無核化」(complete denuclearization)所取代,這被國際問題專家廣泛視為美國的巨大讓步。

具體而言,在協議中,無論是對於鈾和鈈項目的凍結還是洲際彈道導彈的摧毀等具體內容都隻字未提,更不用說完全沒有約定棄核實施過程將由誰監察、如何監察。反觀1994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柯林頓)內閣就曾經與金正日政權簽署框架協議,以嚴格的監控機制凍結了北韓的鈈項目。可惜的是,8年之後,北韓開始偷偷重啟核武研發,將曾經的承諾和契約踩在了腳下。而奧巴馬(歐巴馬)執政期間與伊朗簽署的去核協議相對更加具體,致使伊朗的濃縮鈾被削減98%。可惜的是,這一次,決定撕毀伊朗去核協議的一方卻是美國總統特朗普。

如果說對於「無核化」的籠統措辭,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不同定義,已經為棄核能否真正實現埋下了隱患,那麼缺乏具體執行時間表就顯得更加致命。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被問及北韓無核化進程時間表,特朗普僅僅回應說這需要「很長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不能不說談判錯失了鎖定核心問題的良機。

人權議題遭棄

最後,長久以來,北韓的惡劣人權紀錄一直被國際社會所詬病。2014年的聯合國報告曾直陳,北韓的人權侵犯「在當今世界找不出一個同等情況的案例」。而面對這位在國內血債累累、甚至為了鞏固政權不惜殺戮自己的姑父和兄長的獨裁者,特朗普顯然對於人權議題並不關心。記者會上,當被反覆追問是否正面向金正恩提出這塊「硬骨頭」,特朗普卻每每支支吾吾,承認只是「相對簡單提及」(relatively briefly)。接着主動幫北韓辯護起來:「(人權)情況惡劣,但是很多地方情況都不好」(It’s rough, it’s rough in a lot of places, by the way)。

後來甚至說着說着便誇獎起這個年齡只有一半的新忘年交起來:「任何人在26歲就接手這麼一個攤子,並且還能夠治理,鐵腕治理。很少有人能做得到,萬分之一。」

長久以來,歷任美國總統從來拒絕與北韓獨裁者進行雙邊會談,其中隱含着美國的核心價值觀——不認可其合法性,不給予其在國際舞台上獲得平等地位的承認。因此,對於朝核問題,多位前任美國總統始終堅持多方參與、共同監督的原則。而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會談,以及堆砌的溢美之詞:「絕對值得的,聰明的談判家」、「一個天才,非常愛他的國家」,將要建立「極棒的關係」,甚至邀請他做客白宮,都毫無疑問給予了金正恩他祖父和父親從未獲得的合法性承認與國際舞台地位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上說,能夠使得特朗普在對面坐下、會談成真,金正恩已經贏了。而特朗普雙手奉送的其他大獎之豐厚,可能連小金自己都沒能想到。

延伸閱讀:

特金會大戲下一幕:美國可否與宿敵北韓組另類同盟?

特金會:過程錯誤,但結果正確

讀者評論 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Trump 肯定会连任,既然都把竞选的时候笑话似的承诺都兑现了。

  2. 北韓的人權問題,不是現在這個時機能夠解決的。就算談了,又有何用?

  3. 是次峰会焦点在去核,所以不太可能谈及以外的问题例如人权,但不代表以后不会谈及而且也不影响国际社会以人权问题为理由继续制裁金家。这是我的观点,我也希望往后有如双方所言的后续谈判。

  4. 这不只是小金的胜利,特朗普通过取消峰会再重新安排也挣足了面子,而且他还不用花美国人的钱:飞机是中国安排的,住酒店新加坡埋单~从小金在新加坡的72小时也不难看出,他就像很久没出门旅行的少年一样兴奋,3天的时间有两个晚上都出来夜游。特朗普的打算也很精明:如果反传统反建制的峰会能换回世界和平,那见一见又不会有什么损失,反正安保工作已经万无一失了……自己还能拿个诺奖,成交。

  5. “我相信,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 阿瑟.内维尔.张伯伦,1938年9月30日

  6. 写的很好,就是挖掘的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