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任何政權背書,我編輯了香港第一本中史教科書——專訪人人書局田文忠 右派書局與南來文人,成就了香港中史教育的經典,這說的是1960年代人人書局出版的《中國歷史》,作者是史學家孫國棟,校訂者則是國學大師錢穆⋯⋯
「公民廣場案」終極上訴判決書:雙學三子贏了還是輸了? 「本院一致裁定三名上訴人的上訴全部得直,撤銷上訴法庭判處的監禁刑罰,並恢復原審裁判官所判的刑罰;但是,本院強調,將來牽涉於有暴力成分的大規模非法集結的罪犯,會根據上訴法庭正確制定的新指引被判刑。」
評論|李立峯:雨傘運動,香港社會發展的另一次關鍵事件 在後雨傘的幾種趨勢交錯之下,香港社會出現了港獨議題的冒起及政府對其作出的大力打壓、抗爭運動力量減弱、民意持續兩極化,以及社會動員與反動員之間的對立的激化。
翻譯台灣文學,他給德國人說說解嚴三十年的故事 解嚴30週年前夕,我們和德國「戒嚴台灣文學選集」編者Thilo Diefenbach(蔣永學)談了談。他說:「這世上少有比台灣遭遇更大外在威脅的民主國家」。
專訪戒嚴時期軍法官劉衡慶:把軍法斷送掉,我們無顏見江東父老 「美麗島事件發生時,我任職警總軍法處,我曾擔任軍事檢察官、軍事審判官、主任軍法官,督導過看守所,以及所有軍事犯、叛亂犯業務。被關押的軍事犯、叛亂犯,很多都極具才華,人才濟濟……但我不認為當年有冤假錯案,只有『不當』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