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威權政治
遵義,一座紅色之城裏的荒誕中國
這個小鎮彷彿就為渡口、烈士紀念碑、紅軍戰鬥指揮所這些紅色旅遊景點而存在,人們在這裏短暫停留和參觀後,便離開了。
三孩放開之後:關於性別、勞動力,與養老的問題答案在哪?
以國家意志代替個人權利的治理思路,使性別平等與生育自由,不斷為多年人口政策的積弊買單。
律師常瑋平,一個不見容於國家的人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良知、熱愛和自己的專業,連這樣的人都不見容於這個國家,那肯定是國家錯了。
六四悼念被畫「句號」,然後呢?五種可能的答案
「每一支曾經點燃的蠟燭,都是一個雕塑。」「大型集會那種視覺化的呈現會因打壓暫時喪失,但打不散人們幾十年來的默契⋯⋯」
評論|
黎恩灝:當紀念六四也可能違反國安法,法治的最後防線在何方?
香港本地的法治和司法獨立,在實施港版國安法前後,如何嬗變?
中港青年對談:威權時代,你不可以讓自己過得很舒服
在每一個不同的限制裏,人怎樣發揮自己的產能去創造一些東西,這對我來說才是humanity。
【書摘】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1989年5月26日至6月21日,台灣記者楊渡赴北京天安門廣場採訪。32年後,他將回憶寫成《未燒書》。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下)——「被害妄想」與民族塑造
一方面要誇耀歷史上和文化上的「中華民族」之偉大,另一方面要強調「中華民族」受到了來自「滿清」的深重的民族壓迫。
被寄養的女孩:七年,三個家庭,誰是我的親生父母?
她們是中國長達4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下,不被「允許」出生的二孩。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中)——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
由於民眾被「民族」所替代,在20世紀的中國國家思想中主權在民、國民主權的口號變成了一紙空文。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上)——單一民族國家的日本根源
民族主義之所以一直能夠在中國(漢族)社會找到巨大市場,與百年前它從日本導入中國時所鼓吹的「單一民族國家」思想的途徑有關。
鄧正健:追擊M+,炮轟藝發局——香港文藝界正面對什麼政治壓力?
近日對香港文藝界的連番施壓,套用北京的政治術語,這是要對文藝界「落實全面管治權」的第一步棋?
1
...
19
20
21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