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等了半個世紀,印尼終於直面「六五」排共殺戮
「我們看到1965年的悲劇如何讓一個國家受創,這必須處理,否則印尼將一直背負過去的黑暗,難以前行。」
奧巴馬在中國週邊幹了什麼?
美國總統奧巴馬離任前,外交大手筆的共同點是「加速和解」。可是,最後一次亞洲之行,卻在中國周邊埋下了伏筆。
圖集:十場被血腥鎮壓的民主運動
韓國 - 光州事件 - 1980年5月18日至27日 - 發生在韓國南部的光州及全羅南道。由當地市民自發的要求...
現場:奧巴馬去廣島不道歉,日本民眾依然滿足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下面埋葬的都是原子彈受害者遺體。但絕大部分日本人認為奧巴馬「來了就好,無需道歉」。
蔡英文身邊那個說閩南語的「老外」
他是民進黨創黨元老,苗栗鄉間的「阿凸仔」,是比蔡英文台語說得更流利的「老外」,是民進黨與美國了解雙方的「媒人」。
評論|
牧之:越南小吃之後,奧巴馬的南海大菜
美國宣布解除對越武器禁運,對地區形勢的影響,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周澄:我看到「菲版杜林普」以外的真實
菲律賓民眾對杜特地的期許,是「威權主義抬頭」,還是大眾對改革求變的樸素渴望?
伊朗防火牆下,互聯網創業指南
在互聯網被高度控制的伊朗,社交軟件卻成為了自主創業者的營銷途徑。曾經的失業青年費蕾施媞擁有了自己的藝術品牌。
她是華人「女版特朗普」
杜林普稱她「my Sue」,拉住她的手,稱讚她「很有能量」;符江秀則寫信鼓勵特朗普參選總統。現在,她要自己參選美國議員了。
歐洲極右勢力互點Like
在抗拒歐盟融合的旗幟下,歐洲極右政黨似乎走向了互相擁抱。
評論|
賴奕諭:「亞洲杜林普」勝出,菲律賓人盼什麼?
後獨裁時代的社會問題匯成菲律賓民意的迴聲細語,承諾帶來變革的強人,成為了大選贏家。
女總統停職 巴西民主贏了嗎?
在自己的彈劾案投票當日,羅塞芙還騎着車鍛鍊,在巴西利亞街上晃悠了一圈。
1
...
238
239
240
...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