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鮑克凡:弱者如何「與敵同眠」?巴以一國方案的探索 如果獨立建國的希望愈發渺茫,那麼巴勒斯坦人為什麼不學習南非黑人族裔,在同一個國家中反抗種族隔離、爭取平等權利呢?如今巴以「一國方案」不再是一個無人問津的答案。
圖集:他們為生命遊行——美國高中生呼籲槍管,百萬人響應 美國時間3月24日,由佛羅里達州帕克蘭校園槍擊案倖存者們所發起,主張加強槍械管制的「為我們生命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於首都華盛頓舉行,向國會施壓收緊槍械管制。世界各地民眾紛紛響應,在全球各地更有超過800場的示威抗議。
評論|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三):後革命政治劇場,意識形態的角色扮演 面對歷史上的曲折反覆、鬥爭、衝突、死亡,普京以強人姿態將四分五裂的俄國歷史「打通」、縫合。在這背後最大的公約數,其實是「拒絕激進」……
評論|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二):列寧去死,史太林萬歲 普京為史太林悄悄的恢復名譽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事情,秩序、穩定與強權,是普京政權與史太林政權的內在聯繫,在公眾的意識中,普京是史太林正面遺產的繼承者,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是一個沒有冷戰、鎮壓和清洗的政權。
垃圾圍城的羅馬:當反建制的承諾無法兑現 在一個以「反對」而非「解決」為關鍵詞的時代,也許是否實現承諾並不重要。兩年前迎來第一位女市長的羅馬,似乎並不在意當初解決垃圾危機的承諾仍只是承諾。市長效力的反建制政黨五星運動卻深諳反對的魅力、承諾的秘訣,看来,羅馬人還得和垃圾共處幾年。
意大利年輕人:逃得了家鄉,躲不開時代 「離開這個老去的社會,遠方有給年輕人更好的機會。」19歲的意大利小鎮姑娘打點著行囊。她還沒有意識到,無望的情緒早已擴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對未來失去信心,擔心無法比上一代過得更好。
民粹火山爆發,反建制派崛起:意大利大選焦點五問 剛剛結束的意大利大選,彷彿歐洲政治版圖上的「維蘇威火山」——民粹主義在歐洲大陸稍顯頹勢之際,卻在這塊曾經產生法西斯主義的土地上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次大選贏家是誰?輸家是誰?這種輸贏對歐洲、乃至對民主體制又意味着什麼?
十年建不起的「歐洲城」,當中國萬達遇見「法式」抵抗 巴黎近郊的「歐洲城」,收下了中國萬達集團投資,帶有「萬達城」的特徵:集購物娛樂為一體的超級構架。但在習慣了質疑大型工程的法國社會,來自中國的投資加重了「歐洲城」所承載的全球化象徵,激化了反對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