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二):列寧去死,史太林萬歲 普京為史太林悄悄的恢復名譽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事情,秩序、穩定與強權,是普京政權與史太林政權的內在聯繫,在公眾的意識中,普京是史太林正面遺產的繼承者,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是一個沒有冷戰、鎮壓和清洗的政權。
垃圾圍城的羅馬:當反建制的承諾無法兑現 在一個以「反對」而非「解決」為關鍵詞的時代,也許是否實現承諾並不重要。兩年前迎來第一位女市長的羅馬,似乎並不在意當初解決垃圾危機的承諾仍只是承諾。市長效力的反建制政黨五星運動卻深諳反對的魅力、承諾的秘訣,看来,羅馬人還得和垃圾共處幾年。
意大利年輕人:逃得了家鄉,躲不開時代 「離開這個老去的社會,遠方有給年輕人更好的機會。」19歲的意大利小鎮姑娘打點著行囊。她還沒有意識到,無望的情緒早已擴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對未來失去信心,擔心無法比上一代過得更好。
民粹火山爆發,反建制派崛起:意大利大選焦點五問 剛剛結束的意大利大選,彷彿歐洲政治版圖上的「維蘇威火山」——民粹主義在歐洲大陸稍顯頹勢之際,卻在這塊曾經產生法西斯主義的土地上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次大選贏家是誰?輸家是誰?這種輸贏對歐洲、乃至對民主體制又意味着什麼?
十年建不起的「歐洲城」,當中國萬達遇見「法式」抵抗 巴黎近郊的「歐洲城」,收下了中國萬達集團投資,帶有「萬達城」的特徵:集購物娛樂為一體的超級構架。但在習慣了質疑大型工程的法國社會,來自中國的投資加重了「歐洲城」所承載的全球化象徵,激化了反對聲音。
歐洲第一座自由清真寺,會成為伊斯蘭宗教改革的希望嗎? 我一心想找清真寺,出現在眼前的卻是一座典型新教教堂:紅磚、哥特式尖塔、高高的鐘樓......走到教堂側翼,才看到一個小小的金屬門牌,用規整的字體印着清真寺的名字,看起來像個低調的辦公機構。我按下門鈴按鈕,就這樣開始了對這家清真寺的第一次拜訪,也得以觸及柏林「多元」觀念下的希望與不安。
專訪:獨立之後去哪裏,歐洲一體化與地區分離主義的悖論 歐洲各地的獨立運動,往往把成立獨立主權國家、加入歐盟作為終極目標。但歐盟的合法性恰恰來源於既有的成員國,所以並不會介入獨立運動。歐盟試圖通過一體化消除邊界線,獨立運動卻以新建國境為目標。獨立是終點還是起點,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巴塞萬歲!加泰隆尼亞萬歲!」:一支球隊與百年抗爭 在加泰隆尼亞,獨立與否並非只是街頭抗爭,更是百年來球場上的一場場廝殺。在這個足球記者成為政府領導人、球會主席曾在獨裁時期殉道的足球聖地,球員的血統、使用的語言與攻守技巧一起,成為球隊的標誌。恰如一名巴塞球員所言:「法律告訴我要為西班牙國家隊踢球,但加泰隆尼亞才是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