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扣籃和夢想的權利」:一支「難民二代」籃球隊的故事 他們在此出生成長,卻從來被當作是「外來者」。這個「他者」的烙印,甚至一度剝奪了他們帶著自己的球隊參賽的權利。可是,打球這麼有趣,小小的一個球場,允許有這麼多的夢想⋯⋯對這些不滿18歲的「難民二代」,灌籃,就像做夢那樣珍貴。
評論|杳三:內憂外患之際,戴高樂將軍會給今日歐洲帶來哪些啟示? 雖然現時距離戴高樂逝世已將近50年,但年代久遠卻不代表其政治思想已經過時,特別是在歐洲一體化及美國在歐洲事務的角色上,戴高樂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在歐盟現時內憂外患之際,仍甚具啟示。
法國「黃馬甲」運動:革命重臨,還是「鏽帶」危機? 此次事件發生後,許多中文媒體迅速將其同今年春夏的學生示威、2016年的「黑夜站立」運動、2005年的巴黎郊區暴亂,以及近年來重創歐洲的移民危機聯繫起來,或者同1968年的「五月風暴」學生運動相提並論,但這一事件具有更豐富的歷史和現實意涵。
評論|戴思嘉:200德國官兵密謀暗殺政客?一個「流量狂歡」時代的假新聞樣本 媒介如窗口,不同的媒介以其不同的形態,構建着我們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和廣度。在娛樂至死和流量狂歡的時代,不妨先低頭審視,這扇窗的形狀,是否已成為我們看世界的形狀?
從烏克蘭到法國,從行動到碰壁:激進女權組織「費曼」的十年起伏 一開始,二十出頭的她們,在大學宿舍讀書、討論女性覺醒;接着,她們以裸露的胸部為「武器」,成了街頭激進抗議的代表。從基輔到巴黎,她們被描繪成「第三波」女性主義的先驅。一晃十年,曾經的先鋒,光環漸褪。
評論|驅逐難民、鼓吹脱歐、崇尚強力、熱愛中國——我和瑞典「超極右」九零後聊了聊 他們不會像特朗普一樣鼓吹簡單粗暴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充滿鄉愁地提出類似的論調——「讓瑞典恢復它曾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