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趙家緯:台灣粉紅風暴、藻礁公投,為何專業決策沒在專業機制中解決?
機制是否失效了,才使此案必須面向公眾,走向尋求社會支持的最後角力?
-
盛世假面:雙重危機下中國勞工的困境
資本之所以能夠肆意掠奪,反映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勞動價值問題上的後退與「反動」,從而加劇了當前勞工的困境。
-
金融與生活
亢奮的股市與比特幣,是美聯儲「大放水」導致的嗎?
疫情過後,聯儲局不再是曾經的聯儲局,我們面對的世界也變得不同。
-
做騎手的大學生朋友 ③
與系統對抗,如何做一名外賣騎手之間的組織者?
2018年冬天的時候,我做騎手時出了一次交通事故,在醫院躺了7天,後來慢慢因為交通事故想認識更多的人,然後就走到現在了。
-
做騎手的大學生朋友 ②
被繞開的勞動法:外賣平台的發展與騎手勞動關係的變遷
單從法律訴訟的角度來講,很多外賣員很難推翻註冊時簽的協議,基本上都會被認為與平台不具有勞動關係,不受勞動法的保護。
-
台灣國安局換將,台海在習近平任內的角力新局?
國際情報界有關中共20大情搜大戰將隨之起跑,國安局可否在這場情報中,既一枝獨秀,又贏得國際合作?
-
做騎手的大學生朋友 ①
外賣騎手如何與系統周旋:關於送餐工作的田野觀察
騎手一旦捲入了這場數據至上的人機遊戲,若想獲得承諾的高薪,便會不自覺地接受、並且認真遵循這一套勞動規則。
-
恒大汽車股價奇跡,與許家印的朋友圈
鬥地主高手許家印明白,只要還有觀眾在看他的戲,恒大就有希望撑過眼前的困難,等待史無前例的資本海嘯,把它送上另一個台階。
-
《你好,李煥英》:是新一代的女性電影,還是年輕人的自我感動?
一個「俗套」的穿越故事,卻賺足了眼淚;導演賈玲未能完成的任務,觀眾卻替她完成了。
-
屈從與失語:為什麼女權主義者會反對色情作品?
色情作品引發的矛盾不只是自由與平等之間的矛盾,而是自由這一原則內部的矛盾——男人的言論自由扼殺了女人的言論自由。
-
緬甸軍方和民盟的「攬炒」式危機,讓北京的謹慎路線陷入尷尬
當下的緬甸民眾抗爭,對北京來說是棘手的「深水區」,將謹慎穩妥的「悶聲」選擇變成了尷尬的燙手山芋。
-
專訪國際政治學者時殷弘:中美戰略競鬥的起源與未來
「從世界史角度考察,兩大強國尖銳對抗、尖銳競爭,如果沒有一些可以說特別難得的條件,兩強關係的穩定必然終吿傾覆。」
-
孫金昱:浪漫有罪?前媒體人馬金瑜遭家暴,為何要因詩和遠方飽受指責?
對浪漫愛的祛魅,有淪為新「女子防身術」的風險。
-
疫後春晚:一場關於扶貧與大國夢的空洞喧囂
五個小時的歌舞昇平下,那些捉襟見肘與力不從心。
-
海盜還是普羅米修斯?人人影視所不能代表的字幕組
談論字幕組在中國的影響時,應該把字幕組和人人影視分開拆解。
-
鄧聿文:如何判斷中國當下政權的極權性質?
可以把現政權看作有某種彈性或調適能力而非完全僵化的極權政體,並稱其為「回應式極權」——一種人類尚未遇到的一種新式極權。
-
李文亮逝世週年:願哨聲依舊響亮
李文亮醫生的遭遇和所表達的觀點是如此有公共意義,以至於體制不得不介入關於他的集體記憶。
-
如果有座新冰箱,裏面有1994年的趙少康
趙少康曾在1994年提出的「亡國感」與「慈禧太后義和團」,跟著他以全然不同的方式重返台灣政治舞台。
-
曾時行:警員性侵幼女案判罰惹議,香港性暴力的罪與罰
同一條刑律,既懲治少男少女出於好奇而越界的自願親密,但又涵蓋成年人對女童的強暴傷害。
-
馮嘉誠:緬甸十年民主化遭遇「不流血政變」,責任在昂山素姬嗎?
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下,只不過是讓緬甸駛進一個更波濤洶湧的大海。
-
新威權政治
雙面博索納羅:熱愛軍政府的巴西「鴕鳥政治家」
博索納羅上台兩年,巴西成為被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們如何理解這種「強人政治」?
-
互聯網政治
黎班:言論自由與巨頭壟斷,美國立法監管能否挑戰網絡科技公司?
種種跡象都顯示,增強對大科技公司的管制是少見的美國兩黨共識,但問題是,應對網絡巨頭的反壟斷法律工具有哪些?
-
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被執行死刑:遲來的審判和所謂的「金融風險零容忍」
650億爛賬、17億貪污,在金融風險零容忍的大政策下,賴小民和華融何以我行我素多年?
-
陳方隅:終結對美焦慮——台美外交及軍事關係觀看指南
如何能了解美國政策圈的辯論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