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專業、權威、有公信力,多元內容盡覽中港台及國際深度報導。

香港公務員囧途之換了局長又如何?
對外受氣,對內跑數,面對政治風波還不能出聲,香港公務員的怨氣日積月累,即便換一位局長,又能怎樣?

獨男 湯家驊
湯家驊曾與譚詠麟合組樂隊,後來當上大律師,投身政壇,在搖滾舞台上、政治舞台上風格如一,我行我素。

香港公務員囧途之N仔憤怒了
為政府服務了14年,譚志輝卻始終只是簽短期合約的職工。在香港政府寫字樓裏,上萬名「譚志輝」憤怒暗湧。

Uber在香港玩完了?
在的士商會眼中,Uber是毒瘤,警察也要全力打擊。還不成氣候之時,香港Uber似乎就要「被消失」了。

專訪葉蘊儀:當女性主義遇上「胸襲」
女性胸部本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能變成武器嗎?新女性主義者葉蘊儀說,她要替女性說句公道話。

20萬條投票紀錄帶你解碼香港立法會
泛民建制真的水火不容?最受泛民支持的建制派是誰?204470個立法會投票紀錄的熱度圖為你解開立法會之謎。

鄧銘澤:505棵石牆樹的最後命運
上周五,西區般咸道四棵長逾百年的石牆古樹,突遭路政署移除,持不同意見人士旋即展開熾熱的討論。

要眾籌不要金主,讓新聞回到沒有干預的樣子
在被稱為媒體寒冬的這個夏天,香港的獨立媒體都想透過眾籌尋找暖流,擺脫資本、政治或主流新聞操作的壓力。
專訪葉劉淑儀:特首要又軟又硬
葉劉淑儀一身霸氣大女人,但說到做特首,就要又軟又硬,不能喪失立場,也要溫柔動人,團結各界。
專訪長毛:特首,聽話?
長毛年近六十,依然不聽話。他明白聽話更符合現實,但理想更加可貴。人民是騙不到的,比強權更長命。

生存者 謝志峰
大飢荒沒餓死他,六四子彈沒射死他,兩次中風沒殺死他,主持《城市論壇》,維園阿伯沒咒死他。
專訪劉夢熊:香港亂
身處亂局,劉夢熊更珍惜法治和自由。要走出亂局,他說要有一個讓「阿爺」放心、市民接受的人帶領香港。

專訪蔡國威:亞視等中六合彩
7月30日亞視最後一次直播王牌節目《六合彩》,主持蔡國威說,亞視已經被判死刑,只能等再次中獎的機會。
專訪陶傑:香港Hea住死
陶傑有才,說話愛反諷,似假又真。唯獨說到香港現狀,他直接非常,說香港正在慢慢死去。

左右港大棋局的12票
在任命陳文敏為港大副校長的風波中,校委會中扮演關鍵角色的12張鐵票,耐人尋味。
專訪黃之鋒:特首應該要驚
18歲的黃之鋒說自己沒有偶像,他說要做自己,也要為香港人爭回自主,他說人民不應怕,要怕的是特首。

香港媒體戰(下集):網媒之生
縱觀世界,成熟的網媒模式仍未出現,香港傳統媒體如何轉型網媒,新生代網媒又怎樣在驚濤駭浪中生存下來?
專訪施永青:香港繼續沉淪
施永青是聰明商人,擅長理想結合現實。他說香港人沒看清現實,要有像地產經紀一樣的特首才能救香港。

潘小濤:北京難以信任梁振英
特首梁振英被指在「香港興業」提出的愉景灣規劃方案中,向規劃署作出指示要跟進,有利益衝突之嫌。

香港媒體戰(上集):紙媒之死
香港紙媒正經歷裁員風波,新技術衝擊,未能及時扭轉方向盤的都觸礁下沉,沒人知道哪天才會停止。

What's up,香港特首?
香港特首亟需張開耳朵聽取民意。二十多位各行業、各黨派、各世代的香港人,分享對未來特首的期望。

劉銳紹:人治開除局長 日後更難管治
近年香港官場出現一種對公務員文化、運作架構、執行過程,以至思維模式的不滿情緒,多來自決策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