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話少的極端,目無表情的程度,依舊叫人印象深刻。時為1995年,蔡明亮似乎被理所當然視為台灣新電影第二波,但這跟他們不同的生理性別是否有關?」
談起台灣女同志電影史,人們都會提到周美玲,甚至好一段時間內,女同志導演彷彿也只存在這位被稱為「少見身兼製作人身份的女性編導」。在此之外,若是翻找早期影像檔案,偶爾還會零星掉出幾部女同志為主的紀錄片,如李湘茹(改名李以霏)的《2,1》、吳靜怡的《玉米火腿可麗餅》,在90年代紀錄片浪潮下,這些作品為女同志文化與情感樣貌留下了重要紀錄。
至於更早年的劇情片如《雙鐲》(1991)、《失聲畫眉》(1991),則多以女女情誼、女性情慾探索為敘事軸線。1990年代初期,台灣依然處於壓抑無比的年代,同志運動尚未地上化,大多數女同遮遮掩掩,以隱喻的手法像拆信刀一樣仔細劃開銀幕上一道小口,投射自身,也讓觀眾辨認彼此。那種情形,性別運動者王蘋曾在「2009台灣酷兒電影論壇」中回顧道:「(那個年代)我們自己也是觀影者,都是偷偷看電影,偷偷從好萊塢式的電影裡捕捉,哎,她好像是女同性戀你看!⋯⋯在那個講不清楚的年代我們就搞了十幾二十年。」
出色的深度專訪。謝謝。
个人没有太听过这位导演的作品,阅读之后,也想找来其影片作品一品。
很好的文章,谢谢分享出来,发现这篇文章发布出来有一定的时间了,但是评论很少,相信被看见被阅读的意义。虽然习惯简体字,但是因为端传媒提供繁体字,所以有时候也会将网页改为繁体字,细细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