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維港聖誕燈飾變少?平安夜,跟燈飾大王黃劍山走一趟尖東

「不論淡季還是旺季,只要你想催谷(經濟),你就一定要做燈。」

人稱「燈飾大王」的黃劍山65歲,從事燈飾和舞台燈光系統38年,是這些燈飾背後的做燈人。攝:林振東/端傳媒

人稱「燈飾大王」的黃劍山65歲,從事燈飾和舞台燈光系統38年,是這些燈飾背後的做燈人。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鄭淑華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12-24

#聖誕節#維港#香港夜繽紛#消費#香港經濟#香港

聖誕節倒數11天,傍晚6時多天色轉黑,黃劍山從尖沙咀東望向隔岸的灣仔,200多米高的新鴻基中心外牆上,火箭準備「發射」。他定睛數着,一支、兩支,火箭從下而上閃閃發亮,直到五支火箭全都發射升空。

人稱「燈飾大王」的黃劍山65歲,從事燈飾和舞台燈光系統38年,是這些燈飾背後的做燈人。他說,大廈面海那邊的燈飾是火箭沖天,後面是着陸,意思是人把聖誕節的信息帶上太空,太空回信到地球,「告訴你:我已經知道你們過聖誕節了。」

八十年代起,每逢聖誕、新年和各大節慶,黃劍山的燈飾散落尖東和全港角落,照亮一個璀璨時代。今年,他沿着星光大道走,看見香港島上,很多以往找他做燈的大廈都沒有掛燈:海富中心、遠東金融中心、鷹君中心、夏愨大廈只做了回歸週年的裝飾……另一頭的尖東,香格里拉酒店換走外牆的燈飾,掛上吹氣的巨大爬窗聖誕老人。

近四五年,香港兩岸的燈飾開始變少,黃劍山說,原因包括地產商把業權賣出、大廈管理層的人事變動、經濟不景氣等。不過,他覺得由盛而衰是一個循環,像由零點推至最高點,再下滑到低點的曲線。要從低點反彈,他認為要通過人、科技和新想法去創新。「我今天厲害而已,我都會『瓜老襯(死去)』,可能十年後我未必做得到。或者20年後有一個比我更加高超的人可以利用科技,做的燈更加靚更加好。」

香港經濟前景不明,觀賞燈飾的人也追不上從前,但黃劍山卻很樂觀。他覺得要多做點燈,令城市變光亮,市面會隨之熱鬧起來,「你一定要延續下去,燈不會沒有,你只要有大廈就一定有燈……五光十色,一定會帶旺社會。」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