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台灣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第16任總統、副總統大選,並由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民進黨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以及國民黨現任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三人共同競逐,這也是台灣第八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
除了總統人選,本次大選中國會113席次將全數改選,其中包含73席區域立委、34席不分區立委,以及六席原住民立委。
「數說2024台灣大選」將以系列報導,透過數據圖表,在選前為讀者呈現本次選舉的各種面貌,並進一步加以分析,呈現台灣論域場上所呈現的大選圖像。
台灣將出現第四次政黨輪替?
政黨輪替,在台灣有個通俗的說法叫做「換人做做看」;國民黨做不好就換民進黨、民進黨做完再換國民黨。
2024台灣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本次選舉呈現由柯文哲與同黨立委吳欣盈、賴清德與前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侯友宜與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的「三腳督」格局。
賴清德為現任副總統,欲帶領民進黨挑戰第三次連任。然而,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執政黨可以連續執政第三任期;換句話說,在歷經兩任八年的任期後,歷史上,台灣選民會更傾向將選票投給在野黨,以促成「政黨輪替」。執政黨挑戰第三任期的失利,也被稱為「八年魔咒」。
在民主政治中,定期選舉並由公民選出新任政府,為民主政體的特徵,在野政黨都有機會在定期選舉中上台執政,執政黨也可能因為不再受到選民的青睞而敗選下台;政黨輪替被視為民主政治的「防腐劑」。
政黨輪替,在台灣有個通俗的說法叫做「換人做做看」,加上在台灣過往的歷史經驗中,有著38年之久的戒嚴記憶,這也是世界所罕見的現象,因此,人民對於一黨長期執政心生警惕;「政黨輪替」在這樣的歷史記憶中便成為避免獨裁統治的工具性目的,此也意味著一種近似公平性的原則——國民黨做不好就換民進黨、民進黨做完再換國民黨(或其他政黨)。這樣的公平性,散發著一股素樸的情感,「換人做做看」的說法也因而在台灣廣為流傳;就算新上台的政府做不好,民主政治在下一次的選舉中還是可以讓它下台。
在本次台灣大選中,已經執政兩任的民進黨政府,在先天上即面臨不利的起跑點。根據台灣多家民調的數據顯示,有近六成的選民期待政黨輪替——而此,也是先前「藍白合」的大背景,藍白陣營聲稱在野整合是為了拉下民進黨,實現政黨輪替,並多次強調:「有六成民意期待政黨輪替。」
民主政體中,政黨輪替通常被認為可以防止政府腐敗、提高競爭力及增加監督壓力,但反之可能促使政府決策者急於短期成效、減少必要的長期規劃。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已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分別是2000、2008及2016年,每隔八年即輪替一次,這也是「八年魔咒」的由來。
根據台灣中選會數據,2000年民進黨總統陳水扁、呂秀蓮在五組候選人中奪得39.30%的選票,達成台灣史上第一次和平的政黨輪替;2008年馬英九、蕭萬長組合則戰勝民進黨候選人,獲得台灣史上最高的58.44%得票率,國民黨重返執政,為第二次政黨輪替。2016年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陳建仁得票數則在三組候選人中以56.12%當選,在國民黨執政八年後,擊敗國民黨重新入主總統府,再次達成政黨輪替。
至發稿時間為止,過去曾多次精準預測台灣選舉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參照匯流、美麗島、鏡新聞、ETtoday及TVBS等五間機構民調提出分析:12月上半月支持率概況,賴清德以35.9%,領先侯友宜30.0%、及柯文哲的22.2%。同樣五間機構在11月下半月的平均支持率,分別是賴清德34.5%、侯友宜30.0%、柯文哲22.2%。亦即,三人的選情陷入膠著,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1996-2020六都藍綠得票數與得票率
以六都來看,南台灣的台南市、高雄市自2000年起,連續六屆將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
台灣政治版塊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曾以位於中部的「濁水溪」為分界,國、民兩大黨呈現「南綠北藍」的分佈情勢,不過無論是2016或2020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在22縣市前後各拿下18與16縣市,幾乎是大獲全勝之姿;或是國民黨在2018、2022年地方選舉的逆襲,前後各自拿下15及14縣市,自2000來以濁水溪為界的藍綠分佈情況,已不再是認識台灣政治版塊的唯一途徑。
不過,如若以六都(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投票結果來看,南台灣的台南市、高雄市自2000年起,連續六屆將票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北台灣的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中部的台中市,在2016年總統大選以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續五屆取得較高的支持率。然而,現任總統蔡英文在2016、2020大選得票,分別獲得689萬與817萬票,橫掃全台,過去由國民黨勝出的台中、以及北部四都,在這兩屆大選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支持率均超過五成。
儘管近兩屆總統大選民進黨在六都中佔據全面優勢,但若比照2022年九合一選舉的藍綠版圖,國民黨大勝拿下14個縣市(嘉義市長選舉因故延後選舉,後由國民黨黃敏惠勝出,因此國民黨總計拿下13+1縣市),遠超過民進黨的五縣市。
六都中,國民黨則拿下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藍營重新整隊插旗首都台北。曾被綠營拿下的藍營票倉縣市能否翻盤,牽動著總統大選勝負。
1996-2020,非六都藍綠得票數與得票率
在總統蔡英文選戰大勝的2016、2020兩年,花東金馬仍以高得票率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六都外的16個縣市中,東部的花蓮縣、台東縣及離島地區金門縣、連江縣為傳統藍營票倉,即使在總統蔡英文選戰大勝的2016、2020兩年,花東金馬仍以高得票率支持國民黨候選人。
而在雲林、嘉義、屏東、宜蘭四縣,則在近四屆總統選舉中支持民進黨候選人。然而在地方選舉中,雲林縣及宜蘭縣已經連續兩屆由國民黨候選人當選縣長,民進黨能否在本次大選中獲得雲林、宜蘭兩縣的支持,或影響2024總統大選的地方版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中,民眾黨在地方選舉中拿下兩席。民眾黨候選人高虹安以45.02%的得票率當選新竹市市長,當選時38歲,成為該屆最年輕市長;金門縣候選人陳福海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並當選,但在2023年4月證實在選前已加入民眾黨。
此前,新竹市在過去六屆總統選舉中由藍綠兩黨各拿下三屆勝利。民眾黨柯文哲在2023年3月開啟的全台巡訪中,首站即選擇家鄉新竹,且多次回鄉宣講,柯文哲與新竹的連結可見一斑。
以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來看,作為柯文哲一人政黨的民眾黨,組黨後首參選便拿下158萬張政黨票,其中以新竹市15.03%得票率最高。然而,高虹安在今年8月因涉詐領助理費遭起訴,涉貪形象會否衝擊民眾黨在新竹市的選情,有待觀察。
年輕選票動向引關注
在三組候選人中,柯文哲曾以「年輕人第一選擇」作為口號
2016年及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人數,分別為1878萬2991人及1931萬1105人,與2016年相比,2020年成長幅度最高的年齡層是60至69歲的選民,增加53萬2587人。而2024年的選舉人數,中選會預估約1950萬人,比前兩屆人數多;首投族則約為102萬8000人(年齡細部資料尚未出爐)。
綜合兩屆總統大選選民數據,20歲至39歲選民佔台灣人口超過三分之一,2020大選平均投票率71.5%,低於整體的74.9%(2016年為57.6%,整體為66.27%)。《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年輕選民或將成為台灣總統選戰中的關鍵變數,報導指出,年輕選民對地緣政治的厭倦及對住房、就業等攸關生計議題的關注,而這種情緒有助於第三勢力崛起。
在三組候選人中,柯文哲曾以「年輕人第一選擇」作為口號,在競選期間,他在年輕選民的支持度曾維持一段長時間的領先地位。過去,柯文哲亦曾對年輕選民提出見解,他說:「要讓年輕人看到我就像破殼小雞,會把第一眼看到的東西深深烙印在腦海,不管我說什麼,年輕人都會原諒我。」柯文哲稱此為「imprint(銘刻)」。
柯文哲確實在年輕族群有著高支持度,除了年輕選民厭倦傳統的藍綠政治外,柯文哲不矯揉造作的「真性情」演出,每每激起輿論的廣大關注,並在社群媒體捲起一波波的論戰;如此直來直往、有話直說、「做自己」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的作風,很快地收穫一批年輕支持者。
除了這些讓選民有感的個人特質外,柯文哲團隊一直以來也以專擅於網路空戰為特色,柯文哲臉書有超過216萬粉絲,Intagram 則有超過111萬粉絲,YouTube 也有87.6萬訂閱(賴清德臉書有86萬粉絲、IG 則有15.5萬粉絲、YouTube 16.5萬訂閱;侯友宜臉書有66萬粉絲、IG 9.5萬、YouTube 有2.49萬訂閱),挾如此豐沛的網路聲量,可說是碾壓其他兩位傳統政治人物。12月7日開始,柯文哲陣營更在 YouTube 推出 KP TV,首波每天直播8小時,並稱未來不排除24小時不間斷直播。
實際上,柯文哲在自媒體的經營能量,也凸顯出民眾黨的組織結構更加側重文宣與自媒體,文宣部成員有接近七成的人力配置,這樣將重兵押在文宣上的策略,也暴露民眾黨缺乏基層組織的困境,陸戰難以打進地方農林漁會或民間社團等組織,僅能將資源投放在網路宣傳,無論是柯文哲的直播內容、記者會發言、或是接受專訪的「金句」,只要有任何影音素材,團隊皆能將其快速剪輯製作符合不同平台特性的影音內容。日前,柯文哲也與台灣百萬 YouTuber 愛莉莎莎合作爭取更多的曝光,目前影片已有超過160萬次點閱。
這樣重空戰的宣傳策略,柯文哲自有一套解讀。向來自稱「媒體弱勢」的柯文哲,經營社群媒體是為了突破傳統媒體對他的差別待遇,KP TV 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他聲稱要突破傳統媒體對他的「封鎖」。而這樣受到藍綠兩大黨夾擊、以及自稱處於傳統媒體劣勢下的「弱勢者」形象,也激起柯文哲年輕支持者的同情與共鳴。
以自媒體作為宣傳的起點,「年輕人」則是宣傳柯文哲理念的「節點」。自知不受高齡選民青睞的柯文哲,則呼籲年輕人進行一場「不走出家門的客廳革命」,他拜託年輕人每天花五分鐘跟長輩溝通,連續五天,拜託他們投給柯文哲。從空戰收穫年輕支持者,再由年輕支持者發起「客廳革命」說服年長選民,力圖透過這樣的「轉進」策略,轉化更多年長族群的選票。
然而,12月7日公布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在20-29歲年輕人中,賴清德、蕭美琴組合以35.7%的支持度獲得第一,柯文哲與吳欣盈組合以24.4%居於第二,比11月底大幅下滑近7%;而據《聯合報》民調中心19日發布的調查結果,柯文哲仍較獲年輕選民支持,40歲以下選民,柯文哲以43%支持度領先賴清德的27%、及侯友宜的17%。柯文哲能否在年輕族群的簇擁下走上成王之路,仍待選舉結果揭曉。
不过无论是2016或2022年的总统大选
22年没有总统大选吧,是20年
謝謝讀者指出,大選年份現已更正,還請繼續關注。
自詡科學理性的柯文哲 跟 YouTuber 愛莉莎莎合作🤣🤣 柯文哲是找不到YouTuber了嗎? 這樣也敢說自己拿到年輕人選票對吧😅
KP的这个客厅革命太搞了,搞内部渗透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