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在2024台灣大選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登記截止的前一天(11月23日),國民黨與民眾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柯文哲,以及欲獨立參選的郭台銘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與前總統馬英九,在台北君悅飯店進行了最後一次協商。其結果已經成為歷史,也就是藍白合確定破局收場;國民黨最後提出侯友宜搭配趙少康,而民眾黨則提出了柯文哲與吳欣盈這對組合,要與民進黨的賴清德與蕭美琴來角逐下一屆的總統與副總統寶座。至於郭台銘,則宣布退選。
在藍白合這齣八點檔大戲劇終落幕之後,也是時候該好好回顧一下這場雙方都有意願的合作,為什麼最後會以破局收場。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藍白合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要破局。原因有三:總統與副總統職權的差異性、民調結果無法改變藍白合政治分配的核心衝突,以及選民結構無法融合。接著,讓我一步一步拆解藍白合為什麼最後變成「只可遠觀但不可褻玩焉」,其終究只能是一個不可得的幻想罷了。
為什麼要藍白合?
政黨輪替雖然都是國民黨與民眾黨想達成的目標,可是雙方如果真的合作,必然有一方必須要「讓」。
從選舉政治的角度來說,藍白合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在過去幾個月的民調中,賴清德無論是在三腳督(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或是四腳督(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的情境下,大約都領先其他候選人10個百分比左右。換言之,如果這些民調的支持率直接轉換成為選票,那賴清德當選的機率自然遠大於其他三組候選人。而且在部分民調中也顯示,過半數的民眾期望在下次的選舉中達到政黨輪替。
如果有多數的民意願意接受政黨輪替,這也表示,雖然柯文哲與侯友宜在民調中無法單一超越賴清德,但如果雙方可以結合彼此的支持者,就有機會達成政黨輪替。這是一種很單純的數學計算,也就是把侯友宜與柯文哲的民調加總起來,的確可以勝過賴清德超過10個百分比,也就是用1+1=2的概念來獲得大選的勝利。
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執行面上,卻充滿著無解的問題。畢竟政黨輪替雖然都是國民黨與民眾黨想達成的目標,可是雙方如果真的合作,必然有一方必須要「讓」。而國民黨與民眾黨事實上都無法退讓,所以這個合作才會告終。接下來就先解釋到底要「讓」什麼。
「我只想當總統」
這是一個彼此都無法退讓的合作談判,所以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是合作告吹。
以中華民國的憲法來看,雖然藍白合美其名是「政黨合作」,但因為總統具備有國防、外交,以及最重要的「行政院長」任命權。是此,雖然總統並沒有真正掌握行政的資源(名目上是握在行政院長手中),但事實上行政院長的去留,全部都掌握在總統身上。換言之,總統這個位子才是行政權最終的依歸。
相較之下,中華民國副總統則就是一個單純的備位元首,只有在總統無法行使職權的狀況之下,才會被拉上來「代打救援」。除此之外,總統也可以因應情勢,分配某些行政資源給副總統去執行。但基本上,只要總統不願意分配權力,那副總統平日就真的是「閒閒無代誌」(台語,指閒閒沒事情),沒有需要執行的權利義務。這也是為什麼當柯文哲在訪問節目中說出,他如果以副總統的身分跟侯友宜搭配參選,他的工作會是去「監督侯友宜」;但事實上,副總統的職權是去輔佐總統,並不具有監督的角色,是此才會貽笑大方的原因。
講到這邊,第一個問題點就非常明顯了:對於柯文哲與侯友宜來說,他們都必須以「總統候選人」的身份來參選。因為退讓的一方,最後的命運只是被對方給併吞而已。以國民黨來說,如果他們願意讓柯文哲做總統候選人,這就表示在藍白合選上之後,所有政務官的裁量與任命權都會在柯文哲與民眾黨的手中。柯文哲自然可以獅子大開口,要求國民黨想要做政務官的政治人物先加入民眾黨再來跟柯文哲討論,而最後的結果就是國民黨泡沫化,由民眾黨取而代之。
而以民眾黨來說,如果他們同意讓侯友宜來做總統候選人,在藍白合成功駁倒賴清德之後,國民黨勢必會封印柯文哲,等著讓民眾黨在沒有資源的狀況之下,慢慢走向凋零,進一步收回之前落跑去民眾黨的政治人物。這個情境,跟過去的新黨與親民黨極為雷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當然,雙方都很清楚遊戲規則,所以強調在合作之前要先討論好選前合作協商的內容,以及選後的職務分配。但因為總統與副總統的職權規劃非常清楚,並不存在模糊地帶,這也表示握有所有權力的總統,並沒有什麼道理要分給沒有政治實權的副總統以及他所屬的政黨。這些協商在彼此的眼中,不過就只是延續談判的過程,但雙方都著眼在總統的寶座,因為彼此都知道那才是極大化自己政治權力的「唯一解藥」。
這也是為什麼當柯文哲與國民黨的侯友宜、朱立倫、馬英九政黨協商後簽署的合作文件,會遭受民眾黨黨內同志的反對。因為依照該文件的敘述,如果雙方的民調誤差在誤差區間之內,侯友宜就會得分。換言之,最終的結果的確對侯友宜比較有利。如果只要能合作,無論乎是當正的或是副的都無所謂的話,為什麼民眾黨會對柯文哲簽署的合作文件感到悲觀呢?同理,為什麼國民黨從一開始的初選、在全民調中加入政黨認同、或是最後在柯文哲讓利的條件之下採取全民調的合作提案中,都是在想辦法確保侯友宜可以維持領先呢?
這是一個彼此都無法退讓的合作談判,所以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是合作告吹。
民調只是工具
這一切的一切,不過就是一場等待對方退讓的劇碼罷了。
因為雙方都不願意退讓,更不要提退讓某種程度就預示了自己陣營的死亡,所以在藍白合確定要以全民調為比較基準後,眾多民眾都認為藍白最後應該會合作,只是不知道誰會是副手;不過在遊戲規則確立之後,多數人應該都猜得到柯文哲會是副手。
問題來了,在民調結果出爐之後,柯文哲與民眾黨竭盡所能想要去強調國民黨所認定的誤差區間,在科學的角度上是站不住腳的。但實際上的計算其實並不是民眾黨所說的,單純用正負三個百分比來做區分。不過這題各個專家學者已經做過解釋,我也自己在臉書上提供了統計學的答案,所以在此就不再多談了。但回到問題的根源,不管民調結果是國民黨認定的版本(侯友宜勝出),或是民眾黨認定的版本(侯友宜與柯文哲同分),都無法解決「誰當副的誰就會失去所有」這個困境。
是此,雖然柯文哲已經簽署了合作文件,但在這個時候柯文哲與民眾黨也清楚知道,退讓了就輸定了;而且這不單純只是把自己的一切送給國民黨,同時間也會影響到民眾黨的不分區選情,畢竟在柯文哲做副手的條件之下,民眾為什麼還要把票投給民眾黨的不分區候選名單呢?那既然不能退,就乾脆一直吵下去好了,反正國民黨內部也仍然有不少人希望看到藍白合,因為這對國民黨艱困的立委選區會有幫助,可以透過柯文哲的選民來幫助這些候選人突破重圍。而且國民黨自己也很清楚,如果不合作,各選各的,要跟賴清德比拚能獲勝的機率真的不高。
所以說,民調只是一個雙方想要壓迫對方低頭的一個工具。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一方會因為在民調上的劣勢而願意做退讓。正因為這樣的想法,在民調公布後的那一週,雙方陣營仍然天天在跟對方喊話,或是又要重新解釋如何判別民調。這一切的一切,不過就是一場等待對方退讓的劇碼罷了。套句網路上的諺語:「認真就輸了。」
藍白支持者互看不爽
在藍白合破局之後,也沒有看到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支持者對合作破局表達負面的情緒。
不過,藍白合的討論與合作的摩擦,卻讓雙方的支持者看清楚對方「非正不合」的企圖心。其實從支持者的分布來看,民眾黨跟國民黨本身所擁有的基本盤,幾乎完全不一樣。國民黨掌握傳統親中,以及對於中華民國本位主義與大中國主義這類型的意識形態青睞的選民;而民眾黨則掌握了年輕一代,以及對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政治與競爭感到厭惡的選民。
在藍白合一開始的討論出現之後,雙方支持者心裡面是抱持著正向的態度。畢竟單看民調證據,無論是三腳督或是四腳督都無法改變賴清德的優勢。是此,如果雙方的共同敵人都是民進黨政權的延續,那單純以「下架民進黨」做為號召,的確可以成為雙方支持者的交集點。
但隨著藍白陣營合作討論的白熱化,彼此的支持者也漸漸的了解了最重要的一個訊息,也就是柯文哲與侯友宜都只能接受以「總統候選人」的身份來跟對方合作。我以為,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支持者並不是不懂這個觀點,但一開始他們也天真的認為,對方的候選人會為了「大局著想」,最後會退讓屈居副手的位子。
不過事與願違,無論是從憲政體制以及彼此政黨的政治計算出發,兩黨都沒有退讓的本錢與意願。在網路上也出現了彼此的支持者對對方陣營的謾罵,甚至在藍白合破局之後,也沒有看到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支持者對合作破局表達負面的情緒,這在在都說明了雙方支持者在意識形態上根本就沒有相似性,也只能接受自己支持的政黨所提名的候選人當總統這一事實。
說到底,下架民進黨本身根本就不是一個政治價值,所以它並不具備有凝聚力,甚至是讓任一陣營願意為了這個口號而拱手交出自己的政治資源。進一步來說,下架民進黨也就是在野黨試圖取得政治權力與政府資源的簡稱罷了。國民黨如此,民眾黨也是如此。在這樣的條件之下,藍白合的破局,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而時間也證明了上述的觀點,最終國民黨與民眾黨各自提出自己的正副總統候選人,從親家變成仇家。
藍白操作棄保空間小
這次的總統大選,是扎扎實實的「三腳督」,沒有分化的空間。
在接近總統制的半總統制的台灣,政黨合作非常困難,因為最後只有總統握有行政實權。或許彼此可以進一步退讓,放棄參選總統來成全對方,但這樣的行為會破壞「母雞帶小雞」的態勢,讓自家的立委候選人得不到總統候選人的援助,以此拉抬聲勢。這也是我打從藍白合的聲浪出現的時候開始,就不認為這樣的合作可以取得任何結果的原因。
無論最後選舉結果為何,藍白合這場戲唯一達成的效果,就是讓雙方支持者歸隊。現階段,雙方最佳的策略是去炒作「棄保」,試圖在民調上領先對手,來說服對方陣營的支持者投給自己,以極大化政黨輪替的可能性。但因為雙方的支持者都對對方陣營感到不滿,而且彼此支持者的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最後的棄保效應,可能不會發生。簡單來說,這次的總統大選,是扎扎實實的「三腳督」,沒有分化的空間。
而接下來的民調,就會較為真實的反應這三個陣營彼此的真實基本盤。民眾黨的資源較為薄弱,所以在提升地方能見度上面,會顯得較為弱勢。這可能會使得他們最後吸收不到部分中間選民的選票。但從網路的輿情來看,年輕人對於柯文哲的支持在藍白合破局之後,仍然續存。所以柯文哲與民眾黨應該仍然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績,但要取代兩大黨,可能還是相對困難。
藍白鬧劇,水平之低,貽笑國際
看了一点侯友宜赵少康的讲话,有点惊讶。好似路边地摊高谈阔论的大爷,每一个字都带着土味儿。
@madlex 你又藍絲小粉紅上身了🤣 你口中對年輕人的指責同8年前國民黨和小粉紅們鬧票投蔡英文的台灣青年人的話術絲毫沒有區別🤭。 前兩日先講民主社會選票就是答案,今日台灣年輕人的投票偏好不合你心意就係度酸言酸言輸打贏要,雙重標準都唔好搞到咁難睇嗎🤣
台灣年輕人還是過得太安逸,同日本年輕人一樣,不知世間疾苦。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一定是社會欠自己的,最好一把火燒掉整個世界。所以台灣年輕人選柯文哲,日本年輕人選令和,都有光明的前途。
@varcariousDz 民眾黨自己的的價值除了「打倒民進黨以外還有什麼🤔?」
既然走到这里,又何必与国民党磨蹭这几个月呢?民众党连自己的政党价值都差点要丢掉了。
可能是只有台灣年輕人才能接受像柯這種人。半空中離地之極,空談而欠缺實幹能力。
從頭到尾只談下架民進黨,不談願景、不談政策,柯在台北的政績近乎可笑(像財團靠攏、發明很多只花錢但沒效益的東西-行動派出所、口罩販賣機、五大弊案被搓掉),現在搭檔ㄧ個千金想要說服大家什麼?憑他可怕的無禮失言小丑樣子想當國家代表,我只害怕被這充滿歧視弱視族群厭女的人代表。至於侯友宜,如果聽完他講十分鐘的話還願意投的話,就投吧!他最有名就是恩恩案,掩蓋事實,聽說威脅的人話常常說出口,警察習慣吧!從沒想到他會選總統,畢竟看起來講起來做起事來當市長已經很勉強了!投民進黨,因為那真的是唯一用榮譽感認同感在吸引大家的政黨,並且在過去八年看出他們培養人才,每次的決定都可能不討喜但願意承擔(同婚、年金改革)所以為什麼要下架民進黨?因為國民黨要開放服貿?還是柯身邊任何ㄧ個人看起來有辦法承擔責任(他連自己簽的名都不負責任!)九年前的太陽花運動,留下的是時代力量、民眾黨,好多年前投過時代力量,因為當時抱有希望覺得左派的小黨對台灣有益,如今時代力量讓他們選總統侯選人他們都不願發聲(賴柯侯相比很難嗎?)太陽花運動被收割如今這樣才真的讓人憤怒,但我寧願相信林飛帆林昶佐吳睜苗博雅賴品妤才是我們的太陽花遺產,而不是那些大是大非都無法分辨的政黨,或整個政黨變成吸收詐騙犯黒道財團混合體。選民進黨,因為他們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