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三位客席講者在10月24日的「端小聚」活動中為讀者獻上了非常精彩的討論——關於《樂隊的夏天》節目第三季,大陸著名樂評人「壞蛋王師傅」、中港文化評論作者楊不歡、台灣資深樂評人陳玠安以不同視角帶領大家仔細評析了他們聽到看到的樂隊表現。由於時間關係,當然還有一些問題沒來得及回答,我們承諾過與會的讀者,這些問題將由三位通過文字補充,非常感謝當晚讀者們的踴躍提問。
壞蛋王師傅:《樂隊的夏天》第一、二、三季現場評審。中國最早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自媒體「壞蛋調頻」創始人,著有《如何假裝懂音樂》等。
楊不歡:時事、性別、網絡、文化評論作者,關注中港藝術文化的專欄作家,跟音樂人、live house 經營者、音樂節產業相關人士聊過天的媒體人。
陳玠安:台灣樂評人,多次擔任金曲獎、金音創作獎評審。曾於音樂雜誌《gigs》、《BARK》擔任主編。
壞蛋王師傅
樂夏對中國搖滾音樂和搖滾樂團的影響是什麼,是否有改變他們的生態?
樂夏確實讓很多人入坑樂隊音樂。他們這些人從前對搖滾樂或者說樂隊音樂可能是從來沒有了解,可能是停留在校園時期,沒有更新。通過一檔綜藝,他們或者知道了這種音樂形式,或者是發現了當年聽過的一些名字,今天竟然還在。我之前在摩登天空認識的實習生就是這樣。她的所有音樂獲悉都是通過綜藝,之前喜歡男團,後來喜歡 rapper,再後來喜歡樂隊,因為她覺得這幾個,一個比一個更酷。但是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誰比誰酷的問題,而是有潮流新鮮感的成分在裏面。如果近些年再有一個什麼類型化的綜藝出來,那麼她的音樂取向可能又會隨之轉移。
這些年綜藝吃的一直是類型市場,就是靠某一個沒有開發的賽道,天降奇兵,但樂夏如今做到第三季,顯然已經有些疲憊,關注度不如前兩季。樂夏確實讓很多人知道了有這樣一種音樂可以去聆聽,豐富了他們的聽歌 app 的歌單。在面對一種文化的時候,不再有陌生和害怕,但不會從本質上改變整個樂隊音樂的環境,也不會讓整體的音樂創作水平有提升。一些樂隊能比原來多一些演出的機會,多一些收入。與此同時,這幾年多了一些 live house 場地。但潮流來的快去的也快,整體可能會從2000點突然蹦到8000點,但最終會回落,只是不會回到2000點,但可能會回到3000點。但回落的過程中,會伴隨著一些「犧牲」,比如有的樂隊樂手就放棄了樂隊之外的穩定工作,那麼退潮的時候,就會面臨著失業。那些因為這股潮流開設的場地,也會有很大一部分會關門。
相比 live house,我倒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排練室在經營,讓樂隊這件事更加有群眾基礎的一個存在環境,不是 live house,而是排練室。你必須要練團,才有機會演出。排練室多一些,就會讓組樂隊的人,有更多排練的地方。這跟籃球場之類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一樣的。另外,過去提到樂隊的時候,大家⻢上想到的是搖滾。樂夏之後,這一點在開始改善。搖滾二字已經變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口號,等同於努力、奮鬥之類的概念。和曾幾何時與之捆綁的反叛越來越沒有語境上的直接聯繫。與此同時,搖滾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餐飲層面,比如搖滾烤雞,搖滾小龍蝦,搖滾麻辣燙,搖滾火鍋,層出不窮。
樂夏能否移植到台灣語境?
不妨一試。《大嘻哈時代》在台灣的成功,和《中國有嘻哈》在大陸的成功有類似的感覺,就是讓不了解這個文化的人入坑。那麼樂夏如果在台灣移植,可能也會有像新嘻哈仔一樣的新聽團仔的出現。會讓市場在短時間內收到更多關注。更何況,台灣的越多數不勝數,通過他們在一些訪談的談話(如呱吉採訪大象體操),能發現他們有鮮明的招人喜愛的人物性格,如果有這樣一檔節目的話,我相信至少第一季一定特別好看。
搖滾樂隊面對樂夏的心態是否有所改變,那種改變的優劣是什麼?
綜藝節目之後的一些待遇,會讓他們誤認為自己是明星。前兩季樂夏確實成就了明星,比如新褲子和五條人,但是這只是很個別的案例。雖然他們在樂夏之後的新作品都受到一些質疑,但最起碼彭磊和仁科在綜藝節目上,是有綜藝效果的,所以能保持明星的身份。但是很多樂隊成員在樂夏之後,也會用類似的角度看待自己,這是一件有些危險的事,比較前⻋之鑒的例子就是第一季的第四名 Click 15。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幾年許多新樂隊組建的原因,就是為了上樂夏。如今樂夏第三季就是結束的說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反駁,可以說就是某種程度的默認。那麼這幾年再組建的新樂隊還會不會那麼多,那麼前幾年組建了但眼看沒有機會上樂夏的樂隊們,會不會也隨著現實問題面臨解散,這也都很難說。還有一點,就是節目的成功太快了,徬彿三個月的播出,就替代了他們十年的努力。於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綜藝比作品重要。所以這時候我會更加留意那些堅決不去綜藝的「萬能青年旅店」們,他們願意更加兢兢業業的靠自己的作品說話,一步一個腳印的培養自己的聽眾。這些聽眾的群體感也更強,不像樂夏,更多的是時效感。
可否參考 Mr. Miss 談談爵士音樂在中國狀況如何?
爵士樂是很多音樂類學院都會學習的一⻔基礎課。比如北京有一個學校叫現代音樂學院,如果是學習吉他的,那麼爵士吉他是他們的必修課。但是我也問過許多這⻔課的學生,他們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彈爵士樂,但自己還年輕,並不能感受到爵士樂的魅力。所以從普及教育層面,能聽懂爵士樂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喜歡上爵士的人,人數肯定有增加,但比例還是少數。反倒是近些年在大陸很多城市的威士忌酒吧,因為會放爵士樂,讓很多喝酒的客人學會試著欣賞爵士樂,並開始記住 Miles Davis 等人的名字。他們不一定能從音樂的角度真正聽懂爵士樂的音符,但是他們反而喜歡感受這份美好。
楊不歡
樂夏對中國搖滾音樂和搖滾樂團的影響是什麼,是否有改變他們的生態?
這個問題有點類似於:《中國有嘻哈》對說唱音樂的影響是什麼,或者《脫口秀大會》對脫口秀行業的影響如何。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個門類的藝術被更主流的受眾看見,成為了年輕人流行的娛樂,一些行業內的概念被普及,資本進入這個市場,整個行業會更商業化。與前兩者不同的是,音樂節或者說廣義的獨立音樂產業比起前兩者,在被綜藝節目推上台前之前,已經是一個有一定主流受眾和曝光度的產業了。所以一方面我認為也許不必把樂夏的影響看得太重,音樂節產業的普及、甚至是泡沫化,音樂節在逐漸從一線城市走向二三線城市,乃至一些資深的樂隊登上各地更大型的場地,零散出現在各種類型的音樂綜藝節目,因為一些音樂片段在抖音走紅而獲得更多粉絲,這些都在樂夏之前已經發生了。如果說獨立音樂商業化這件事,我想樂夏主要是起了一個加速或者說催化的作用。而或者反過來說,樂夏的誕生本身也是獨立音樂這些年可見度越來越高的結果。中國的獨立音樂,或者說這幾十年主宰主流大眾耳朵的流行樂之外的多元類型音樂,逐漸走向地面,走向商業化,走向大眾,是整個文化市場發展的必然過程,而樂夏是在這個過程之間出現的其中一個事件。
但另一方面,樂夏對具體的搖滾樂團影響應該是頗大的。上過節目和沒上過節目的樂隊知名度、粉絲量、演出報酬相差巨大,乃至可能出現斷層。這種現象在另外兩個節目播出後也盛京出現過,甚至曾出現演出門票溢價到不太合理的狀態。但哪怕沒有登上節目的樂隊,收入和知名度也會受到這一輪整個行業被看見的輻射。與此同時可以想像的是在短時間內會刺激大量的愛好者、年輕人對這門藝術有所嚮往,可能未來會催生大量的年輕樂隊,為獨立音樂產業輸送新血,但同時也可以想像的是。這些新樂隊中有不少會高度同質化,可能很容易找到節目中受歡迎高人氣樂隊的影子。
另一個會帶來巨大改變的是大量電視觀眾的涌入和對獨立音樂群體的關注,這個在未來一段時間也有可能影響獨立音樂樂迷文化圈的生態。中國電視觀眾事實上有著非常鮮明的自己的文化特色,簡而言之就是飯圈文化。飯圈文化脫胎自韓國偶像產業,但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不僅出現在偶像行業,在任何製造名人的工業都可能出現,包括演員、流行歌手、運動員、脫口秀相聲演員等等。飯圈文化的內涵簡而言之就是長期處在戰時狀態,樹立敵人後敵我分明,需要粉絲統一且深度的資源、情感、時間投入,除了享受偶像的文化表演,也需要負起為偶像宣傳和爭取資源的責任。這一類受眾的觀賞習慣或者說追星習慣,和本身就非常具有個性的、作為一種亞文化存在的搖滾樂迷群體非常非常不同。比如在節目中經常被比較的回春丹和麻園詩人,他們的部分粉絲可能就會自發地為樂隊形成某種敵對狀態。十分矛盾的一點是,飯圈文化講究槍口一致、路徑統一,軍事化,而搖滾樂文化很重視自由,這兩種受眾文化碰撞到一起,會發生怎樣的反應,是前者將後者吞噬,還是後者能夠保持特色,抑或兩者產生某一種奇特的「縫合」,催生出我們沒有見過的受眾文化並且在未來反過來影響整個產業,這個都很難說。畢竟在中國大陸很多我們以前認為無法縫合的東西,現在都已經縫合了。
搖滾樂隊面對樂夏的心態是否有所改變,那種改變的優劣是什麼?
如果從觀念上看,我想首先打破一點文化界的人可能對於搖滾樂隊會有的某種期待。基於文化歷史的發展,我們的認知裏面搖滾樂是自由的、反建制的,所以搖滾樂隊必然對於這類綜藝節目有不屑和抗拒。最先登上綜藝舞台的,是沒骨氣的樂隊,後來跟著登上的,是屈服變節了的樂隊。而登上節目之後,這個樂隊就「變節」了。這是某一種想像搖滾樂隊上節目。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哪怕我們默認搖滾樂、搖滾樂手必然共存於這種自由的、自然的底色,但也需要了解到在這個共識之上可能存在非常廣闊的光譜,以及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側重的議題和對自由這件事情如何實踐的理解。比如說商業是不是建制的一部分?走上電視螢幕的舞台和其他的舞台,對於不同理念的樂隊來說,區別有多大?野孩子參加到一半退賽,五條人一邊肆意改歌一邊接受復活,超級市場拒絕復活,蛙池甚至基於不同意贊助商的一些新聞而拒絕上節目,也有的樂隊樂於打破舒適圈增加新體驗,也很喜歡自己在樂夏的經歷,如何評判哪一個「最搖滾」,哪一個「真搖滾」?具體的上綜藝節目又是否等於商業化?所謂變節和投誠那條線在哪裏,上競技類網綜和上主旋律晚會又有沒有區別?我覺得可以思考商業市場對搖滾樂的影響,但反過來這種對於搖滾樂文化、搖滾樂隊的潔癖期待,是不會有盡頭的。
如果具體到綜藝的過程,我想我們以綜藝節目觀眾的視角,去想像搖滾樂隊為了生活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被節目組塗脂抹粉當作小丑推到前台,替他們感到可憐,這個恐怕也是和事實不符的。
不敢說我親身了解這些樂隊的感受,但算作參與過這類真人秀錄製的經驗,這種在某個專業內高密度的競技遊戲,共同生活,大量的專業交流和忙碌生活,是有很多鏡頭前觀眾看不到也體驗不到的部分,感受可能更像一個巨大的三個月的夏令營,而如果節目組對專業本身足夠尊重的話,那更可能會是一個體驗非常不錯的專業交流夏令營。在節目開播早期,有的樂隊拒絕參加後來改變了主意,外界會覺得是金錢使然,但其實也有很多的可能:獨立音樂的圈子之間也可能會互相交流,會有反饋,會知道參與者的體驗如何,會得到更多的資訊判斷這個節目是否適合自己,是否給予足夠的尊重,得到足夠多的視野拓展和專業收穫,來影響不同人的判斷決定。我感覺樂夏在播出三季之後,似乎也被接受成為產業的其中一部分,它不只是一個平台,甚至成為搖滾文化圈的其中一個持分者,就像一些老牌音樂節、獨立廠牌,已經儼然被視為這個行業和圈子的「自己人」。
但樂夏始終只是一個節目,樂手看待樂夏的心態無論如何,它只是一場三個月的狂歡,如果樂夏之後,樂隊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未來的名利場會有如何的心態,才是真正的考驗。
陳玠安
樂夏能否移植到台灣語境?
「語境」移植上,我認為有其困難。但以其他作法,或許會很有意思。
討論語境的部分。首先,「樂夏」這個架構,是中國搖滾音樂從「地下」走到「地上」過程的產物,所設想的群眾對於樂團的認知,仍是「努力浮上地面」的搖滾夢,一個對於「中國火」開始,直到現在的轉型樣貌,總回顧的存在。
台灣對於搖滾樂的討論進程,相對不同。在九〇年代,仍有「地下樂團」的說法,千禧年後,「獨立樂團」之「正名」取而代之,不再說人家地下。樂團非常快速的走入流行音樂與文藝青年之間,塑造出明星,以及樂團與粉絲之間各種特殊情感,又比方說,音樂節文化的開展、live house 蓬勃、樂團分眾市場的定位,整個時序、討論過程跟中國搖滾樂是有蠻大不同的。這是基礎上,「樂夏」的討論型態,在台灣不容易成立的原因:一檔節目成立的前世今生,背景脈絡極為重要。
「樂夏」以浩大的硬體與人工去打造了「搖滾人生體驗」,台灣預算做不到,恐怕也沒必要。要說台灣樂團的故事,假設一個實境綜藝可以對於參與的樂團或者聽眾,乃至於舞美、製作方提出新的「樂團說法」,倒是值得期待。
比方說,如果可以有一個紀實搖滾樂節目,可以達到討論,即使是所謂「綜藝」也好。有一個「賽制」,不真的「比賽」,但做類似的「較勁」,好像可以。比方說,這一季我們全請台灣金屬樂團、下一季全請英搖樂團、下一季全請電子樂團,以此類推,好像有點搞頭:團量是夠的,樂評也能有分類,以樂風來論述情懷與未來,比較聚焦。這樣的節目,我會很想看。
中港台音樂綜藝的特色是什麼,各自是否有類似或者不同之處?
「大嘻哈時代」非常成功,精確掌握了近年來嘻哈音樂的崛起過程。另一方面,台灣的嘻哈音樂養分也在等待爆發,這檔節目是很好的催化劑、起爆劑。第一季到第二季也沒有疲態。
製播公司本身熟稔嘻哈文化,因此能掌握要領,不至於太過綜藝,還是把焦點放在真實的互動、演出。它比實境秀更真實,沒有太多「設計」、「人設」,抓住了嘻哈誠懇直率的本質。台灣又是嘻哈創作環境更自由的地方,真實感是完全可以共感的。它本質上與「中國有嘻哈」或者「新說唱」,有著本真上的不同。跟韓國「Show Me The Money」相比,我認為「大嘻哈」社群感更強,造星感更低,並沒有那麼浮誇的舞台或者綜藝語言。「大嘻哈時代」傳達的確實是台灣的青年文化底蘊。
男女團綜藝(台灣「原子少年」、「未來少女」)的部分就跟中國的型態很像,其實說起來台灣與中國都是韓國「Produce101」類型節目的再製品,騰訊甚至去買了版權做了「創造101」。有花錢做節目,有造星,但是就創新或者本真來說,沒什麼好說的。這樣的偶像節目很吃節目組的功力跟硬體,怎麼跟韓國的精緻度比呢?現實擺在那,當我們有韓國選秀節目可以看時,為什麼還要看台版或陸糉的男團女團?或底也只有詭異的「親切感」,同文同種,可以解釋吧。比方說我們知道「那是我們自己的聯賽」,要看高水平你不會選擇台灣職業籃球,你會去看 NBA,可是台灣職籃在場上打球的是「我們的孩子」,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感連結。
可否參考 Mr. Miss 談談爵士音樂在中國狀況如何?
台灣的爵士樂迷聚焦在年度三大音樂節:兩廳院夏日爵士、台中爵士音樂節跟台北爵士音樂節。在這三個舞台可以充分看見在地的音樂人演出,有一些樂手也是毫無疑問的明星。
個人發展來說,謝明諺跟樂團圈多有交集、合作,許鬱瑛大量參與流行工業,但是這些明星個人作品依然很精彩、很本格。
很難說台灣的爵士音樂到了一個黃金時期。但作品量與質有展現可能性與交流。雖然沒有一個類似 Java Jazz 的大型音樂節存在,在大眾的目光或許仍屬小眾審美,可是絕對是一個選項。
我自己很難評價 Mr. Miss 在樂夏帶來什麼訊息。我在看他們演出時總是感覺困惑。這個樂團對節目來說就是一組「風味拼盤」,你說要怎麼期望他們進前幾?跟這些搖滾樂團比?這樣的錯置感,是樂夏給我最大的觀賞障礙——究竟期望一個爵士樂團能在這個舞台上表述什麼?又,Mr. Miss 的票數又真的能代表樂迷對於此類演出的喜好度嗎?
如果透過樂夏,能讓爵士樂團走紅起來,是一件好事。其他的節目層面,我實在很難疏理其中脈絡。比起爵士樂團在樂夏,我可能還更關注那些優異的爵士樂手,是怎麼樣在舞台上輔佐搖滾樂,比方說武勇恆怎麼幫到火星電台。
…也太多紕漏了。台灣的越多數不勝數?還有那麼多簡繁轉換失敗的漢字,有沒有好好校對啊。
1 有错字 “盛京”?2 配图的团不是苏打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