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打開電視機或進入影廳享受編劇們完成的故事時,不能忘記故事背後是一群長時間在編劇室裡焦慮自己能承受究竟幾個月收入真空的活人,而不是免重播費、免健保、可24小時工作的ChatGPT。
9月26日晚上,WGA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的東部工會和西部工會幹部,投票通過了工會和代表好萊塢片廠的AMPTP美國電影電視製片人聯盟的勞動協議初稿。
雖然這個協議仍需下個月一萬多名工會會員投票通過,才算真正跑完流程,但工會幹部同時也決議提前在美國時間9月27日(星期三)凌晨,結束史上第二長的好萊塢編劇罷工,讓5月1日以來連續關閉148天的編劇室,終於可以重新打開大門。
然而,當這些好萊塢電影、電視劇、脫口秀和真人實境秀的編劇們,再次帶著他們的電腦回到過去日以繼夜埋頭寫作的小房間裡時,可能會發現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編劇室到底多了什麼
如此才能避免製片用未來可能參與編寫劇本的期待,去吸引編劇不計報酬、不眠不休地投入前期開發,用自己的勞力去分攤原本應該由製片公司百分之百承擔的開發風險。
再次打開編劇室,編劇們可能會發現房間裡開始多了一些人。
這次罷工得到的廣泛報導,終於使遍佈全世界的美國電視劇觀眾,了解了一口氣寫完二十集劇本的高強度工作是地獄般的體驗。
早先我們已經看過編劇工會成員Howard A. Rodman的媒體投書,回顧自己的父親因為參與1960年代熱門電視劇編劇工作而心臟病發和精神崩潰的經歷。這個地獄般的工作環境,又因為近年的串流大戰而繼續惡化。各片廠為了趕上市場先行者Netflix的內容數量,極力追求壓縮製作時程。而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減少編劇人數,讓一兩個編劇執筆寫完整季節目,省掉大編制編劇室必須反覆對焦溝通的成本。
在美國編劇工會剛剛投票通過的勞動協議中,除了每次都少不了的最低工資條款之外,他們首度爭取到了編劇室最低編劇人數的規定。依據條文,一檔電視劇的編劇人數將不得少於3人,並依據集數提高人數。超過13集的電視劇編劇室至少必須雇用6人以上。
相關規範繼續向上回溯,把故事開發期都納入最低編劇人數和連續工作時間的規定中。主要理由是開發期的製作案還不一定會被片廠按綠燈通過,參與這階段開發工作的編劇不一定有後面真正動筆寫劇本的編劇費可以拿,所以確保他們在開發期的合理待遇和工作份量因此更加重要。如此才能避免製片用未來可以參與編寫劇本的期待可能性,去吸引編劇不計報酬、不眠不休地投入前期開發,用自己的勞力去分攤原本應該由製片公司百分之百承擔的開發風險。
「那些 AI 議題只是引人注目的噱頭⋯⋯數據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東西」。
除了編劇室裡頭多了一些人分攤工作和分攤下午茶點心之外,復工的編劇很快也會發現他們的桌上出現一些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報表。
串流這隻一頭撞進好萊塢、並毀壞一切秩序的大怪獸,原本就是美國編劇工會今年發動罷工的主因之一。而編劇也確實從談判中成功爭取到了用來馴伏這隻大怪獸的幾個條文。
另一隻被他們馴服的怪獸是剛剛才出籠的AI。由於概念模糊、技術變動太快,AI相關規範文字也是談判雙方在最後一天花最多力氣的議題。
這些文字是否真能束縛住AI還有待觀察。然而在複雜的串流重播費和AI規範之外,關注數位平台資訊透明度議題的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主管Katharine Trendacosta不無誇大地評論道:「那些 AI 議題只是引人注目的噱頭⋯⋯數據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東西」。
從 Netflix 以來,幾乎每一家串流平台業者都把真正的收視數據當成機密,只願意不定期透露對他們有傳播價值的片面資訊。數據之所在,權力之所在。串流業者保密到家的其中一個動機就是避免參與創作者知道自己的作品對於這個平台的成功有多麼巨大的重要性,藉以在合約談判中壟斷談判權力,持續壓低創作者的費用。編劇因此無法用類似電影票房或電視收視率之類的科學數據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合理的編劇費。
不只是編劇,全世界都在摩拳擦掌地等待這些十多年來沒有任何管道可以一窺真相的串流收視報表。
幾乎每家串流平台業者都把真正的收視數據當成機密,動機之一是避免參與創作者知道自己作品對這個平台的成功有多麼巨大的重要性,藉以在合約談判中壟斷談判權力,持續壓低創作者的費用。
比如去年開始對串流的獲利能力失去信心的投資人,總算也可以從報表中知道這個投資項目到底划不划算。Disney 的投資人才剛剛將該公司告上法院,指控公司高管隱藏串流內容成本以誤導股東,讓他們錯以為串流業務沒有賠這麼多錢。這一次華爾街顯然欠這些編劇一個大人情,沒有他們苦戰148天的罷工,這些數據可能永遠無法被攤在陽光下。
然而看在其他好萊塢基層工作人員眼中,這種數據爭奪戰不過就是有錢的股東、高薪的 CEO 和一些明星編劇的扭打角力,到底干我什麼事?
他們或許會衝進剛剛打開的編劇室,質問裡頭的編劇:律師寫的這幾行文字難道真的就值得整個產業停擺148天、好幾萬人喝五個月西北風來換取嗎?
編劇室可能少了什麼
罷工落幕之後,快速瀏覽娛樂產業媒體的第一時間反應,多數都認為這並不是亂局的落幕,而只是第一幕的結尾甚至只是第一次的廣告破口而已。好萊塢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not good.」
奧斯卡最佳編劇 Oliver Stone 在《華爾街》(Wall Street)電影中寫下的好萊塢經典台詞,日前被罷工的編劇稍稍改寫之後塗鴉在 Universal 片廠門口的變電箱上,並迅速在社群上流傳。這次編劇罷工會在好萊塢罷工史上被定位成為第一個社群罷工。編劇工會善用他們妙筆生花的文字能力,在街頭、在媒體、在社群網路上將好萊塢高管打成了貪婪的怪物。
罷工落幕之後,快速瀏覽娛樂產業媒體的第一時間反應,多數都認為這並不是亂局的落幕,而只是第一幕的結尾甚至只是第一次的廣告破口而已。
好萊塢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工會在148天的戰爭中贏得的戰果,只是庇護上萬名編劇不要在即將到來的媒體產業大地震中成為第一線犧牲品,並將變法圖強的責任(和成本負擔)推回去給這些領取高薪的片廠高管。他們認為領取高薪的 CEO 才是應該解決媒體產業危機的人。
於是兩週前親自參與最後關頭談判的 Netflix 的共同執行長Ted Sarandos、Disney 執行長 Bob Iger、Warner Bros. Discovery的執行長 David Zaslav 和 Universal Pictures 董事長 Donna Langley,將被迫把這個危機打包帶回家中自行料理。而 CEO 們接下來的料理方法不只會大幅改變好萊塢的運作方式,也會進一步改變編劇室的面貌。
編劇即將感受到的最明顯變化是,雖然編劇室的人口變多了,但有些編劇再也沒有回來。
串流大戰開打以來,片廠爭相用高價搶下知名創作者的優先合作協議或是總體合作協議。由於編劇是開發期間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多數協議的當事人都是有編劇身份的創作者。5月1日編劇罷工啟動以來,包含 Netflix 和其他好萊塢片廠毫不猶豫地以合約中的不可抗力條款,中止絕大多數協議。
但這樣的大動作並非出自心懷怨恨地報復編劇,而是理性決策的成分居多。串流大戰已經結束熱戰階段,而正在進行的雙罷工更使產業未來增加極大的不確定因素,所以將熱戰時期搶下來的創作者合約擱在一邊,會使片廠高管有第二次機會更合理地擬定內容產量和投資策略。
JJ Abrams 或許回來了,然而許多二、三線的低階編劇很可能永遠從業界消失。有些劇本再也輪不到這些二、三線的編劇來寫。他們只能默默地離開編劇室,跟著 Peak TV 一路滾下山。
毫無疑問地,Peak TV 的美國電視劇產量高峰已經正式結束了,差別只在最高峰究竟是落在今年還是去年。由於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的罷工還未結束,即便演員能在幾週內結束並復工拍攝,今年還來得及完成多少新戲還是一個大問號。去年串流產業用戶成長撞牆的訊號本來就已經使好萊塢開始裁減內容投資,而編劇剛剛談成的新勞動協議使得製作成本增加,更會進一步加速片廠的內容投資裁減速度。
2022年的599檔電視劇記錄,很可能終將成為美國電視劇黃金年代攻頂的最後一個紀念碑。
然而高戰略價值的創作者由於對消費者和市場還是有巨大吸引力,所以仍會是片廠合作首選。果然《星際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的 JJ Abrams 和 Warner Bros. Television 的總體合作協議,在罷工結束不到48小時內就隨即重啟合約。
JJ Abrams 或許回來了,然而許多二、三線的低階編劇很可能永遠從業界消失。
他們之中有些財務基礎較差的,可能已經在148天的罷工之中選擇轉職其他工作,來保住貸款還沒繳完的房子或是車子。即便選擇回來求職,他們必須面對的是好萊塢電影和電視劇製作量的終於攻頂。下山的路上,有些劇本再也輪不到這些二、三線的編劇來寫。他們只能默默地離開編劇室,跟著 Peak TV 一路滾下山。
觀眾將面臨什麼樣的內容新宇宙
我們得花更貴的費用,換取更少的內容,並被迫看更多的廣告。59
外人可能永遠無法進入好萊塢的編劇室,一窺這個孵育世界最多內容產品的地方究竟長什麼樣子。但作為終端產品的消費者,我們或許可以從幾個月後或是幾年後的看到的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變化往前回推,驗證我們對於變動中的編劇室的猜想。
2007年到2008年好萊塢編劇罷工,美國編劇工會趕在 DVD 才過了銷售高峰、剛開始滾落山下的時機點爭取到了 DVD 的分潤。編劇工會很可能加速了 DVD 市場的終結,讓片廠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 DVD 以外的其他媒介上。如今統治地球的 Netflix 在2007年可能還以 DVD 郵寄出租服務為主業,但同一年已經開始實驗性地透過網路傳輸節目。好萊塢還要摸索 VOD 數位零售模式好多年,才會注意到 Netflix 的 SVOD 訂閱式串流服務才是 DVD 之後的下一個天命。
十多年後的現在,我們一年可能消費不到一張實體光碟,卻每週看上百個小時的串流。
上一次編劇罷工對於內容產業的另一個重大影響是,電視台對於不需編劇的真人實境秀的興趣因此大大增加。所以我們才會在接下來十多年,在電視機上消費了更多的 Kimberly Kardashian 和 Donald Trump 參與的實境秀節目。
今年編劇罷工催生的消費變化可能不會發生在類型的變遷上,而主要會發生在數量上。
這次罷工發生在美國媒體產業的命運轉折點——電視頻道正受到剪線潮威脅而使廣告營收持續衰退;電影院通路扣除《芭比》(Barbie)和《奧本海默》(Oppenheimer)兩個特例之外,仍未真正復甦至 COVID-19 前的水準;而 SVOD 訂閱式串流服務則受到投資人的強烈質疑難以轉虧為盈。這些媒體產業趨勢可能要晚幾年才會發生在其他國家,但大量消費美國電影和電視劇的我們會提早感受到數量上的顯著變化。
理由是即日起這些好萊塢內容投資者開始得籌措編劇工會新合約額外帶來的數億美元成本支出。在更激烈的重組(消滅、重整和併購)發生之前,片廠高管籌措額外費用的路徑只剩下消費者會顯著有感的三個方法:
一是進一步減少投資的製作數量。如前所述,Peak TV 因此確定告終。而電影院通路的新片供應量不足,已經使連鎖電影院如 AMC 主動找上歌手 Taylor Swift 獨家放映其演唱會紀錄片。我們可能會更常在電影院看到新片以外的其他內容,抑或者這些內容終究無法吸引觀眾,使得我們會減少去電影院的次數。
二是提高串流的月租費。美國主要串流服務已經各自漲了好幾回月租費,而國際市場也將陸續跟上。一個多星期前台灣和香港的 Disney+ 訂戶已經陸續接到調漲費用的通知。而這幾天華爾街日報又獨家揭露 Netflix 早預備要在好萊塢罷工結束之後訂戶全面調漲價格。在達到財務平衡之前,各平台仍會繼續調漲費用。如果調漲費用行不通(比如引發退訂潮),他們的選項就剩下一個⋯⋯
三則是插入更多的廣告。去年底 Netflix 推出廣告方案以來,曾經被吹捧的無廣告追劇體驗已成為過去式。各串流平台連忙跟進推出自己的廣告方案。美國最後一家沒有插入廣告的 SVOD 服務 Amazon Prime Video 這幾天宣佈即將開始插入廣告。
復工的好萊塢編劇或許終於得到更高的編劇費用和更寬裕的人力編制。但產業的動盪將立刻反應在他們能夠接到的編劇工作數量上。
編劇罷工結束之後,作為觀眾的我們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內容新宇宙?我們得花更貴的費用,換取更少的內容,並被迫看更多的廣告。
我們因此可以回推那個重新開工的編劇室裡的新常態:
復工的好萊塢編劇或許終於得到更高的編劇費用和更寬裕的人力編制。但產業的動盪將立刻反應在他們能夠接到的編劇工作數量上。坐在編劇室裡,他們除了專心追求寫出更精彩的故事之外,可能要開始重新修煉在廣告破口前佈置各種懸念(cliffhanger)的老派技巧。
此外由於案子跟案子的空檔可能變得更長,他們必須準備更多的個人積蓄來應對這個編劇室打烊之後、下個編劇室還沒開張之間的收入真空期。一邊在編劇室裡埋頭寫作的同時,他們必須偶爾打開網路銀行關注一下存款數字和貸款還款進度,並且收收電子郵件看看下一個劇本提案是否終於被按綠燈。這將是罷工結束之後的編劇生涯、新常態。
「如果停工幾個月就會『毀了你的人生』,這個產業可能不適合你。」早先一名好萊塢從業人員在網路社群上如此反駁抱怨編劇罷工的同業。
再成功的勞資談判,能夠爭取到的還是僱用期間的待遇,並未改變整個影視產業絕大多數職務帶有的「零工經濟」本質。下一次打開電視機或進入影廳享受他們完成的故事時,我們不能忘記故事背後的執筆者是一群長時間在編劇室裡,焦慮自己到底能承受幾個月收入真空的活人,而不是免重播費、免健保、可24小時工作的 ChatGPT。
我自己認為內容多才是 Netflix 的續訂率一直可以維持高檔的主因,而且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總會有一部劇是有人愛的。
Disney+、Apple TV 也不乏好劇在上面,但就是不會像 Netflix 一樣想要花錢續訂或是訂了也不太打開來看,我自己是覺得因為好內容看完就沒了,但產出的速度不夠快。
當然如果是為了平台的存續和編劇合理的待遇而提高平台訂閱收費我自己也是認同的,希望雙方都能一起變得更好了~
串流媒體的「低價不限量」模式原本就是資本驅使下的竭澤而漁。退回一步沒什麼不好。
反過來說,既然整個影視行業的大多數工作都帶有零工經濟的性質(我覺得這是行業本身決定的,估計沒什麼辦法改變),那不是更應該爭取改善僱用期間的待遇嗎?
至於看到的內容更少,難道現在串流媒體上的內容大多數用戶都能全看完還有空閒時間嗎?如果不是,那這就是個僞問題,如果本來都看不完了,那少一些又有什麼影響呢。如果編劇待遇提高作品質量上去了,內容少就少唄,看一部好片也好過看十部爛片啊。
最後,如果是爲了讓編劇們得到合理的待遇以寫出好的作品,我不介意多花點錢。
标题以问号结尾,本期待看到一些更创新的想法。罢工不再能争取到合适权益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寻找突破口?也许是增加所有基层人员的能力,帮助每个人都不再妥协;至少要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聚焦。
还是“流媒体”这个翻译更好
最近电视剧制作量确实很大,刚看到恶魔城改编成动画,马上要看到鬼泣也要改编成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