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過去二十年,全球煙草使用率下降了11%。在中國,這個數字僅下降了1%。佔據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卻消費了全球近一半的卷煙——每年超過 2.4 萬億支。這比其後67個國家的總和還多。吸煙流行,帶來嚴峻的公共健康後果,與吸煙有關的死亡人口將激增,更影響著中國7億非吸煙者。
為何中國吸煙流行難以遏制?煙草行業在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穿透煙草供應鏈,種植煙草的人們,又是如何在這個專賣體制下艱難存活?
此次「中國煙癮」系列報導,端傳媒與專注全球公共衛生的新媒體「The Examination」、德國媒體「Der Spiegel」、調查新聞機構「Paper Trail Media」和奧地利媒體「Der Standard」合作完成,同時發表在「USA Today」。本報導得到了普利策危機報導中心的支持。
這是系列第二篇,我們關注整個生產鏈條上最脆弱的群體——煙農,以及,是什麼樣的制度將他們困在了艱苦又收益甚低的勞作中。點擊閱讀第一篇《1.4萬億人民幣如何綁架政府?中國控煙博弈》,瞭解「中國煙草」這家巨無霸國企如何左右中國控煙政策。
「就看今年了」。這是郭建種煙的第五年,他決定最後再賭一把。「再弄不了錢,下一年就不一定種了。」
郭建今年40多歲,雙目有神,皮膚曬得烏黑。去年,他承包了30畝土地種煙葉,但收入出人意料的慘淡。忙忙叨叨7個多月,他最終只賺了2萬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月收入才2800多元,遠比不上出去打工的人(每月3899元)。
郭建決定再試一年,從30畝一舉擴大到100畝。他想著如果種30畝能賺2萬,也許種100畝就能賺四萬。這個雲南男人並不貪心,只希望每月收入能增加到五千左右。
煙葉種下後,他每天都提心吊膽,最擔心大風冰雹突如其來,讓煙地絕收。
煙葉是一種嬌嫩又脆弱的作物。4月,農民向地裡移栽煙苗後,儘管各種施肥管理養護不停,但它依然容易生病。煙農不得不經常去田裡巡視,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再針對性地處理。這樣勞作要持續5個月。
到8月,開始採收煙葉並烘烤,煙農進入最忙碌的季節。

煙農的工作並不僅僅是種植,還要加工烤煙。因為煙葉難以保鮮,煙草公司收走的是烘烤後的烤煙。一爐爐鮮綠色的煙葉在大約七、八天的烘烤之後,脫去80%-90%的水分,變成黃褐色。在烘烤期間,煙農必須至少每隔三、四個小時去觀察烤煙變化。即使使用新式烘烤房,可以設置溫度、濕度等參數,也得巡查烤房的情況。
烤完之後,工作還沒結束。煙農要把烤房敞開,讓煙葉吸收足夠的水分,使其變得柔軟,為的是方便分揀烤成金黃的煙葉,給予不同的分級,最後捆扎送到煙葉收購站。採烤季會持續到10月初。
從種下去開始,郭建就被束縛在煙田和烤房裡,無法脫身。他一個人住在烤煙房附近破舊凌亂的簡易平房裡,房間里有一台舊電視機,一張凹陷的沙發,堆滿了化肥等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