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台灣深度

專訪國際暗空協會副主席:暗空,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無法想像的未來?

「我不懂為什麼這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人口看不到星空。」

2023年4月17日,合歡山的夜空。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4月17日,合歡山的夜空。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黃奕瀠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09-06

#暗空公園#暗空運動#光害#國際暗空協會

4月下旬,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副主席娜拉妮·戴維斯(Nalayini Brito-Davies)飛抵台灣當日,就在距離台北超過三小時車程的合歡山國家公園,看到讓她再熟悉不過的南十字星。

這個屬於南半球的方向指引,此時雖穩穩地落在天幕南方約10度角的位置,卻是要在無光害的條件下,才得以觀見。

娜拉妮出生在1950年代的斯里蘭卡,遷居紐西蘭(港譯:新西蘭)至今超過30年間,身心皆與大洋洲無法相離。

當她飛抵台灣不久,便在三千公尺高山,再次見到南十字星,不免感嘆:「人類所處的地球,千百萬年來被劃分成不同國家、地域,不斷區分彼此,製造紛爭,樹林被砍伐,環境遭到破壞,所有的一切逐漸改變,唯獨夜空始終不變。」

儘管夜空始終不變,但從太空往下看的地球,卻因為過度且不當的戶外照明所形成的光害,樣貌改變。因此,從上個世紀末起,天文學家、觀星愛好者、科學家乃至醫學研究者,陸續加入「暗空運動」(Dark-sky movement),希望能保護夜間的黑暗。而推行此運動的主要國際組織,即是由天文學家於1988年成立、總部設在亞利桑那州土桑(Tucson)的國際暗空協會。

要有目標地在世界倡導「暗空」的概念並不容易,因為,自電燈被發明以來,夜裡的亮光似乎成為開發與否的指標,就連美國沙漠都有賭場的炫光,指向金錢遊戲的道路。但明光,不見得是正向的,它對人體健康、睡眠問題,乃至整體生態環境都會造成傷害,這讓「暗夜」在當代反而成為一種需要爭取的權利。國際暗空協會遂於2001年起,向全球推行國際暗空場所計畫(International Dark-Sky Places),鼓勵世界各個社區、公園或保護區,透過對環境友善且負責的照明照策與公共教育,來「保護夜間的黑暗性」。

2023年5月10日,台北車站。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5月10日,台北車站。攝:陳焯煇/端傳媒

國際暗空地點

目前IDA所認證的國際暗空地點分為六大類,分別有:國際暗空公園(International Dark Sky Parks)、國際暗空庇護區(International Dark Sky Sanctuaries)、國際暗空保護區(International Dark Sky Reserves)、城市暗空地點(Urban Night Sky Places)、國際暗空社區(International Dark Sky Communities)。

娜拉妮來台直奔所在的合歡山國家公園,既是台灣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受到認證的國際暗空公園,這也意味著,合歡山脈的住民與旅客,必須共同維護這片暗空,讓它得以永續。

對這位國際環保人士而言,這一點很重要。絕大多數已開發國家因為光害,已看不到銀河星光,娜拉妮之後造訪的台北市,自然也因燈光喧鬧而夜不見暗。因此,她在台灣進行暗空倡議時,特別強調:「夜空屬於每一個人,是人類所共享,千百年都不會改變。但我很擔心,對於下一代來說,暗空,會不會成為一種無法想像的未來?」

天文學家、《星空在上,地球在下》(Stars Above, Earth Below)作者諾格魯(Tyler Nordgren)也有類似的警句,他說,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時刻,「現在還有許多人知道他們正在失去什麼;如果我們再不行動,將來就沒有機會挽救了。再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世界失去什麼,自然也不會有人知道要保存些什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