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持續多月威脅退出後,俄羅斯正式宣布不再延長通常被稱為「穀物協議」的《黑海穀物倡議》,協議於7月18日起暫時失效。
該協議由聯合國、烏克蘭、俄羅斯和土耳其在2022年7月22日達成,平抑了因俄羅斯全面入侵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而導致的全球糧價上漲,緩解了全球糧食危機。此前每到協議延期節點臨近,俄羅斯幾乎都會以種種理由威脅退出,但在最後關頭又會無條件同意返回。這次是其第一次將威脅真正付諸實踐。(延伸閱讀:《糧食短缺迫在眉睫,各國重新布局搶購小麥》)
協議至今,克里姆林宮每次威脅退出協議時,總是指責窮國利益未受協議保障。從普京、梅德韋傑夫到拉夫羅夫到各路宣傳機構不斷重複一個觀念:協議條件未得到執行,因為通過它運輸的穀物絕大多數流入了歐洲市場,而非不發達國家。
但事實層面上,根據《倡議》官網上的統計數據,迄今經協議運輸的近3300萬噸穀物中,有56%流向了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就佔24%,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佔了20%。世界銀行的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小麥經過加工後,以面粉、面食和其他產品的形式再出口到非洲和中東。
法理上,《倡議》並未規定糧食出口的目的地,因而談不上「未得到執行」,而從經濟上看,《倡議》緩解糧食危機的作用原理並非直接定向輸送,而在於平抑糧價,從而使低收入國家能通過正常價格從其他渠道購買糧食。按照俄經濟問題專家亞歷山德拉·普羅科片科(Alexandra Prokopenko)的分析,「窮國利益未受保障」的說辭,是克里姆林宮在延續其開戰後經常使用的反殖民敘事,主要目的是在輿論場上拉攏全球南方國家。(延伸閱讀:《從「勝利日」到「恥辱日」:俄烏戰爭如何重置反法西斯勝利的記憶》)
實際上,對低收入國家的關心並不構成克里姆林宮的行事原則。7月19日,普京就提出了俄羅斯返回協議的三大訴求:取消對其農產品的出口限制;將與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家族關係密切的俄農業銀行重新連接到國際轉賬SWIFT系統;恢復與普京好友兼「白手套」羅滕貝格(Arkadi Rotenberg)關係密切的陶里亞蒂-敖德薩氨氣管道。這些條件不僅不是協議的一部分,且執行上也面臨着許多技術上的困難。
儘管如此,市場早已對俄羅斯的反覆見慣,小麥期貨價格在迅速上漲11%後已逐漸回落。
烏克蘭方面則試圖不理會莫斯科的政策反覆。烏克蘭和歐盟一直在探索其他出口物流方式,但目前來看,周邊國家的港口設施都無法承載如此龐大的出口量,而鐵路和公路運輸則有其他技術困難。
更重要的是,這條烏克蘭通往歐盟的「團結之路」反而帶入了不團結因素——管理混亂導致先前烏克蘭運往波蘭的大量廉價糧食直接流入波蘭市場,嚴重損害了波蘭農民的利益。隨後波蘭直接宣布禁止烏克蘭農產品入境,另外四個周邊國家也加入其中。雖然今年通往歐洲的物流通暢程度已顯著優於去年,東歐各國也放寬了對烏農產品的過境限制,但隨着波蘭大選臨近,為爭奪農村選票,波蘭當局可能會出台更激進的限制措施。(延伸閱讀:《俄烏戰爭一週年:數說兩軍傷亡情況,誰在援助烏克蘭,誰仍在支持俄羅斯?》)
烏克蘭也在探索更直接的對抗方式。澤連斯基曾表示烏克蘭可以在俄方不參與的情況下與聯合國、土耳其繼續協議。這固然可以嘗試,但畢竟妨礙航路安全的首要因素並非法理,而是俄羅斯的導彈。為表明自己對協議的決定性作用,俄國防部在19日宣布將把一切駛向烏港口的船隻視為軍事目標——儘管在21日又弱化表態,稱會先進行登船檢查。(延伸閱讀:《烏克蘭夏季反攻分析:目前有哪些已知,可以做什麼推測?》)
英國國防部在20日的情報簡報中表示,俄黑海艦隊若出動封鎖烏克蘭港口,只會增加自身遭打擊的風險。不過事實上,在21世紀,封鎖港口並不需要實際出動軍隊,只需發出一定的口頭威脅,航運保險公司就會將相應地區的保費大大提高,導致船舶無法前往相應地點。
21日,烏國防部同樣聲明將把駛往俄羅斯港口的船隻視為軍事目標。雖然烏克蘭也有理論上的打擊能力,但其發出的威脅尚未得到同等認真對待——據路透社報導,本週黑海地區運輸穀物的貨船數量較前一週已減少35%,許多保險公司不再承保進出烏克蘭的航運,但前往俄羅斯黑海港口的保險費率尚未發生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沒有停留在口頭威脅。17日,俄南部軍需物流大動脈克里米亞大橋 遇襲後,俄軍以展開報復行動為由,連續四晚對烏港口城市米克萊伊夫(Mykolaiv)、敖德薩及其鄰近的黑海港(Chornomorsk)、南港(Pivdenyi/Yuzhnyi)展開大規模空襲。俄軍大量使用破壞力大、精度差、難以攔截的Kh-22及P-800導彈襲擊地面目標,導致烏港口和糧食出口設施遭受慘重損失。
比如,烏最大葵花籽油製造商Kernel就表示,整個黑海港有40%的穀物出口基礎設施遭破壞,他們至少需要12個月時間才能恢復。此外,該企業還有6萬噸穀物在空襲中被炸毀。澤連斯基則在每日例行講話中指出,這批穀物本應發往中國。
剛在年初被納入世界遺產保護名錄的敖德薩老城也被轟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此強烈譴責了俄羅斯。然而,23日清晨,俄國對敖德薩老城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導彈襲擊,導致敖德薩大教堂、學者之家等諸多世界遺產保護建築受到毀滅性破壞。就連中國駐敖德薩總領事館也受到轟炸波及。不過,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對穀物協議中斷和領事館受損都採取了淡化處理,穀物被炸燬一事則沒被提及。
此外,儘管俄羅斯反覆宣傳黑海谷物協議未保障落後國家的利益,但部分非洲國家對協議被暫停反應激烈,正在遭遇糧食危機的肯尼亞就是其中之一。肯尼亞(台譯:肯亞)外交部高級官員辛奧伊 (Abraham Korir Sing'Oei) 直言,「俄羅斯退出協議是在背後捅刀子」。
但總的來說,非洲國家仍然希望在接下來將舉行的俄非峰會和金磚國家峰會前保持沉默。而另一方面,雖然從出口數據來看,中國才是穀物協議的最大受惠國,保障「黑海糧食運輸協議」也被寫入中方調停俄烏戰爭的立場文件,澤連斯基談及運往中國穀物被毀也有呼籲北京介入的意味,但目前,很難看出中方有公開介入的跡象。(延伸閱讀:《習近平出訪莫斯科,北京對俄烏戰爭局勢會有多大影響力?》)
因此,穀物協議能否延續,可能還得取決於土耳其方面的調停決心,以及克里姆林宮本身的想法。上文所述的學者普羅科片科預測,俄羅斯最有可能在7月底俄非峰會期間,或8月普京訪問土耳其期間同意重返協議。(延伸閱讀:《埃爾多安再次連任土耳其總統,會為全球「新冷戰」增加何種趨勢?》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