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台灣深度台灣MeToo

林愚波: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 「疑罪從無」嗎?輿論能保持中立嗎?

我提倡,面對性侵事件,相比起「疑罪從無」, 我們應「預設發聲者可信」。

刊登於 2023-06-18

#台灣metoo##metoo#評論

(林愚波,棲息於北美、香港、和中國大陸三地的人類學者與行動者;致力於種族、性別、環境、和去殖的交叉正義;愛貓人士。)

六月,台灣民進黨前政治工作者李援軍指控王丹性侵,並在記者會上公開自己的經歷。儘管他在台灣受到廣泛的輿論支持,卻在台灣以外受到大量的陰謀論攻擊,評論其為 「共諜」、「共匪」,質疑他在六四前夕公布這件事是政治性攻擊、想要抹黑六四。李希望王丹在6月6日前道歉,否則就會向檢方提告。王丹表示「歡迎提告,支持用法律的方式尋找事情的真相」。

「公民日報」、「民主沙龍」、「北方廣場」、「What』s up Beijing」等在中國「白紙運動」爆發後廣受關注的Instagram帳號,都聲援李援軍,譴責性暴力,並表示在王丹對此指控做出令性暴力經歷者滿意的答覆前,不會與王丹合作。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召開會議,決定停聘王丹,並啓動相關案件的性平程序。該會議結束後,社會研究所收到王丹來信撤回在清大教書的請求。紐約青年組織「民主沙龍」甚至因為發布支持性暴力倖存者的聲明、而被王丹作為理事長的紐約六四紀念館終止合作

有人說,性侵是「私德」問題,不應在公共領域討論。有人表示,在司法結果出來之前支持李援軍、譴責王丹,是一種無異於文革中「紅衛兵」的行為;這種觀點認為應該遵循「疑罪從無」的原則,在法律結果出來前不發聲。有人說,這些聲明不符合「法治」,是「IG判案」,和中共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宣告有罪的做法一樣。

我想討論的是,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疑罪從無」,在司法審判結束之前保持沉默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