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一條並不起眼的新聞登頂新浪微博熱搜榜首:高拉特放棄中國國籍。
作為出生在巴西的90後前鋒,高拉特(Ricardo Goulart Pereira)曾效力於象徵「地產足球」的樣本俱樂部——廣州恆大。由於球技出衆,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中國足球必須拿下的球員」。這裏的「拿下」,指的是中國足協在2019年初推行的「國腳歸化政策」。
2019年5月,歸化政策推出兩個月後,高拉特因入籍中國登上熱搜頭條,他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和「歸化」政策聯繫起來的大牌球星。但恐怕沒人能想到,這個曾被視為中國男足「最強外援」的「巴西來客」,這個肩負中國男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宏偉目標的歸化球員,會在3年半後的今天,正式放棄中國國籍。
而由高拉特「變更原籍」開始,越來越多球迷和公衆發現,那些曾經被貼上「歸化球員」標籤的球員,正在掀起一股「(放)棄(中國國)籍潮」:
1998年出生的挪威裔球員侯永永(John Hou Sæter)是第一名獲得中國國籍的外國球員,被稱為「中國足球歸化第一人」,由於傷病過多,未與北京國安俱樂部續約,目前無球可踢;
1997年出生的秘魯裔球員蕭濤濤(Roberto Siucho Neira)已回到秘魯,申請恢復國籍;
1993年出生的英國裔球員李可(Nicholas Harry Yennaris)已回到英國,長期傷病讓北京國安俱樂部與其解約,目前無球可踢;
1993年出生的巴西裔球員費南多(Fernando Henrique da Conceição)2022年初與廣州恆大俱樂部解約,目前人在巴西,無球可踢,計劃恢復原籍;
1989年出生的巴西裔球員艾克森(Elkeson de Oliveira Cardoso)目前在馬來西亞踢球,沒有重返中國的計劃;
1989年出生的巴西裔球員阿蘭(Alan Douglas Borges de Carvalho)目前在巴西踢球,沒有重返中國的計劃;
1988年出生的巴西裔球員洛國富(Aloísio dos Santos Gonçalves),目前在巴西踢球,沒有重返中國的計劃,明年將退役。
用「徹底失敗」來概括中國足球的歸化政策或許略顯偏激,但回顧過去三年多和「歸化球員」有關的各類新聞,我們或許會發現一個事實:當年那個着眼「入圍2022年世界盃決賽圈」的歸化政策,如今看來更像競技體育被政治任務綁架後,做出的孤注一擲式的豪賭:
不成功,局中人就要「成仁」。

歸化在中國:一條漫長的「脫敏」之路
2016年10月22日,一張雙人合影照在中國社交網站上刷屏,照片中左邊的是時任中國足協「掌門人」——乒乓名宿蔡振華,右邊則是意大利教練馬塞洛·裏皮(Marcello Lippi)。6天后,中國足協官方宣布,裏皮成為中國男足新任主教練。有網友這樣評論那張照片:左邊的不懂(足)球,右邊的太懂(足)球,裏皮的到來,會讓中國足球向右轉尊重專業,齊步走向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