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屆金馬獎風物深度端對談電影

2022金馬獎·台港中大對談:一文看清今年金馬看點!有部片成了房間裏的大象?

《咒》作為恐怖片會是陪跑者?劉雅瑟不來台灣也能得影后?台港連結正在冷卻中?《憂鬱之島》的爭論台灣觀眾其實看不懂?

影評人(左起) 紅眼、賈選凝、翁煌德。

影評人(左起) 紅眼、賈選凝、翁煌德。攝:林振東 陳焯煇/端傳媒

對談者:紅眼,翁煌德,賈選凝;錄音整理:林佳翰

刊登於 2022-11-18

#金馬獎

【編者按】第59届金馬獎將於11月19日晚舉行頒獎典禮。端傳媒文化組邀約有中港台三地背景的重要影評人,齊聚傾談今年金馬獎最大看點,討論多部指標型入圍作品,預測其中競逐激烈的獎項贏家。

近年來金馬獎一直身處兩岸三地政治文化空間急遽變化當中。今年來講,提名結果意味著何種文化地緣政治變遷?劉雅瑟不來台灣也能拿影后嗎?金馬獎因為什麼招致台灣本土派攻擊?金馬美學傳統會被突破嗎?《憂鬱之島》的爭論台灣觀眾其實看不懂?台港連結正在冷卻中?《咒》作為恐怖片會是陪跑者?三位影評人翁煌德、賈選凝、紅眼,來自不同地域,也各有專擅領域,觀點有共識,也有分歧。

最佳劇情片:《哈勇家》被看好?

端:世界即將徹底開放,釜山,東京影展已先行熱鬧起來,現在到了金馬獎。其實每年金馬獎的氣氛都隨時勢發生一些微妙的改變,流露著台灣對外部的觸覺,也能看出華語電影不同板塊的彼此消長,大家對具體今年的提名名單感受如何?

賈選凝:今年劇情片裏我最喜歡《哈勇家》。它也有入圍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和夏威夷國際影展,無論劇作還是群像呈現都非常完整,它把原住民、家庭這些元素都呈現得很好,在國際影展上收穫的評價也是它蠻能代表台灣從內部凝聚的感覺。紀錄片的部分我最喜歡《憂鬱之島》,《塵默呼吸》也很好。

翁煌德:今年金馬入圍作品我全都看過,劇情片裏我也最喜歡《哈勇家》。這幾年很多台灣導演試圖想拍原住民題材,如2021年的電影《聽見歌再唱》。但我覺得大多數導演還是漢人的觀點和角度,《聽見歌再唱》講述了一個漢人老師來到原住民部落,發現這個部落被廢校了,於是思考要怎麼讓學校復校?當時政府希望創造出特色教學,學校就有可能獲得重要預算,所以大家就開始想要怎樣去彰顯原住民特色,去表演、唱歌,來獲得漢人青睞,就可以獲得補助,最後皆大歡喜。

這樣的題材在台灣太多了,也許大家看到(這個題材)會買單,票房會好,但就會覺得終究還是在服從漢人主流價值,原住民還是要彰顯出自己非常原住民的一面。我覺得《哈勇家》的特色,在於陳潔瑤導演本身是泰雅族的原住民導演,她的創作角度真是以原住民角度來看待原住民部落遇到的問題。比如說《哈勇家》有提到賄選問題,以前台灣好像聽說原住民部落常常發生賄選狀況,大家會比較直覺地想原住民部落是不是比較落後、法律紀律觀念不強,才會這樣。

「這樣的題材在台灣太多了,也許大家看到會買單,但就會覺得終究還是在服從漢人主流價值。陳潔瑤導演本身是泰雅族的原住民導演,她的創作角度是以原住民角度來看待原住民部落遇到的問題。」翁煌德

陳潔瑤導演完全破除了這種對部落的想像,把部落中的人情世故,習俗文化,及大家怎麼看待選舉這件事完整地表現出來。《哈勇家》對我來說,是一部蠻殘酷、但導演用一種很溫暖的方式去敘事的作品,也讓我們看到原住民自己看待部落的眼光和角度。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台灣作品,我自己很喜歡。我們經常看到所謂漢人的家庭故事,現在終於有機會換個角度看看原住民怎麼去看待他們自己的狀態與面臨的困境。

賈選凝:我補充一點,我覺得《哈勇家》很好的地方是,他拍的其實都是很殘酷的事,如一開始頭目長老就過世了,還有賄選的情節其實地方上的樁腳水很深,如果想要拍得很暗黑也完全ok,可導演最後是把重點放在溫暖的人、放在一個家庭的凝聚上。為什麼很多國際影展會覺得它能代表台灣,可能就是它能透過泰雅族一個這樣小的族群的故事,見微知著,最後昇華到其實可能整個島嶼內部也是這樣:雖然大家有很多分歧,最後還是可以凝聚出以愛為基底的力量。

聽來好像很俗套,但若對劇作有瞭解,應該知道這類故事很難寫好,很難被呈現得非常完整紮實,而片中每個細節又非常鮮活。很少有華語片裏的家庭戲是像這部,我看完後對每個角色、每個戲份不多的人物都印象很深,如家裏小孩、去當兵的妹妹。

「為什麼很多國際影展會覺得《哈勇家》能代表台灣,可能就是它能透過泰雅族一個這樣小的族群的故事,見微知著,最後昇華到其實可能整個島嶼內部也是這樣。」賈選凝

《哈勇家》劇照。
《哈勇家》劇照。網上圖片

《智齒》提名最多:背靠港產片「小高峰」

端:今年《智齒》提名14項,是金馬入圍最多獎項的影片,但它在香港評價比較兩極化,有的人很喜歡,有的人覺得不怎麼樣。

紅眼:今年入圍金馬的香港電影我看過《智齒》、《窄路微塵》和《緣路山旮旯》,可惜《緣》只有最佳女配角提名。《燈火闌珊》我還沒辦法看,目前只有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了兩場,今年應該是我在金馬獎入圍片單裡看過影片最少的一年,因大部分香港電影現在應該都沒去金馬獎。

我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應是提名最多的《智齒》,可我覺得也蠻諷刺,近幾個月大家都說是香港電影的「小高峰」,很多部港產電影票房都非常厲害,如《明日戰記》、《飯戲攻心》,香港票房都近7000萬港幣,是港產片近二十年來的新紀錄。但其中《智齒》的香港票房只有100多萬,只有《明日戰記》1/70,可我覺得它算過去一年拍的最好的香港電影之一。

對我來說它的特別是因為導演鄭保瑞拍過合拍片後,回香港拍的第一部「香港電影」,也標誌著上一代香港導演在大陸發展多年,逐漸回流香港重新拍本地電影的嘗試。劇本其實是關於香港,可因為題材有點敏感,他做了些陌生化、異域化的處理,變得沒有那麼像香港會發生的故事,地景或警察局的佈置不像一般在香港看警匪片會看到的模樣。這個以「南方潮濕都市」代替「香港」的處理,有人覺得很好,有人覺得很不好,畢竟去香港化的同時,迴避了故事裡香港警察為了破案不得不施以私暴、虐待證人的種種影射,但我覺得最大問題是時間點不太好,這兩年因為政治、觀感的緣故,警匪片特別不受香港觀眾歡迎。大家覺得拍警匪片的故事,好像是英雄化香港警隊,為他們洗白,主流觀眾都抗拒,票房因此很低也可以理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