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拉什迪的文學和政治的拉什迪

在拉什迪快要退場卻又過早地預演的時代裏,一場似是遲到乃至無妄的創傷。

2015年10月6日,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西班牙出席活動。

2015年10月6日,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在西班牙出席活動。攝:Oscar Gonzalez/NurPh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任其然

刊登於 2022-08-17

#伊斯蘭政治#文學#印度#伊斯蘭#穆斯林#巴基斯坦

【作者按】2022年8月12日,在紐約的一場演講中,旅居美國的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被一名年輕人襲擊,身中數刀。送往醫院後,作家經搶救暫時能夠開口說話,但一度用上了呼吸機,並且可能損失一隻眼睛和部分器官功能。人們猜測,這起襲擊,和1988年出版小說《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之後收到的來自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的追殺令有關。

1988年9月,已經因《午夜之子》和《羞恥》等小說成名的拉什迪在英國出版了最新的一部小說作品《撒旦詩篇》。小說繼續了他一貫的魔幻現實筆觸,圍繞著印度穆斯林移民在英國的生活展開。因其中有情節改編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一些宗教團體在小說出版後公開表示抗議,並指責拉什迪褻瀆了宗教經典。

爭議在1989年年初到達頂峰: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頒布教令,呼籲全球追殺拉什迪。這項追殺令頒布後,包括小說的日文、土耳其文譯者在內,有多人遭遇襲擊,甚至喪生。拉什迪一度依靠英國警方保護,隱姓埋名生活。直到1998年,時任改革派伊朗總統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承諾伊朗不會鼓勵和支持對他的暗殺之後,拉什迪的個人安全處境才得到了改善。

拉什迪早年因描寫獨立前後印度歷史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午夜之子》獲得布克獎(Booker Prize),從而聲名鵲起。但《撒旦詩篇》也讓他成為了極富爭議的人物。許多支持者認為他的寫作代表了文學的獨立性和言論與出版的自由;而許多反對者則認為他以西方的視角,不尊重或褻瀆了穆斯林群體的宗教情感。發生在紐約的襲擊事件,讓三十年前的爭論和歷史場景,又回到了現實前台。

如果把歷史時空稍微顛倒一下,那麼伊朗前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和他下令全球追殺的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也許能夠聊到一塊兒去。霍梅尼祖上在18世紀移民印度北方,定居在烏爾都語文學聖城勒克瑙,19世紀中後期才回流伊朗。他們一家一度自稱「Hindi」——意味著來自印度。而拉什迪,出生於一個移民印度北方的克什米爾知識分子家庭,家裏的母語已是烏爾都語。

這意味著拉什迪的祖父必然會說大亞圖拉的語言,而霍梅尼的祖父也肯定會說拉什迪的母語。這兩個家庭可以說是在次大陸上擦肩而過,然後又在二十世紀末,以一種更為暴力的方式建立了新的連接。如果說出生於印巴分治時刻的拉什迪是他自己筆下誕生於印度獨立時刻的20世紀的「午夜之子」的話,舉家在英國徹底殖民印度前夜回流伊朗的霍梅尼家族,又何嘗不是另一個午夜時刻留下的血脈?

今時今日為拉什迪遇襲而歡呼的,或對襲擊事件義憤填膺的人,恐怕沒有幾個會真的讀過《撒旦詩篇》。但且容許我們大膽猜想:大亞圖拉本人多半是認真讀了這部小說的。但人們完全有理由認為,他頒下追殺拉什迪的教令,可能主因並不是他認為書中「撒旦詩篇」的故事褻瀆了神聖的經典或先知的形象,甚至也並不是因為拉什迪在書中還描繪了一個仿若暫居法國期間的霍梅尼的、流亡海外號召革命的伊瑪目的角色。他的追殺令,更像是一道基於形勢的政治判斷。

放回1988年的世界:兩伊戰爭划下了休止符;蘇軍正從阿富汗撤退,蘇維埃聯盟的裂隙開始擴大,西方在冷戰中執佔了絕對上風;甚至,先前被伊朗代表的政治伊斯蘭,也被美國支持的阿富汗反蘇聖戰者所搶去了風頭。以「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而形成全球號召力的、霍梅尼一手締造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也將面臨一個抉擇:作為精神領袖的霍梅尼的肉身離去只是時間問題,身後事該如何安排?如何確保自己的政治遺產能夠抵御伊朗那豐富的政治派系和力量——伊斯蘭左翼聖戰者、教士中的中間派或親西方派,又或是舊王朝的擁護者們——的攻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