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迷因為何好笑?又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與其說網路迷因影響了台灣人的溝通方式,不如說,迷因是在強化台灣人原本溝通的方式。

一張貓的迷因圖。

一張貓的迷因圖。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李易安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2-07-16

#迷因

這是台灣迷因專題的第二篇,探討台灣流行的迷因折射了什麼樣的道德觀或時代精神。第一篇關注了迷因的流行、製造及其中的中國元素,並邀請你一起思考:好笑有沒有邊界?此專題還同步推出了小遊戲:測測你多了解台灣迷因,推薦同時服用。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在社群平台上,不經意看到標題為「盤點今年十大迷因」的影片,點進連結一看,發現自己一個都不認得。

雖然「迷因」已經是個多數人都聽過的詞彙,但它的定義卻依然有些模糊:有時是「流行語」的代稱,有時則指網路上爆紅的一則則小短片,有時似乎又有固定的格式、模板,是可以任人填入文字、不斷再製的「梗圖」。

如此說來,迷因到底是什麼?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一位生物學家開始談起。

1976年,研究專長為演化生物學的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了「迷因」的概念——道金斯認為,若說基因是遺傳資訊的傳遞單位,那麼文化資訊的傳遞,也應該有個單位來進行研究、理解。

暸解「迷因」概念誕生的背景之後,這個詞彙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一方面,它聽起來有點像基因(gene),反映了迷因概念是從生物遺傳學發展出來的淵源;如果用擬人的方式來談,那麼迷因確實也和基因一樣,都在「競爭」著被傳遞下去的機會,只不過基因傳遞的是遺傳資訊,而迷因傳遞的則是文化訊息。

另一方面,迷因的拼法源於希臘文的「mimema」,原意為「模仿」(英文裡的 mimic 這個字,字根也跟這個希臘文單詞有關)——而模仿,就是文化傳遞過程中的重要步驟。

長期關注迷因議題的國立成功大學不分系學程助理教授葉多涵,在接受端傳媒專訪時指出,「迷因和基因一樣,如果某個迷因很會傳播的話,它就會很快變成多數、成為最成功的東西。」

換言之,與其說迷因是一種像基因的存在,倒不如說,迷因其實是一種看待「文化傳遞」的認識論,強調的是「所有文化資訊,都在競爭我們的注意力」的這個特性。

「在道金斯最初的定義裡,所有的文化產物,基本上只要是可以學習、模仿的,都可以被視為迷因⋯⋯但我們現在的用法,通常是專指那些網路上很好笑的梗圖。如果問現在的人對迷因的定義,常常還會有一些特定的梗圖格式,像是一張圖片,上面要有字等等。」

葉多涵指出,在英文網路世界裡,網路迷因的概念其實已經使用很久了,只是近幾年才傳到台灣、流行起來。

網路迷因在台灣的流行,則主要是因為社群網路平台的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很多人都能看得到迷因梗圖或影片,而製作、傳遞、接收迷因梗圖或影片的門檻,也都下降了許多;網路上甚至有迷因梗圖倉庫,供使用者蒐集、歸類、尋找熱門迷因,並提供「梗圖製造器」,方便使用者進行「二創」,進一步促進迷因的擴散、流傳與演變。

此外,社群網路平台會以演算法,來影響訊息曝光的程度,「所以網紅、公司、政府部門如果想要吸引流量,就必須用特定的格式,來吸引網友轉發、把想表達的東西傳出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迷因確實也能讓一些嚴肅的議題,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接近。

有些人說迷因難以用邏輯去解釋,不過葉多涵認為,這可能「只是因為幽默這個東西,本身就很難解釋——好笑的東西,一旦你試圖去解釋好笑的原因,可能就會覺得不好笑了。」

2014年台灣學生在街邊掉了豆花、接著誇張大叫的爆紅影片,以及近期流行的「規工欸」,或許就屬於這種不易用邏輯解釋、因為「無厘頭」而好笑的網路迷因類型。

以下,端傳媒將圍繞台灣近期比較熱門的網路迷因,與傳播心理學領域的專家探討:迷因爆紅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台灣迷因有哪些台灣特色?在傳播中建構了怎樣的認同感?又遮蔽了哪些亟待討論的議題?

諧音/空耳梗:低成本的「社交梳理」,與意外促成的「文化交流」?

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網路迷因的其中一個特色是:「諧音梗」似乎特別多。

2021年非常熱門的「我站在雲林」、以及「我是羅大佑」,都是這類迷因的例子——前者原本是越南歌曲,搭上無厘頭的舞蹈動作之後,被網民稱為「洗腦神曲」;後者則出自《JoJo的奇妙冒險第五部黃金之風》的「空耳」版本(亦即將其他語言的歌詞,以諧音方式改寫成中文),因為其中一句日文歌詞,聽起來像中文的「我是羅大佑,看著我」而爆紅。

除了在網路上傳播之外,空耳、諧音迷因甚至成為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2022年台北文學獎現代詩的首獎得主,便是以日本動漫《火影忍者》裡頭,聽起來像「一袋米要扛幾樓」的台詞作為詩名。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