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愛與被愛的能力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2-04-17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Spencer,回應圓桌話題《單身生活漸成新主流,「單身羞辱」卻不減,你如何看?

或者是因為母胎單身,對這種single shaming特別有感觸吧。這種暗示「有伴侶比較高尚」的話無所不在,比如生日時祝福你早日找到對象,或是三不五時問你找到對象了沒有,說沒有的話,就一副可憐你的眼神或是表現得失望。有的直接不耐煩的問:「你究竟甚麼時候拍拖?」每每應付這種的問題,感覺好煩。

婚姻被塑造成至高無上的成就,結婚有大型的慶祝活動,親朋好友全都有義務出席,大力鼓掌,送上禮金。明顯的是在加獎那些有伴的人,單身的人卻從沒有如同婚禮般被慶祝的時刻。

理想中的世界,單身與有伴的人是平等的。你不用問我什麼時候出pool, 我也不問你什麼時候離婚。不再有人去評斷你「為什麼單身」或「做錯了什麼」。一個人單身純粹是因為還沒遇上那個人,一個讓生活比現在過得好的人。

自己單身太久,花太多時間去懷疑自己究竟有什麼比其實人差,because everyone else seems to have someone.母胎單身更加好像是難以啟齒的袐密。多看了Bella DePaulo跟西方Single Positivity的論述,漸漸不想再浪費時候在懷疑自己,或強逼自己用dating app跟不搭的人硬聊天。

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沒有戀愛經歷,總有些feel behind的壓力。聊天無心的single shaming也很難當面對質。But盡力活出自己最精彩的樣子吧with or without someone by your side:)

2. rhrm,回應圓桌話題《單身生活漸成新主流,「單身羞辱」卻不減,你如何看?

不大認同「單身羞辱分性別」這一段論述。「『單身漢』往往與風流倜儻、無憂無慮的瀟灑形像掛鈎」 這種說法大概只對王思聰這類雖未結婚但女友無數的花花公子適用。最成功的男人三妻四妾情人無數,次一等的男人守着老婆孩子熱炕頭,沒錢沒本事的男人沒人要,如今這樣的觀念雖然說出來顯得不正確,卻依然是隱秘的主流觀念。一個男人承認自己是「老光棍」「老處男」絕對是一件可羞恥的事情,等同於把loser貼在了自己的腦門上。問題在於,旁人眼裏光鮮體面的生活方式,就真的適合你自己嗎?每個人大概都或多或少見識過糟糕的狗血的丟人現眼的一地雞毛的婚姻和戀愛,我個人的理解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壓根就是不適合親密關係的,外界壓力驅使這部分人進入親密關係,只是在製造更多的不幸福(此處倒是存在明顯的性別不平等,有些男性會在不和諧的關係中享受暴君的快樂而女性往往不能)。我可以大方地承認我缺乏愛與被愛的能力,但是我有良好的收入豐富的愛好強健的身體,這就足夠了,覺得我是loser那就loser吧,做快樂的單身loser總比困在糟糕的親密關係裏強~

3.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單身生活漸成新主流,「單身羞辱」卻不減,你如何看?

最近大陸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不是被人民日報批評販賣婚姻焦慮嗎,結果在微博和晚上的討論有多少對人日 的批評嗤之以鼻的。有人還說中共為了提高生育率,遲早會把這些反應婚姻家庭現實的劇給禁了。但從另一方面去看,這也在反應 單身與否其實不僅是一個私人問題,還涉及很多利益,有些是公眾利益,也有些是特定持份者的私利。國家希望人民最好能「增產報國」,即使不生孩子組成家庭也能穩定社會;商家認為組成家庭生育子女能促進消費。而這些單身羞辱往往是這些掌握著社會上話語權的人有意無意地在形塑與引導的,就好像是春晚小品里的那一句:「單身是狗」。

從個人角度而言,社會上對於單身人士的歧視不僅僅是處於親朋好友之間的滋擾和羞辱,還有很多實質利益上的歧視。從公屋的單身人士輪候政策,對於已婚人士能獲得的額外福利,還有很多在職場上的隱密的歧視,例如結婚成家立業的員工會被視為更可靠更有責任感更值得信任(潛台詞是結婚後家庭經濟負擔令員工不願意冒失去工作的風險,面對上級與體制的要求甚至壓迫更無力抗拒)。

反過來說,結婚的人就不會被羞辱嗎?結婚的女性在大陸被歧視更加不是什麼新聞,不少大陸公司都害怕已婚女僱員一旦懷孕後的產假,被迫縮短工時等對於公司人力資源的負面影響。

換言之單身與否帶來的其實不是重點,更沒有什麼價值上的優劣。重點是社會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持份者為什麼一直要去宣導,嘗試去塑造一種唯一正確的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模版?他們的動機或多或少地都帶有他們自身的利益,不惜壓迫個人的自由。不論是選擇單身還是決定找自己的伴侶,還是要小心輿論宣導背後的動機與剝削,更重要的是認識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獨特的存在,什麼值得什麼不值得是由自己定義,不要不假思索地接過別人硬塞給自己的價值信念。

4. Hsiachin,回應《撕裂與鬱結:從「林鄭語錄」看特首5年任期歸家路

除了與北京看齊,所有的作為都是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這條路,其實在她作為一個低民望者出線的時候,應該就可以預想到了。既然民望這麼差,那麼應該想辦法去突破同溫層,用更多的心力去彌補。但是一連串的政治風暴,市民看見的是什麼?一個躲在同溫層,自說自話,不段向北京靠攏的特首。一個口口聲聲說要修補撕裂,卻製造了更多的撕裂的特首。

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和國安法之後。社會看似平靜了。但那只是表像,政治漣漪造成的斷層卻是永久地破壞了很多東西。這些不信任的禍根一旦埋下,將會長久地生長在心內的陰暗面。而假若要真正去拔除,將會是幾代人的工作。

5. 阿大良,回應《異鄉人:在自己的母語裏流浪,我在加拿大學編劇

同是留居海外,即使不是文字/媒體工作者,也能對作者彷徨在不同語言之間的糾結感同身受。

平時和同樣留居海外的朋友們交流,都深有同感:我們和故土還有牽連,我們仍然關心在那裏生活着的人;我們的思維被故土文化澆灌發芽,卻桎於囹圄,如不逃離便無法自由自在開枝散葉,或可能長成畸形的形狀,而移盆後的水土不服也不是所有人都可能克服。

這種藕斷絲連和割裂感在被表達欲充斥的時刻最為強烈,是繞不開的一個自我質問:我想/在對誰,用什麼語言,說什麼故事?

「一個人在母體之外寫母體裏的故事,那種身首異處的錯位感是極其凜冽的,像自己身上那根文化的臍帶在太平洋上斷成兩截,從此你開始在新大陸上尋找新的榫卯,一切只為了讓自己有根。」

這種困境能被付諸文字地被作者寫出來,這是太好了!謝謝作者!

6. 黑仔閉嘴,回應《防疫異見者的另一個上海:當躲避政治的城市遭遇防疫政治

13年入學學新聞,後面在媒體工作,幾乎親眼看着新聞輿論是如何被管控,如何被收縮,如何一步步被消失。當年入學學的所有新聞理論,專業主義,新聞操守幾乎灰飛煙滅了,真正的工作環境中,當年真正做新聞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是什麼人呢?深諳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的人。去年,所工作的媒體要聽課,每天聽的就是黨史宣傳罷了,這些大學沒學到的幾乎在工作中給我強行重塑一遍,說震驚也不震驚,看見新聞要服務於黨的那些話,那刻心中仍感大慟,留在媒體做什麼?只是為了生存罷了,所謂的新聞理想,所謂的使命感,全部都是泡沫。

7.Rosine17,回應《大陸新聞系教師自述:我們的新聞教育是如何淪陷的

本科在大陸讀非新聞人文科學專業,19年來到香港讀研究生,也不是學新聞,但畢業後機緣巧合留下來做記者。

雖然算是半個新聞人,但說實話,人生前20年幾乎不關注任何新聞。我在一個政治冷感的氛圍下成長,對於「當年」發生的事,即從2000s初南方系媒體鼎盛時期、層出不窮且令人振奮的調查報導和公共討論,到2010s後輿論空間逐漸收縮、相關媒體和維權人士被打壓,對於這段高潮跌宕的歷史,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說來神奇又好笑,缺席這段歷史的我,進入新聞的好奇和動機,源於一種幼稚的正義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些出現在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的大詞,想必會引來很多嘲諷,我自己說出來都會覺得臉紅,但卻是我在大陸成長過程中一直相信的東西。我常常想,是不是還要感謝當初的政治冷感,雖然什麼都不懂,但埋下某些堅持的種子?

在看這篇文章時,心情很複雜。第一感覺當然是非常窒息,很無力,還感歎生不逢時,想做都沒有空間再做所謂的「專業主義」新聞了。

但還是忍不住激動,曾經缺席歷史的我,通過許許多多前輩的回憶,又回到這段歷史中來了。見到柴靜等新聞人直面政府失職,連央視竟然都曾說過不做「肉喇叭」?太精彩了吧!一直知道現在新聞管得嚴,但不知道大陸新聞教育要學馬工程,還搞部校共建,這麼變態!

時常精神分裂。一邊因為知道更多感到驚喜,這個大陸新聞老師好人間清醒,一邊又唉聲歎氣地想,我只是在懷古而已。

8. Steppingonedge,回應《大陸新聞系教師自述:我們的新聞教育是如何淪陷的

我應該屬於最近的一批新聞系學生,17年入學,19年反修例運動最熱時期正正是在學新聞理論和實操課程的時候,那個時候很熱血,很想聽到走上街頭抗議的學生的想法。只是,身在電視台實習,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編輯無情地剪掉所有採訪內容,「服從指令」每日在頭條刊發兩條以上「積極內容」。

但這些是真實的聲音嗎?是示威者真實的想法嗎?不是,就連編輯老師也在辦公室罵,說想找到pro-Beijing的受訪者如大海撈針。可身在電視台沒有選擇,你只能硬著頭皮去製作符合播出要求的內容,那是我對所學內容的第一次全面崩塌。

後來等到20年國安法引入,剛好又在報刊實習。似乎就是編輯接到一個電話,接著全體記者待命,那個時候腦子裡一根緊繃的弦直接就斷了——是一種恐懼,第一次直面從上到下的鐵拳強行攥緊一個城市,裡面的每個人都那麼渺小,不是哪一刻就被碾碎了。

那時剛好身邊有從武漢採訪回來的記者朋友,人家搖搖頭,對我說,我覺得大陸的調查新聞已經沒有結果了。寫好的稿子可以自動消失,在前線採訪的記者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曾經以為筆是最有力的工具,如今卻什麼也寫不了。想寫996?不符合價值觀導向;想寫女性產後回歸社會?想都不要想;想寫些國際新聞、該跟紅線遠離了吧?不可能,一旦沾上一帶一路,所有分析都別想發。就連從傳統媒體退出,想要去新媒體開個公眾號,都要小心自己哪篇稿子被舉報然後被請去喝茶。

最折磨的,是我們這一批學生,明明看著《南方週末》「一個舉重冠軍之死」這些優秀的調查報導學習,轉而到了行業裡卻被告知,你所學的都不能做。你的新聞信仰是空白的、是崩塌的。我們成了什麼啊?國家機器下無情的打手嗎?

其實,如果教育裡我們一直被灌輸的就是「記者是propaganda的工具人」,那麼我們還會好受很多。最痛苦的反而是你見識到了新聞第四權的使命,明白了新聞自由下記者的追求,但卻被現實一次次打臉和撕扯。我們不是缺乏好老師,就像這篇文章裡的老師一樣,還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曾經的新聞學教授,能說出「其實香港大學生也是受害者」這樣的話,能拿著深度稿件一點點給我們分析,只是當他走了,這樣的聲音還能傳遞下去嗎⋯⋯

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寫。那句「新聞能讓你在最短時間內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中國」,實在是字字箴言。

9. EricChan,回應《偶像坍塌後怎麼辦?與大灣區哥哥姐姐價值觀漸遠的昔日粉絲們

其實我覺得背後還有一條暗線在於這些大灣區哥哥姐姐現象之間。那就是自由民主價值在她們心中究竟是什麼,而且有幾重要。如果我哋睇翻以前一班「反共藝人」搞民主歌聲獻中華的時候,他們的自白往往都是希望國家能夠富強,人民的生活能獲得改善。換言之,民主是國家富強的關鍵部分。這套邏輯思維論述在現在的軟威權時代其實已經被消解。中國人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別是這群人在大陸憑藉著自己的名氣和過去的成就帶來的統戰價值做著高華。在她們的同溫層里的中國和中國人的確是生活得很幸福的。

中共現在又沒那麼「共」,這些反共藝人的轉呔單純地歸因為「向錢看」我覺得不盡貼切。民族主義在過去香港民主運動乃至這些反共藝人的心中的角色被忽視了。所以我之前在高登上也見到有人問假如梅艷芳張國榮當年沒有離世,活到今天是否還會是一個我們心目中的「愛國藝人」。

還有我覺得香港總係有班老屎忽成日都在想像著自己在上世紀末的黃金年代有幾威有幾勁,卻沒有能夠看到當年香港的成功因素在哪裏:更早地接觸世界先進的潮流趨勢(科技,文化)更早地把握時代的轉型。以及在其他大中華地區受政權限制下香港在資金和與自由度上的優勢。到了現在,香港很多比較優勢已經被他人趕上,一些已有優勢被自廢武功。這班老屎忽還在沈湎昔日美好吃老本。這個毛病不僅存在於藍絲,有部分黃絲也有這樣的問題。就好似這班大灣仔哪一個不是演出角色形象極度單一的,拿著一兩個成名角色,一兩次成名演出就食足幾年?

10. K_I,回應《生命那麼苦,為甚麼還能笑?在奧斯卡爭議之外,不太好笑的脫口秀簡史

現代人自我意識逐漸提高,注重伴侶之間的相處關係也越來越高,不會像上一輩聚焦在傳宗接代、給父母一個交代。出社會後確實週遭的人會以沒有沒對象當聊天話題,但這對我來說不重要,我比較講求自己過得快不快樂、事業、家人,外部感情這一塊並不是單靠自我努力可以獲得,當然也相信有機會遇到投緣的對象,但不是首位。

時代在變,舊的思維留在過去,人的價值不是從有無伴侶而判斷。不解的是為何身邊周圍的男性、有伴侶的人總是比單身女性更焦慮?有些坦承是因為傳宗接代,說實在我無法理解這些焦慮,單身無法獲得幸福嗎?因此我都大方的回應「我享受單身,沒有伴侶我也很快樂」。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