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死了七頭野豬的夜裏,記者們在警察架設的鐵馬之後,竭力眺望百米開外的殺戮。11月17日,漁護署與警方在香港島南區的深灣道,一個野豬頻繁出沒的「黑點」捕殺野豬。在只餘鴉雀低鳴的靜寂公路上,在警方的指示下,沒有人能接近現場,只可在鐵絲網與漆黑的山前靜候。
須叟,一隻細小的野豬跑進山與人之間的界限,在公路上亂竄。「回去呀豬仔,快啲走,不要過來。」人羣中倏然響起這麼一句。小野豬似是聞聲知意,立馬竄回山野。這邊廂的牠躲過一劫,那邊廂的同類卻無這般運氣。兩頭一大一小,被漁護署人員投擲的麵包所引誘而「進入市區」的野豬,小的在身中麻醉槍後瞬即痙攣倒下;大的在數分鐘的掙扎後,最終後腿無力而翻倒。
在工作人員搬走野豬那一刻,山中傳來數次短促的嚎叫聲。今夜,共七隻野豬遭漁護署誘捕,然後人道毀滅。








11月9日,一名輔警在北角遭野豬咬傷左小腿。三日後,漁護署即落實捕殺市區野豬的方案,計劃每月出動五次,更不排除重啟野豬狩獵隊。自2017年開始,漁護署一直以捕捉及避孕/搬遷計劃管理野豬;香港郊野公園亦多次將野豬卡通化以製作廣告,呼籲市民保護山林。是次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嘩然,紛紛指責政策大開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