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揚言大幅增印度關稅,美印關係為何瀕臨破滅?|Whatsnew

美國對印度徵收50%關稅,原為「重要戰略夥伴」的兩國,關係急速崩裂。
2025年8月1日,印度加爾各答舉行的示威活動中,示威者焚燒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的肖像。攝:Dibyangshu Sarkar/Afp via Getty Images
印度 美國 政治 經濟

你是否曾經好奇,一篇報導背後,記者與編輯經歷了哪些思考與取捨?全新上線的會員限定新聞信《走進編輯室》,邀請你走入幕後,一覽記者手記、新聞觀察與未曝光的故事。現在加入暢讀會員,首年限時 9 折,解鎖更多會員專屬內容。

美國總統特朗普延續對等關稅政策,上月底公布調整69個貿易夥伴進口美國關稅,新一輪焦點落在一度被視為是親美派的印度身上。特朗普以印度大量購入俄羅斯石油、兩國貿易逆差過大為由,向其施以25%關稅。

針對印度的新關稅8月1日生效,不足一星期,特朗普於8月4日在社交平台再次抨擊印度大量購入俄羅斯石油,更於公開市場轉售以牟暴利,直指印度漠視「俄羅斯戰爭機器」殺害了多少烏克蘭人,並預告將再大幅度調高對印度關稅。

印度外交部隨即強烈反駁,發聲明稱美國曾積極鼓勵印方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以穩定傳統能源供應鏈移往歐洲後的全球能源市場,強調美國與歐盟等西方國家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持續與俄羅斯保持貿易。

現時印度對美國貿易有近450億美元的巨大貿易順差,特朗普於8月5日再向美媒斥「印度不是好的貿易夥伴」,並於翌日宣布額外對其再徵收25%關稅,累計50%,較中國的30%更多。短短數月內,原為「重要戰略夥伴」的美印關係急速崩裂,這名備受爭議的總統,更表示不在乎印度經濟崩潰。美國為何要「放棄」扶持多年的盟友?

措手不及的不止印度,還有智能手機生產商。今年第二季,印度已超越中國,成為進口美國的智能手機最大生產國,佔據44%市場份額。蘋果公司早前更已宣布將全部在美銷售iPhone的組裝工序轉移至印度,以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甚至有指新一輪關稅會為這家科技巨擘帶來麻煩,逼其考慮「印度製造」的供應鏈。

2025年8月6日,一名女孩在印度班加羅爾一家服裝店外。攝:Dibyangshu Sarkar/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印關係何以脆弱?印為何拒停買俄石油?

儘管印度人民黨領袖莫迪上任總理以來,美印關係日漸親密,歷史源由仍令兩國合作易生變數。美蘇冷戰期間,印度採取不結盟政策,美國向與印度關係緊張的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間接令印度倒向蘇聯,後者更一直向前者提供武器。印度在美俄鬥爭中一直態度曖昧,印度亦於俄烏戰爭中始終保持中立立場。

《華爾街日報》報道分析美國對印度態度轉冷三大原因:不滿印度與俄羅斯深化合作、雙邊貿易談判不順利,甚至有指特朗普自認在5月印巴衝突停火事件中有份出力,卻未獲印度感謝,令雙方產生嫌隙。

同一篇報道指出,特朗普在與印方就開放農業市場的談判屢屢碰壁,印度因其農民抗議,談判期間一直拒絕給予美方要求的農業及乳業關稅優惠。今年5月印巴在邊境地區爆發武裝衡突,4日後停火,特朗普隨即在社交媒體宣稱是其團隊功勞,但遭印度方否認。特朗普其後於6月接見巴基斯坦軍隊領袖,甚至獲巴方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另一方面,印度從無放棄與俄羅斯接觸。去年中剛勝選連任的莫迪,在俄烏戰爭局勢緊張期間在俄羅斯展開極具爭議性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達成加強軍事合作協議,包括共同開發及製造軍事裝備等。在莫迪抵達莫斯科的數小時前,俄羅斯剛在烏克蘭發動大規模轟炸,造成數十人死亡,首都基輔一間兒童醫院被炸毀。

即使印度近年加強向美國及其盟友法國、以色列等增購武器,但印度仍是俄羅斯武器最大接收國。能源方面則更為被動,根據今年上半年數據,目前俄羅斯約36%石油出口往印度,是該國海運原油最大買家,印度日均從俄羅斯進口約175萬桶石油,較去年同期增加1%。

事實上,作為第四大經濟體、擁14億人口的印度,從商業考量及國家發展層面上,均難以拒絕停購俄羅斯石油。綜合專家分析,印度正以優惠的折扣購買俄羅斯石油,靠此支撐正蓬勃發展的經濟和人口,倘印度放棄俄石油,加入到西方國家所爭奪的中東石油市場,必令全球油價飆升。而且,據印媒及美媒在內多間媒體引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指,兩國簽訂的是長期合約,不會且無法在短期內停止交易。

2025年1月6日,印度班加羅爾,工人們走過蘋果iPhone16廣告看板。攝:Dibyangshu Sarkar/Afp via Getty Images

蘋果會停止「印度製造」iPhone嗎?

重稅之下誰受影響最嚴重?本月初開始加關稅後,《彭博新聞社》曾引述熟悉印度內部人士分析,珠寶、藥品、紡織品(包括服裝)及電子業受影響最嚴重。

特朗普加徵關稅之初,宣稱關稅政策目的為支持本土製造業,使在其他國家設廠的企業能返回美國本土。今年5月,特朗普曾稱已向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表明多年來已容忍其在中國設廠,直言不希望蘋果於印度設廠,要求其將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

不過,印度今年第二季起已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智能手機最大供應國。蘋果今年決定將所有在美國銷售的iPhone組裝工序轉移至印度,並計劃未來幾年將全球約25%的iPhone產能遷至印度,以降低對中國生產線的依賴。據全球科技產業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布,今年第二季在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中,多達71%為「印度製造」。

這些關稅會否影響到iPhone價格?《路透社》引述分析師意見認為,加徵印度關稅不會削弱蘋果公司以印度作為iPhone制造中心地位,由於涉及複雜因素,蘋果公司調整供應鏈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寧願承擔在美國銷售iPhone時所增加的成本,也不願停止在印度拓展業務,更有印度分析師認為蘋果或考慮在其月費計劃中增加幾美元,而並非在成本直接轉嫁在零售價上。

印度制華作用不再?

過去一段長時間,印度都被視為在美國制華重要工具,印度發展速度得益於中美、以至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較勁。上屆拜登政府發布《美國印太戰略》,直言視印度為夥伴,並支持印度強化國力,展現在印太區域的領導力,以抵禦中國擴張勢力,採取措施與中國競爭。

當美國捨棄印度這把武器後,中國是否可舒展拳腳?就在印度仍與美國就關稅協議談判階段,印度外交秘書、前駐華大使唐勇勝(Vikram Misri)今年6月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進一步推動兩國重啟雙邊機制性對話、互派記者及恢復直航等合作。

印度一方面接受美國扶持,另一方面穩定與俄羅斯關係,近月尋求與中國逐漸修復關係。中國黨媒《解放日報》評論文章認為,「拉印制華」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及西方國家一方面擔憂印度會壯大成另一個中國,對其造成衝擊,故西方對印度的扶持存在「天花板」,故此特朗普才要對印度狠下心,預料印度或會擺出力求與中國改善關係的態度,爭取美國讓步,但最終傾向西方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