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台灣,你拼湊出自己的樣子了嗎?《斯卡羅》在碎片化歷史之間

即便編劇確實安排她偶而挺起身子,但是大多時候,蝶妹仍小心翼翼隱藏真我,憂心又無能為力,這樣的蝶妹能夠代表台灣嗎?

《斯卡羅》劇照。

《斯卡羅》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鄭秉泓

刊登於 2021-09-17

#斯卡羅#台灣歷史

在《斯卡羅》正式首播近一年前,有幸參加一場由墾丁在地文史工作者林瓊瑤老師導覽的「羅妹號事件」歷史現場踏察,走訪車城福安宮、琉球藩民墓、石門古戰場、八寶公主廟等地,當時對相關歷史不甚熟悉,卻對隱身在墾丁大街不遠處萬應公祠內的八寶公主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3月12日,第八屆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由柯合倍執導的歷史紀錄長片《社頂的孩子》(The Koalut’s Son)揭開序幕,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SEQALU:Formosa 1867)亦於同一日宣佈將於八月首播,並發布首支預告片。3月12日是個別具意義的日子,整整154年前,一艘名為羅妹號的美國民間商船從中國汕頭途經臺灣海峽,因意外漂流至臺灣南端七星岩觸礁,只好棄船搭乘兩艘小船至南岬(今日墾丁南灣海岸,萬應公祠所在地)上岸,卻誤闖原住民領域而遭到攻擊,船長杭特夫婦及多數船員慘死,僅剩一名廣東籍漢人船員生還,他逃至打狗向當地官府稟報,事件就此爆發,史稱「羅妹號事件」。

萬應公祠。
萬應公祠。攝影:鄭秉泓

蝶妹能夠代表台灣嗎?

陳耀昌醫師在他所撰寫的長篇小說《傀儡花》的楔子中提到,此書緣起於一趟走訪牡丹社事件歷史地點卻臨時插花去參觀八寶公主廟後有感。關於八寶公主廟有諸多傳言,例如名叫瑪格麗特的荷蘭公主飄洋過海來福爾摩沙尋找情郎,她所搭的船意外翻覆,她與隨從也遭當地土著殺害。此後,這段傳說衍生出許多穿鑿附會的神怪故事,日治時期有人挖出骨骸船骸,將之裝入陶甕置於萬應公祠內。萬應公祠在1981年重修後成為一座「三合一」廟,主位拜萬應公,其左側拜土地公,其右側便是八寶公主。

陳耀昌認為身著金黃色華麗漢服的八寶公主並非荷蘭人,其真實身份應是「羅妹號事件」慘遭殺害的杭特夫人,於是他將「羅妹號事件」發生後以至「南岬之盟」簽訂的過程寫成小說《傀儡花》,他受訪時曾盛讚日本歷史大河劇貴在寫出理念衝突而非簡化立場是非,《傀儡花》顯然正是以此為目標。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