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原子化運動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1. Edvard,回應《國罵為何有違體育精神?陳清晨事件反映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從奧運會開始直到今天結束,我可以算是全程在微博目睹了各種受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挑唆的網暴,從一開始在奧運第一天網暴第一位金牌獲得者楊倩開始,就越發離譜可笑,大批網友去扒楊倩的微博,看到她曾經發過一條關於耐克的微博,就大肆辱罵她是跪族女孩還要她滾出中國,同時接着網暴另一個射擊比賽女孩王璐瑤,因為她沒得獎反而在微博發了張(看起來有點拽的)自拍,對自己水平不行的認慫自嘲也被網友曲解,一時間什麼「你花的是我們納税人的錢」「居然這麼大言不慚」的罵聲此起彼伏。

奧運持續的這麼些天,我對以微博為首的大陸社交媒體越發鄙夷嫌惡,他們完全把奧運會變成了政治運動,變成了另一種「抗日」宣傳。幾乎所有官媒和網絡大v大肆宣揚日本的各種「問題」,甚至宣揚極端民族主義仇恨,比如現在大家人人都會說的那句「仇恨日本人是所有中國人的出場設置」就是在奧運會期間被散布開來的,而我也恰好目睹了這張圖片的發布瞬間,發布者是某(據說是)外交部工作人員(綽號小明,微博:禾幾日月,他的賬號一共有至少4、5個,這個號是他其中一個小號),這張圖片發布不久就全網傳地到處都是。

實際上一些媒體、大v早在奧運藝術節上的人頭熱氣球就開始了嘲諷,後續接着嘲諷開幕式森山未來表演的對新冠死難者默哀的舞蹈(而且大量營銷號故意拼接了原本並不屬於開幕式的wassai節目中的一些片段,甚至還找出n年前的「舞踏」表演視頻,張冠李戴地咒罵日本開幕式「陰間」,炫耀08年奧運會多麼輝煌。實際上如果自己去油管看看wassai的節目,會發現表演極有意思,很有創意,沒有絲毫所謂「陰間」元素)。我為什麼記得這麼清,因為作為一個藝術系的學生,我從去年年底網民對鋼琴家傅聰去世時連續幾天咒罵他「叛徒」的事件已經看出了這種極端民粹之可怖,類似文革中的那種「人民/精英」對立的論調再起,不是人民大眾喜歡的藝術就要被打倒,精英的藝術是資產階級的荼毒。真是瘋狂。哀歎人文精神沒落和道德滑坡,哀歎藝術將死。大陸的藝術人文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特別是需要提高審美教育(但是在那種黨化教育的環境下,我不抱什麼期待)。如果說,普通民眾和藝術有距離有隔閡,難以接受現當代藝術,因為審美上的許多理解感知都需要積累(時間上的,知識上的,體驗上的),需要大環境,這些都可以慢慢來,但是,那種對一切不理解的事物持排斥乃至仇視的態度實在令人憂心忡忡,如此下去將不再有藝術尤其是現當代藝術生存的空間。

除了藝術方面,這種以仇恨為依託的風氣也無處不在,從奧運會尚未開始時就全面展開了,一些媒體、大v集體造勢:什麼奧運村的床是紙做的一坐就壞啦(俄羅斯運動員專門發了短視頻闢謠),什麼奧運比賽的水是輻射水,鐵人三項比完運動員集體嘔吐啦(國內鐵人三項運動員專門發了闢謠博,澄清了水質達標和集體嘔吐是因為劇烈運動的緣故)……類似的造謠不可勝數,轉發量巨大,卻不見闢謠貼有多少轉發。進入比賽日之後,那種無盡無休的「敵對」又無數次顯現⋯⋯

這一切我都親眼目睹了,尤其目睹了大v甚至一些官媒是如何煽動民意、營造對立的,無恥之尤。我說的這些事情都不僅有個別網友參與,不是零星的、無足輕重的、可談可不談的事情,而都是幾萬評幾萬轉這樣大量網民參與其間的微博主流事件或現象,反應的是主流民意。在此期間的那種令正常人無法忍受的「雙標」可謂被演繹地淋漓盡致:陳清晨罵髒話就是「爽、牛逼、提氣」,日本選手表情傲慢點就是「噁心、不要臉」;戴毛徽章不是違反政治姿態規則,而是「我們的信仰」,外國人戴十字架項鍊才該被制止;台北選手贏了,「丟臉,居然輸給台獨」,大陸選手贏了,「搞死台毒,太牛逼了」,香港選手贏了,「港獨滾,其他不管,只要放我們的國歌就行」……等等等等。這一切對比官媒宣揚的「我們強大了,不再唯金牌論」是多麼滑稽又可悲。

這幾天又在微博看到了吹捧體育舉國體制的文章,宣揚「沒有中國就沒有這些運動員的成功」「沒有國家哪有我們」「沒有黨就沒有現在的一切」類似的話術。加上這幾天打壓各行業的種種政策,恐怕所有的一切都說明了目前中國已經面臨國內外壓力極大的險境,必須疏導、化解一部分社會矛盾衝突,防止在高壓狀態下壓力鍋聚積到某一零界時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但是我看到的是民眾被兩種極端情緒拉扯的惶恐無力和矛盾心態,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疑惑,不敢往根源去思考,黨化教育阻攔了獨立人格的塑造,被宏大民族主義敘事被想像的共同體被虛無主義狂熱捆綁,也逐漸形成道德化的反多元主義潮流。民粹在一般意義上就是各種矛盾日益累積激化、民眾危機意識和不滿情緒不斷上升導致的產物,而且和政治人物在選舉中反覆煽動民粹的策略有關。 一旦合法性建立於民族主義敘事,晚期癌變後容易面臨被反噬的風險。趙鼎新有個準確的觀察:「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與當政者統治意識形態譜系接近的極端思想對政治穩定性的挑戰往往會更大」,最近在微博有人重新發布余英時2013年那篇《警惕文革借民族主義還魂》也很快被刪帖。

奧運會總算是過去了,但被煽動起來的越發極端的民粹浪潮、這股泛道德泛政治化的風向不知道何時能了?媒體們職業素養集體喪失的混亂局面(包括從鄭州大雨事件中看出的深度新聞已死通稿就是一切的現象)何時解決?

2. SaltyD、EricChan,回應《國罵為何有違體育精神?陳清晨事件反映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SaltyD:為什麼作者不引用舉重隊石智勇個句‘I want the whole world to hear my WO CAO’不但只沒有受到國際輿論「審判」。「比如說這篇文章」反而成為外國健身愛好者崇拜對象,並將他的「臥槽」作為meme甚至印在衣服作為文化衫出售作為例子呢? 我承認中國大陸這次有好多反奧林匹克精神的輿情,我都好憎,但同時我不見得港台民族主義者對大陸選手的惡意中傷同嘲諷好似作者描寫這般比中國大陸高級。maybe that’s prejudice?

EricChan:@saltyd:我認同你的看法,其實不論是陳清晨講粗口又或是鐘天使戴毛主席像我覺得都無傷大雅,特別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巨大心理壓力,粗口是一個有效的發洩途徑。但是我反感的是內地輿情明顯的雙種標準,包括是對於中國游泳隊過去服用禁藥黑歷史的無視與對外國選手的偏見;對於獎牌榜應該是金牌排序還是獎牌排序的著緊;一面在嘲諷美國運動員桑德斯的抗議是在搞白左的政治正確,一面又在讚揚運動員領獎時戴的毛主席像;前一天還在批評日本混雙乒乓組合的叫聲影響比賽,第二天又跑出來為陳清晨講粗口辯護。這種雙重標準才是令人鄙夷的。

3. Detective,回應《國罵為何有違體育精神?陳清晨事件反映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贊同一些評論的觀點。這次奧運會的確充分表現了中國目前的民族主義情緒,但並不是通過「唯金牌論」來體現的,其實現在不管是民間輿論還是官方,都一直在呼籲不要唯金牌論。在絕大多數中國選手沒有拿到金牌或者沒有獎牌的情況下,我看到網絡上基本都是鼓勵、肯定的聲音,最多是感到遺憾(比如男子跳水因為失誤輸給了英國選手)。真正批評沒有拿到金牌的運動員的,是很少很少的。

我能想到的被網民批評的,是男子羽毛球雙打決賽的輸球。但網民之所以批評主要不是因為他們輸了,而是因為覺得他們在比賽中完全沒有鬥志,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拼勁。網民批評射擊選手王璐瑤,主要也不是因為她沒有進入決賽(其他項目沒進決賽的中國射擊運動員還有很多),而是因為覺得她輸了之後在微博上發自拍說「我慫了」,網民覺得她缺少鬥志。當然我是不認可網民這種上綱上線的。但是總的來說,這屆奧運會,我很少很少看到因輸了比賽而批評運動員的聲音。

倒是有一種相反的極端現象,就是體育「飯圈化」。因為過度呼籲不要唯金牌論,導致有時候運動員都批評不得,一堆網友像是粉絲支持娛樂偶像一樣,不管運動員成績如何都一昧吹捧,還不允許別人有任何批評意見。有的比賽運動員確實發揮的有問題,底下評論卻還是一堆「辛苦了抱抱」之類的話。我倒覺得這也是過猶不及,因為競技體育說到底還是要追求勝利、追求出色的場上表現的,運動員哪裏表現不好也應該可以自由討論,只要不上升到人身攻擊、辱罵這種程度即可。

最後我認為,這屆奧運會上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其實主要體現在對待外國選手(特別是日本選手,也有美國選手)的態度上。網民因為混雙輸球,對日本運動員水谷隼、伊藤美誠的辱罵真的讓人不堪入目,體操全能比賽輸掉之後,對橋本選手的辱罵、對裁判、國際體聯和奧委會的辱罵也是達到了一種無視規則和事實的非理性高潮,此外同樣是打分類的男子蹦床比賽,只是因為中國選手最後時刻被逆轉,憑藉自己不了解規則的「樸素審美認知」,就認為裁判又「收錢了」(實際上造成差距的打分都是機器打分)。談到美國選手常常稱之為「藥罐子」、「持證吃藥」、「輸了不怕,永遠都有重賽的機會」之類的。我認為,這些對於國外選手的超出道德層面的言論,總是覺得自己被裁判黑了的「受害妄想」,才是中國民族主義最鮮明的體現。

4. jonathan11572,回應《國罵為何有違體育精神?陳清晨事件反映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

早在08年,國內就已經有這種主義抬頭了,但是當時還是很理性的,起碼能有討論空間,而不是一言堂,我姑且區分開來稱之為愛國主義。具體像是一直都有的保釣行動和當年的京奧世博。

直到我1516左右在大陸讀書的時候,我才真正感受到,並且在跟朋友討論的時候提到。這種極端民族主義,雖然是政府自上而下有意烘托的,但是他們根本控制不住這種熱潮,只不過他自以為能自己有能力操控。這可能在短時間內可以轉移注意力,問題是他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而且深遠的。

陳清晨這事是最典型的例證,她第一次可能沒有注意,看韓國隊喊了,自己也喊了。我不知道韓國隊究竟喊了什麼,我只能說這是陳清揚自己的個人風格和行為,最多只能說她個人質素有限。一直到賽後,她在微博上的回應也能看到她其實是覺得自己不妥的,後來輿論出來一面倒都支持國罵,於是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陳清揚本人是什麼樣我其實不太介意,關鍵是國內輿論,以及輿論行成後其他中國選手的反應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地方。包括女乒乓球團體賽決賽中頂替劉詩雯的選手,以及男雙羽毛球中的中國選手。這兩位我不知道名字,也不想去瞭解他究竟是什麼名字,我只是看了部分比賽直播,已經能聽到這兩位模仿陳清揚的所謂打氣鼓勁方法。

這才是最惡劣和嚴重的地方,渾然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而循環內所有人都不以為然,依然沾沾自喜,怡然自得。以管窺豹,可見這種風氣多麼普遍。

5. Prisoner,回應《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其實這一屆奧運,我真的沒有怎麼去關注的;原因無他,我已經不再看中國隊的比賽了。
以前我也會追央視的轉播,但我最終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央視會有選擇性地轉播。我一度喜歡足球,但卻看不到央視轉播任何異常奧運會男足的比賽,僅因為中國國足實在太爛。

今年隨着網絡的願意,我有機會看到艾爾達,看到NBC,轉播更多,也更多選擇。
我不管中國媒體怎樣追捧自己國家的隊員,我也不關心外國媒體怎樣報導自己國家的隊員;但是關於香港、台灣奪金,我由衷地感到高興;這或者就是在經歷兩年前的那場運動以來,給我最大的改變吧!

其實在我的內心中,我真的是巴不得中國輸光光的,特別是羽球的那場比賽輸給台灣,我真心為台灣感到高興。原因也沒有其他,那是因為我真心對香港這片土地的熱愛,對台灣這片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給了我更多的感情投射。在中國,我是一個政治犯,是一個省一級的維穩對象,我既然都受到這樣的對待,憑什麼還要求我去愛這個國?抱歉,我真的以五星紅旗為恥,以義勇軍進行曲為恥。

6. 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因為收回台灣是打破第一島鏈的第一步……其實我倒不覺得PLA會因為民族情緒打台,雖然粉紅腦子不好,但是上面對此只是利用,要真把這個當成開戰理由可能性不高。

第二個是意識形態問題,你看雖然美國對古巴沒什麼軍事上的顧慮,但是也總是個「意識形態敵人」社會主義國家,而很難去主動把他變成盟友。

第三就是歷史的延續,很多大陸人都認為台灣問題是共產黨和國民黨內戰問題的延續,是最後一塊未解決土地問題,所以有些人認為攻台只是內戰的延續和終結,不存在什麼不正當性。

7. Edvard,回應《【重磅】中國新左三十年,「國師」的三重嬗變

粉紅是形左實右,而且他們不是一般的左或右,而是極左或者極右,說他們極左極右其實都能成立。極左是為了獲得無差別的公平,取消絕大部分自由,要求建立強大國家機器,極右是為了突破平等底線,「把反對國家限制強者演進為以強者控制國家從而欺凌弱者,宣稱『國家就是為強者存在』,實行寡頭專政」。極左極右都屬於民粹(實際上民粹指既非傳統左也非傳統右)。秦暉關於極左極右的分類判斷可以參考:「極右與右派的距離很遠,離極左卻是咫尺之遙。極左與極右有相同的『根』,在極左制度中,國民的財產名屬全民,而支配權屬於權力中心,轉變成極右制度很簡單,只要把『全民所有』的遮羞布拿下來就是了。」

想起之前有一群網友在觀察者網上做一個政治光譜的測試題,結果發現自己測出來是納粹,於是惱羞成怒罵觀網的測試不準確,罵提供這些測試題的人是被西方收買了,罵這些測試題是故意給他們挖坑往裏跳,哈哈哈哈,反正一切都甩給境外勢力就好了,多簡單,思考都不用思考了。

8. YesJV,回應《【重磅】中國新左三十年,「國師」的三重嬗變

用「政治動員」來偷換「政治參與」,並最終達到反官僚化之目的,其本質就是第二次文革。 以自我淨化的辭藻來創造「新人」,並以此彰顯達到所謂「政治化」的純粹性,難道不是掩耳盜鈴一般的反人性邏輯? 其結果只會是再而強化精緻利己型社會的純正性,而獻上投名狀的那些諂媚文人,就是這種思維狀態下最典型的踐行表率。 在如此這般扭曲的社會思維支配下,所謂的「政治化」,只不過是一場由政治權力主導的,假借「政治參與」名義,實質成為個體皆為私利相爭的群體原子化運動。

國家不再是手段,而人民都成為了工具。

9. Lchen195、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隨機分發的馬匹不受控,奧運馬術項目德國選手與教練被批虐待動物,你如何看?

Lchen195:現代五項起源於拿破崙時代的陸軍單兵戰鬥技能,我想隨機分配馬匹可能是為了考驗運動員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增加難度?倒也談不上絕對的不公平,畢竟對手也可能遇上不稱手的馬。關於運動員行為是否構成虐馬,既然專業組織都做出了結論,我想非專業人士就不用討論了。

馬術比賽我看過,前幾天剛好看了一個人與馬隨音樂節拍共舞的片段,很是賞心悅目。老實說,在人類對動物的種種利用中,馬術比賽應該是比較人道的,能參加頂級賽事的馬都價格不菲,冠軍馬更是配種熱門,當寶貝養還來不及,怎麼會虐待。關於虐待動物問題,必須要區分人工繁育動物和野生動物,我不是說人工繁育就可以凌虐,但是我認為也不能太較真,人工繁育的動物有其特殊性,因為它的出生就是人為干預產生的,馴馬場的馬不自由,牛不是用於耕地,配種就是被屠宰,養雞場裏的雞更是一生悽慘。處於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對其他動物實在算不上善意,比起來馬術比賽真的很良心了!起碼虐待能被鏡頭記錄,起碼還能喚起人們一些惻隱之心。建議動物權益保護者多關心下其他更弱勢的動物們吧。

EricChan:@Lchen195:馬養育的費用很高。例如日本的賽馬產業興盛,每年有近5000匹馬退役,只有極少數能安享晚年。大多數都會變成料理食材出現在市場。而且馬的交配是有相當危險的,基於賽馬的血統管理,一般不會用人工取精的方式,而是讓種馬與母馬直接交配。種馬在有限的發情期中頻繁的配種會嚴重影響健康與壽命,也有種馬在交配時受重傷被迫安樂死的例子。而養育退役賽馬的資金主要來自民間捐贈,賽馬一般5歲左右就退役,然而馬的平均壽命可達30歲。近年動漫《賽馬娘》的大熱令更多人關注賽馬退役後的生活。

10. Lchen195、madlex,回應圓桌話題《納斯達克新規要求企業董事局必備女性、少數族裔或LGBT成員,你如何看?

Lchen195:我在北美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工作,至少七八年前公司就在強調要增加女性在管理層的比例,我的觀察是中低管理層女性比例的確明顯增加,但在C-level以及董事會依然是男性佔了絕對多數,少數族裔不多,但印裔比例高於非裔,亞裔還沒有。納斯達克的新規並不是強制要求企業必須達標,只是通過這個手段讓企業嚴肅考慮下女性和少數族裔及LGBTQ候選人而已,如果連這都不能接受,我倒是覺得反對者不近人情了。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太多的要求,女性為事業需要付出多大代價,男人很難感同身受。從數據看,我完全不認為已經到了要擔心矯枉過正的地步。

madlex:@Lchen195: 「將制定具有約束力的性別及多元化目標。」何謂約束力,即是會對未達標的企業採取一定行動方為有效。以本人經驗而言,監管機構所謂「建議」「指引」,已具有對企業一定的強制性,你不做,即有機會出信要你解釋,甚至出警告信,增添了企業的額外成本與風險。

Lchen195:我再舉個例子吧,近年來聲名鵲起的Cathie Wood想必不少人聽過。一些新聞媒體經常在其名字前冠之以「著名女投資者,女股神」。我曾經問過男性朋友他們是否覺得不妥,沒有任何人覺得有問題,大部分人回答「對啊,是女的啊,不要搞政治正確啦」。我的質疑是,我們會叫巴菲特男股神嗎?會叫橋水基金的Dalio男投資者嗎?根本不會,那為何對女性基金經理就要強調其性別屬性?是潛意識覺得女人投資出色是鳳毛麟角還是拿性別做賣點?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