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奥运舆论观察:金牌榜上汹涌的国族意识

体育竞争与政治竞争是一回事吗?
东京奥运会 台湾 国际 大陆 日本 香港 互联网政治 体育 社会

毕竟,几乎每一条关于奥运的讨论,都深植和投射在既有的公共生活现实之中;这在中港台本就盘根错节的舆论中,更是如此。在东京奥运闭幕之时,端传媒梳理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奥运期间的主要舆情,若以一届届奥运为节点,三地今日的情绪都已与五年前的里约大相迳庭,人们深陷各自语境,而那些原本连结彼此的景象则成为众矢之的。奥运火炬还在传递,让人感慨,当2024年的巴黎奥运再一次探照至此时,我们伴随著体育的情感会变成甚么样——我们又希望自己成为甚么样?

中国:民族主义外衣的网暴狂欢

从天下人负我,到只有我能负天下人

五年前,里约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了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最糟糕的成绩,仅获得26枚金牌。不堪不仅于此,游泳选手陈欣怡尿检呈阳性,让中国代表团颜面尽失。这是中国代表团首次在奥运会期间被查出兴奋剂阳性。此外,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称呼孙杨为“嗑药骗子”,以及宁泽涛与游泳中心在奥运之前因为代言问题公开“撕逼”,使中国代表团的处境更加难堪。

几乎就在同期,“撕逼”这个词成为了中文社交网络上的热词。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则成了舆论重镇。出乎意料的是,当年的舆论对整个中国代表团是宽容的。即便在很多优势项目上折戟沉沙,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受到舆论过多责难。

在里约,雅典奥运会首金得主、射击运动员杜丽再次肩负起为中国代表团“开门红”的重任。重压之下,她未能上演逆转,仅获得一枚银牌。失利之后,杜丽的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微笑,丝毫没有遗憾之感。

杜丽虽然丢掉了至关重要的首金,但因为动人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反而在社交网络上收获了广泛的赞誉。傅园慧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搞笑表现,不仅带火了“洪荒之力”这个词,更是让她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流量担当。里约奥运会期间,她受关注度程度和影响力要比很多奥运冠军更高,甚至一些国外的运动员在奥运村主动找她合影。几乎与傅园慧拥有相当国民度的运动员是一位外国人——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在中日之间,瓷娃娃(中国球迷对福原爱的爱称)成了两地友好的最完美符号。

里约的经验这似乎表明,中国人逐渐褪去了对金牌的盲目崇拜,开始更理性地看待奥运会。很多人也在倡导,让金牌逐渐回归其本来的意义,不再是民族自豪感的一种寄托。

2016年8月28日,中国奥运选手在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后,到访香港并进行体育表演,其中孙杨与傅园慧甚受观众欢迎。
2016年8月28日,中国奥运选手在参加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后,到访香港并进行体育表演,其中孙杨与傅园慧甚受观众欢迎。

虽然受害者心理不是不存在,当年许多人认为中国队是被各方面“黑”了,网络上充满被欺负与辜负的心理。对霍顿的谩骂之声也并不小,虽然并没有形成如今的泛滥之势,孙杨粉丝去砸霍顿家玻璃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如果放在中国观众对奥运金牌的痴迷史上衡量,当年社交网络的整体环境甚至是相对理性的。银牌和铜牌也逐渐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比如一夜之间跻身顶流的傅园慧,往届的铜牌得主们从未享受过傅园慧所拥有的殊荣。

但五年之后,理性的声音却正在逐渐消失,舆论场变得粗暴。网友也对自己钟意的中国选手奉上诸如“你已经很棒了”、“你是中国的骄傲”等赞誉——但“已经很棒了”的言下之意,则是不允许不同的批评声音。

熟知射击项目的一位记者告诉端传媒,女子双向飞碟选手魏萌具有绝对夺金的实力,但最终仅获得一枚铜牌。她的发挥不及预期,依然收获了网友如潮的赞誉。并不是所有失败者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态度。在首金项目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无缘决赛后,中国选手王璐瑶在微博发了一张自拍照,并写下“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她却因为“我怂了”这三个字,以及发了一张穿睡衣的自拍照,瞬间遭到了网暴。

2021年7月21日,中国选手王璐瑶于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无缘决赛。
2021年7月21日,中国选手王璐瑶于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无缘决赛。

网友对她承认“怂了”大为不满,并认为她拍睡衣照有损中国选手的形象。在汹涌的网络谩骂声之下,王璐瑶被迫删掉了这条微博。她的队友、获得这个项目金牌的杨倩,也并没有因为金牌而获得护身符。她被网友扒出曾发过耐克鞋相关的照片,被指责是“跪族女孩”,并被威胁“滚出中国”。

地缘政治的投射

东京奥运会,成为了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一种投射。杨倩之所以被戴上“跪族女孩”的帽子,与“新疆棉”事件有关。实际上,杨倩发布这张耐克鞋相关照片时,“新疆棉”事件并没有爆发。

中日关系的紧张,让东京奥运会的处境在中国的舆论场中更为难堪。冷嘲热讽从开幕式就开始了。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呈现了一些中国人并不熟悉的日本文化内容,就被网友怒批带有浓厚的“阴间味道”。过于简单的开幕式表演,也被网友认为与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无法相提并论。

日本选手中再也没有福原爱这种备受国人喜爱的选手。伊藤美诚和桥本大辉反而成为了国内一些网民网暴的对象。

在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伊藤美诚搭档水谷隼,击败了中国选手刘诗雯/许昕。这场比赛算不得爆冷,乒乓球混双本来就是日本乒乓球队重点突破的项目。伊藤美诚独特的发球方式,以及略显张扬的个性并不讨喜。再加上她摸球枱等小动作,并未受到裁判的警告,在中文社交网络上引发了中国球迷广泛的不满

一位名为“饿了就会多吃”的网友对伊藤美诚使用了这样的侮辱性语言:“20岁长成你(这)丑样也是挺不容易的。”还有网友如此调侃:“石川(佳纯)、平野(美宇)是我的,伊藤(美诚)就便宜你们了。”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混双金牌赛,伊藤美诚搭档水谷隼,击败了中国选手刘诗雯与许昕。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混双金牌赛,伊藤美诚搭档水谷隼,击败了中国选手刘诗雯与许昕。

与伊藤美诚同命相连的是日本体操运动员桥本大辉。中国公众以及中国体操名宿们普遍认为,桥本大辉在男子全能决赛中的表现不及中国选手肖若腾,但最终却拿到了金牌。裁判的打分遭到了大量质疑,桥本大辉本人也未能幸免。中国网民集体出征,“攻陷”了桥本大辉的社交网络。

腾讯体育在相关报导中使用了“天才”这样的称谓来称呼桥本大辉,也被网友骂上了微博热搜。腾讯体育连夜发布了致歉声明,希望平息事态。

中国网民的不冷静行为,引发了日媒的广泛关注。中国代表团团部也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旦中国网民的网暴行为惹怒各国奥委会,对于几个月之后的北京冬奥会可能带来直接影响。肖若腾也出面表态,希望网友不要攻击日本选手(桥本大辉)。

广受攻击的并非只有日本选手。台湾的羽毛球男双金牌得主李洋/王齐麟、女单银牌得主戴资颖因为与中国选手直接交手,被中国网民称为“省队队员”。娱乐明星小S因将戴资颖等人称之为“国手”而受到了中国网友的普遍攻击。她代言的品牌也纷纷选择与其解约。

因为中美关系紧张的原因,美国选手在中国网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美国男篮的比赛拥有极高的关注度,但央视几乎没有转播他们的比赛。美国男篮与法国男篮的决赛也仅仅是在CCTV5+频道直播。

当中国代表团长时间金牌榜占据第一时,网友们紧盯美国代表团的金牌数,担心被对方最后时刻反超。一位名叫“鲁西西齐”的网友在微博上说:“奥运会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大国的政治角力。”这代表了当下很多网民的态度。

最终,美国的金牌数量比中国多出了一块,一位名为“中部六省总督衡衡”的网友的微博评论也能代表很多人的不甘:“美国第一就第一吧,抗疫抗成现在这个样子,就算金牌都给他们,又能怎样?”

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羽毛球女双金牌战中,中国队的陈清晨。
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羽毛球女双金牌战中,中国队的陈清晨。

排斥“异类”

与五年前的里约奥运会相比,金牌至上论并没有明显地抬头。网友们对奥运选手的态度,与他们是否争金夺银关系不大,更多取决于他们的立场。杨倩虽然为国拿了奥运冠军,但照样被归为“异类”。政治立场暂时没有遭到网友质疑的选手,无论成绩如何,都会受到大量的褒奖。中国羽毛球选手陈清晨比赛中频繁使用粗口,遭到了韩国羽协的抗议。但很多网友眼中公开为陈清晨辩解,不仅不认可对方说了脏话,反而有诸如“如听仙乐耳暂明”的言论,认为这是“国粹”、“槽语言,世界的语言,太美丽了”。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中文社交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主义抬头成为了一个显著趋势。这种苗头与地缘政治关系变得复杂不无关系。如今中美、中日、中澳、中英关系都相对微妙,香港问题、台湾问题依旧尖锐,民众变得更加爱国,同时更加排斥“异类”。

在奥运会这样的舞台上,中国选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同场角力,在网民的意识中很容易超脱比赛本身,变成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奥运会的特殊性,以及高关注度,在狭隘民族主义渐趋成为主流的时代大背景下,势必会演变成一场网暴的狂欢。

不过,理智的声音并非彻底消逝。伊藤美诚的微博仅17898名粉丝,她最近的一条微博发表于2017年9月29日。如今这条微博的留言已经达到3.4万条,除了充斥着对她的谩骂、污蔑,点赞最高的几条留言都是对网友丑陋言论的批驳。这至少让我们没有对中文社交网络的环境彻底丧失信心。

香港:国家退场

女排情结颠覆

中国女排输球了,在2008年和2021年的香港,反应截然不同。7月25日中国队在分组赛对上土耳其,不少市民聚集在商场观看赛事,但人们已经不再有往年为中国队加油或遗憾的心情,反而土耳其每得一分,市民就鼓掌欢呼。最终土耳其击败中国,观赛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2021年7月25日,女子排球预赛中,穿2号球衣的中国队員朱婷在网前对阵土耳其队。
2021年7月25日,女子排球预赛中,穿2号球衣的中国队員朱婷在网前对阵土耳其队。

以往中国女排在香港受到的欢迎和礼遇,与老一辈体育人倾注的心血有关,也在票房、比赛收看率等数字上多有体现。80年代香港首次大规模转播奥运赛事,中国女排就夺得金牌,更是把当年的情绪推向高潮。郎平在70年代末复出、到30年后成为中国队主教练,许多人看著她半生转变,郎平自己也曾形容香港是中国女排的福地。不少人曾把女排精神和狮子山精神等同,在2008年港人身分认同为中国人的顶峰,港人对女排的追捧中也多了许多发自心底的认同。

但这些画面一去不复返。实际上早在2016年,就有分析指出,单一香港认同急速上升,这种情意结恐怕会逐渐式微,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港人不再是那么理所当然地支持中国女排。今年,香港学者钟剑华也在脸书撰文,指出昔日香港人与中国人的二元身份认同未曾出现矛盾,纵然两地队伍在运动场上交战,香港队胜出时,港人亦不会对中国队有任何不敬或敌意,但这个微妙的平衡已被北京打破。

东奥上中国女排首战战败,在社交平台和讨论区成为热话,香港网民留言“呢啲咪就系民意啰”(这就是民意啊)、“女排输波,香港人会伤心,系以前”(女排输球,香港人会伤心,那是以前)、“好多人都唔在意边队赢,只系想中国队输”(好多人都不在意谁赢,只想中国队输)。

这种情感也出现在其他赛事上,以往无论中国的对手是谁,中国队都会获得香港网民的支持,但这一次,香港民众特别支持的是美国女排、日本乒乓球混双队伍、英国 4 x 100 米男女混合接力泳队等等——他们都打败了中国队而取胜。

而香港队和中国队、以及台北队和中国队的正面交锋也吸引了市民的热烈关注。香港羽毛球混双组合邓俊文及谢影雪,在东京奥运准决赛中不敌中国组合郑思维及黄雅琼,无缘决赛。网民纷纷到他们的个人社交平台感谢其付出,为他们随后的铜牌战打气。

历经反修例运动、国安法临港,港人的情感变化投射在体育比赛上,便是对国家的割舍,以及对本港运动员的更多的支持。香港从政治上、文化上、公民社会上遭到全面整顿和改造,而港府官员也频频提油救火、管治不彰。管治退步之际,族群情感也难不变如初。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香港花剑代表张家朗在决赛中击败争取卫冕的意大利选手Daniele Garozzo后,与教练拥抱。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香港花剑代表张家朗在决赛中击败争取卫冕的意大利选手Daniele Garozzo后,与教练拥抱。

辨你是红黄蓝

民众也悄悄在意运动员的政治立场。香港剑手张家朗在东京奥运男子花剑个人赛杀入16强后,网民就开始“调查”其政治立场,讨论区出现数个帖文讨论张家朗属“黄”属“蓝”,争议在于其父亲曾任职警察。后来网民“查核”,倾向认为张家朗是“黄”。随后的赛事中,网民亦相当支持张家朗,未有再讨论其政治立场。

大陆微博用户也纷纷起底张家朗,并纷纷奚落“黄丝运动员不值得支持”。

迎战中国队的乒乓球女单选手杜凯琹则未有获得张家朗般的对待,更有网民指“呢件不了,蓝到黑”(这个人就算了,蓝到黑)。事缘杜凯琹在2020年7月1日,于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帖文祝贺“香港回归祖国23周年”,近日就有网民到该篇帖文中,表示“耻与为伍”。其后,杜凯琹参与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香港队夺得铜牌创历史佳绩,有网民再次强调其政治立场,称呼她为“蓝杜”;亦只祝贺另外两位团员:“看到李皓晴同苏慧音攞牌(拿牌)特别高兴”。

另外,杜凯琹乒乓球混双的队友黄镇廷亦被网民“起底”,指他曾于2016年立法会选举,为新界西候选人何君尧助选。其后,杜凯琹和黄镇廷在八强赛事中对法国队落败,有网民在相关报导留言“有两件‘蓝’人喺度邪住晒该输啦,恭喜法国胜出”。

可见,就算同为香港队代表,个人实力也不是体育赛事的唯一聚焦点了,运动员的政治立场亦会成为获得支持与否的基准之一。乒乓球队结束所有赛事后,中国队前主教练刘国梁主动和港队合照,两支队伍分别拉起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这在以往未必会引来侧目,这次却遭到“原来红底”的讨论。

讨厌中国的情绪终蔓延到国际赛事上,国族意识冲突更从中港两地浓缩到香港本土上。

建制派争爱国表态,却“里外不是人”

反对派被全面清场,政治竞争落在建制派身上,而奥运会这样全民瞩目的大型场合,也自然成为有路线之争的建制派必争的场合。比如张家朗夺冠后,中联办部队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抢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祝贺:“香港国安法通过后,张家朗为中国香港赢了第一个奥运金牌!劲!”在6月的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会议上,何君尧就建议政府要求运动员签署承认书,确保他们不会在比赛中违反国安法。

传统建制派民建联则以“撑国家 撑香港”为奥运打气标语,张家朗和何诗蓓夺牌时,民建联均在社交媒体以红底黄字的图片致予祝贺,称二人为国家、香港争光。

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会,香港队的伍家朗与危地马拉队的凯文·科登比赛。
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会,香港队的伍家朗与危地马拉队的凯文·科登比赛。

香港羽毛球球员伍家朗球衣事件则无疑是建制派参战的最大风浪。伍家朗于7月24日参加羽毛球男单分组赛,一身全黑、没有区旗标志的装束引来民建联的批评声音,民建联年青党员穆家骏在脸书公开谴责“黑衫黑裤参赛贻笑大方”、“如果不想代表中国香港,请选择退赛”;另一名建制议员何俊贤就质疑他“黑衫黑裤印白字,设计都没钱了吗?”

伍家朗其后解释,因奥运前未能及时与赞助商续约,故他自行安排球衣参赛,并未获授权使用区旗。建制二人的言论则迅速激起网民怒意,穆家骏更一度关闭脸书页面。工联会黄国健就事件表示,某些批评者过份敏感,看见黑衫就觉得“黑暴回朝”,把政治争议延伸到奥运赛场。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在商台节目回应事件,她认为穆家骏的关注“合情理”,只是表达时间及方式不洽当;被问到穆家骏应否直接向伍家朗道歉,她则说要问穆家骏。李慧琼的回答被香港网民批评不在话下,但也随即掀起大陆微博网民的嘲讽热潮,他们一面倒支持穆家骏提出质疑,直指李慧琼是“两面派”,民建联未有为穆护航;更要求穆家骏退出民建联做“独立人士”。

民建联顿时左右做人难,一方面称穆家骏已向民建联道歉,冀淡化香港市民对穆家骏的不满,另一方面又被质疑其爱护家国之心不够坚定,其暧昧态度终两面不讨好。

建制派内对事件的看法亦有分歧。穆家骏身兼教联会副主席,教联会会长黄均瑜强调穆家骏的个人言论与教联会无关。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霍启刚亦透过社交网站发文,指“基于对运动员嘅尊重,加上只有运动员自己先知道着乜嘢衫比赛最舒适同最能够发挥自己嘅水平”,只要衣服符合国际总会规定即可。与此同时,派内另一种声音冒起——新民党成员李梓敬在其YouTube频道直指对民建联感到失望,批评黄均瑜、霍启刚没有为穆家骏“说一句公道说话”。

直到伍家朗换了白绿球衣在十六强赛意外落败,并坦诚“心情没有受到影响是假”,香港民众更把落败原因迁怒于民建联。尽管穆家骏等人仍“嘴硬”指,“运动员应该专业,不会受这些影响”,也毫不意外被视为冷血无知之言。

闹剧及悲剧收场,反映的是建制派同时面对本地及大陆民意,稍一不慎取态不当,既会引来两地民意狙击,又会导致派内撕裂。如今在“爱国爱港”的论述下,新的爱国队伍也每每参战分羹,每一个公开表态的场合都被紧紧抓住,却也疲态尽现、捉襟见拙。

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女子200 米自由泳决赛中,香港选手何诗蓓夺得银牌。
2021年7月28日,东京奥运女子200 米自由泳决赛中,香港选手何诗蓓夺得银牌。

本港情怀

从政治风波回归运动本身,游泳运动员何诗蓓获得100米及200米自由泳银牌,成为香港史上第一位连摘两面奖牌的奥运代表。虽然何诗蓓拥有外国人的面孔,但她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何诗蓓父母分别是爱尔兰人及香港人,纵然爱尔兰泳队曾多次向她招手,但她依然选择了香港运动员的身分,她在里约奥运后接受访问:“香港是我出生和生长的地方,我觉得自己与香港有很强的连系,所以我选择了香港。”

东奥赛后,何更表示,“希望我同家朗这两块奖牌可以推动香港运动员继续努力,之后就到你们了”,肯定香港运动员具备实力,只要努力也可以踏上世界舞台。

虽然如上文所言,杜凯琹参与奥运赛事获得的关注中,会夹杂著一些对其政治立场的批评,但在女子乒乓球团体赛夺铜一刻,这队土生土长的运动员仍令不少港人大为感动,针对杜凯琹的声音亦未如早前浩大。

香港乒乓球总会主席余国梁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以往有不少港队运动员都在内地出生或受训,现在有香港土生土长的运动员,更取得相当成绩,实在令人自豪。网民亦认同“最重要是三个都是土生土长香港人”,政治与运动难以分割之下,本土身分依然令不少人心生一股单纯的感动。

奥运最后一日,单车选手李慧诗铜牌争夺战,依然引来数百人在商场围观,两度夺铜不是没有遗憾,但她仍是港人心中的传奇。张家朗夺冠一刻,全港市民欢欣若狂,人们挤在商场观看颁奖典礼,但当香港区旗缓缓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经扬声器由东京传送到世界各地,市民中则多了一份嘘声。这份嘘声大抵是香港人对中国最真实的情感。

《义勇军进行曲》奏毕,嘘声渐散,香港人内心的嘶吼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再次潜伏。

2004年8月26日,雅典奥运女子49公斤金牌得主,台湾的陈诗欣在颁奖典礼中,举起受伤右手,哭著向台湾人陌生的“中华奥会旗”行礼。
2004年8月26日,雅典奥运女子49公斤金牌得主,台湾的陈诗欣在颁奖典礼中,举起受伤右手,哭著向台湾人陌生的“中华奥会旗”行礼。

台湾:“国格屈辱”与“金牌荣耀”的复杂情绪

对于台湾来说,在此次奥运中创下破纪录的好成绩,不只让关心体育的民众欣喜若狂,也让台湾民族情感攀上新高峰,甚至发生了奇妙的转化。

自1984年以来,按照《洛桑协议》约定,台湾仅能以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名义参赛,在奥运会场上不能演奏国歌、不能升起国旗,仅能演奏与《国旗歌》同旋律的《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升起“中华奥会旗”。

在2004年以前,因台湾也从未夺金,故没有太多观众发现或意识到此一事实,直到04年的雅典奥运,跆拳道在女子49公斤、男子58公斤双双夺下金牌,民众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国家地位”在奥会舞台上的“不同”,是如此地醒目,也如此地刺目。

当女子49公斤金牌陈诗欣在颁奖典礼的乐声中,举起她在比赛中受伤的右手,哭著向台湾人陌生的“中华奥会旗”行礼时,许多电视机萤幕前的观众,也随之流下了情感复杂的眼泪。

那是一种为了“史上首金”骄傲的心情,也同时掺杂著“为何只有我们不能升国旗”的屈辱感。对于许多“天然独”世代来说,或许还要加上对《国旗歌》歌词中“炎黄世胄”与“青天白日满地红”等中华民国元素的疏离与尴尬。

虽然不断有人提醒,在奥会现场演奏的歌曲,理论上是《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而非《国旗歌》,但对于从小听惯《国旗歌》的台湾民众来说,现场效果仍等同于聆听国旗歌。

再者,当初为了避免中共找麻烦而改填的这首《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歌》,“交差”意味浓厚,歌词全不合原有音律,与《国旗歌》歌词相比,几乎可说是“不可唱”的状态。因此,当《国旗歌》旋律在会场响起时,绝大多数台湾人心中浮现的,必定还是“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唱词。

这也为台湾的金牌时刻,成为了奇妙的民族情感空间。

此后数年,在奥会记录上,台湾虽仍有2008年北京奥运女子48公斤级选手陈苇绫、12年伦敦奥运与16年里约奥运的女子53公斤级选手许淑净拿下金牌,但因08、12年的奖牌均不是现场领取,而是因为排名较前的选手发生禁药争议,在多年之后递补金牌,少了典礼现场“听国旗歌”的张力与感动。

而2016年的里约奥运金牌呢?虽然也曾带给台湾观众满满的感动,但这效果有点近似于本次奥运的第一面金牌:女子59公斤级举重中,原住民选手郭婞淳,替台湾拿下的东京奥运第一面金牌。

这面金牌同样让颁奖典礼现场升起了台湾的奥运会旗、也响起了国旗歌,但因举重没有显著的“决赛时刻”,台湾观众的感动,大致没有超过2016年的许淑净金牌时刻太多。

2021年7月31日,羽毛球男双金牌得主台湾选手王齐麟、李洋在球场合影留念。
2021年7月31日,羽毛球男双金牌得主台湾选手王齐麟、李洋在球场合影留念。

直到羽球男子双打决赛来临的那一天,台湾这混合著“国格屈辱”与“金牌荣耀”的感受,来到了最高点。

在命运的奇妙安排下,这次的羽球男双决赛,台湾选手王齐麟、李洋的对手,是来自中国的刘雨辰、李俊慧。当“麟洋配”(民众替他们取的暱称)以直落二拍下对手,拿下金牌时,台湾观众发现,这是史上第一次,可以“让中国选手乖乖站著听完国旗歌、看奥会旗升起”,多年的复杂情感,就此引爆。

由于这场比赛的最后关键决胜分,是由场外裁判判定台湾队李洋击出的球在界内、台湾得分,但中国队不服,主张球以出界,向主审提出挑战,以鹰眼判定是否出界。鹰眼判定结果出炉,这球“in”(界内),也宣告了台湾正式拿下羽球男双金牌。

许多网友截图这鹰眼判定“界内”的一瞬间,宣称“不如这做台湾的新国旗吧”、“以后金牌升这面旗吧”,一夜之间,相关图案迅速被做成纪念衣、卡套、徽章、背包,第二日开始更出现抹茶蛋糕(刚好与羽球场绿白相间的底色相同)、建筑草图、床套等周边产品,甚至有人已经向政府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民众沸腾情绪,可见一斑。

除了羽球男双造成的“新国旗”旋风之外,艺人小S、魏如萱疑似因替台湾“国手”加油,而遭受到来自中国厂商、网友的压力,也让台湾社会议论纷纷,但并未脱离以往“两岸国名角力”的格局太多,不在话下。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社会在本次奥运的“抗中”民族情感里,隐含著一股“中国网友会网暴输球的选手,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落败的选手特别好”的较劲心理。

其实,持平来说,在台湾过往国际竞赛的纪录中,许多吞败的选手(尤其是棒球)同样会遭到自家球迷无情出征、攻击,以过往记录来说并没有真的比对岸网友好上太多。

但在这届奥运中,因为社群媒体的即时效应,当众人发现“中国网友辱骂输球选手”的程度实在太令人不忍,转而告诫自家同胞“不可以跟他们一样”,两岸竞争心理意外化成“(要求自己)谅解选手”的文化,也是此次奥运中,特殊的台湾民族情感现象。

读者评论 3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台北隊……
    唉。

  2. 大陆部分的文字功底还需加强。

  3. 真的好无聊 毁灭吧

  4. 看见微博中的网暴行为…唯有羞愧…只是无料香港民众对中国队的恶意已至此程度…唉:((…

  5. 香港跟台灣那部分基本上身同感受
    而中國那部分,從香港角度來看也是的
    當然實情/多少落差要靠牆內網友再”double confirm”/澄清一下 lol

  6. 问题是这篇并不客观地在于,中国网友并没有辱骂和网暴输球的人,只要打开他们的微博可以看到的都是安慰和赞美声啊。

  7. 這篇真的梳理的不錯

  8. 這篇總結的不錯,很全面很清晰

  9. 這篇奧運後的報導將多個港台大陸的熱議題材梳理得想當好~

  10. 很简单,为啥网络舆论这么差了?五年前,小学生们都还在用家长的手机,五年后,他们自己有了手机。

  11. 其实写的蛮真实客观的了。算是对奥运期间三地民众观点的一个梳理吧,不偏不倚。

  12. 最近 端傳媒很多文章也以網民言論作切入點,好沉悶。

  13. @恒久一心 我觉得是记者写错了,应该是李洋的回球被判界内,台湾获胜,但中国不服,认为是界外,要求鹰眼裁决。

  14. 中国队的界外球变成界内球,为何等于宣告台湾队拿金牌?逻辑不对吧

  15. 网络酸民四处出征当然有,可是那只是来自大陆的声音的一部分而已,还有一些人的看法是,比赛场上台湾赢或输,美国人赢或输,随便啦。真的,别因为看到酸民,就觉得自己被攻击或者被敌视了,台湾,还有美国,真没那么重要。

  16. 作為台灣人,對於最後三段有種尷尬又莞爾的感覺哈⋯

  17. @Rogersy 沒有人格?你說的是四處出征的玻璃心小粉紅?😂

  18. 没有人格哪来的国歌格,太可笑了,规劝台湾那群绿洗洗睡吧,梦中啥都有

  19. 我们觉得是问题的事,正是领导觉得开心的。

  20. @Prisoner
    可以考慮聽下榮光的普通話版,多一些寄託,受壓迫者的苦難,本應該是相通的。
    因為並非相關專業人士,覺得即使看比賽亦體會不了其中精妙,所以我一貫對任何運動比賽毫無興趣。不過亦虧得近幾年香港普遍產生的一種共同情感,有機會同朋友一起看幾次中共國失獎牌。總之,奧運能盡快過去也減緩了話題疲勞。

  21. 其实这一届奥运,我真的没有怎么去关注的;原因无他,我已经不再看中国队的比赛了。
    以前我也会追央视的转播,但我最终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央视会有选择性地转播。我一度喜欢足球,但却看不到央视转播任何异常奥运会男足的比赛,仅因为中国国足实在太烂。
    今年随着网络的愿意,我有机会看到艾尔达,看到NBC,转播更多,也更多选择。
    我不管中国媒体怎样追捧自己国家的队员,我也不关心外国媒体怎样报道自己国家的队员;但是关于香港、台湾夺金,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或者就是在经历两年前的那场运动以来,给我最大的改变吧!
    其实在我的内心中,我真的是巴不得中国输光光的,特别是羽球的那场比赛输给台湾,我真心为台湾感到高兴。原因也没有其他,那是因为我真心对香港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台湾这片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给了我更多的感情tou投射。在中国,我是一个政治犯,是一个省一级的维稳对象,我既然都受到这样的对待,凭什么还要求我去爱这个国?抱歉,我真的以五星红旗为耻,以义勇军进行曲为耻。

  22. 前篇接近我的立場,看了舒服。但這篇是我追蹤端的主因。

  23. 这篇好多了

  24. 網友也對自己「鐘意」的中國選手奉…
    寫錯字:鍾意。

  25. 确实比约稿的另一篇好多了。文章并不是因为立场讨喜就可以偏颇。

  26. 竞技体育本来是修复国家、民族之间关系、感情的最好用的工具,但是这次奥运充斥着偏激、狭隘的民粹主义,以前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只要你不认同我,我就打倒你,如今“求同存异”的话语已经不复存在了。

  27. 同样是写东京奥运会,同样是在针对体制,但相比之下,这篇比上一篇好太多了。

  28. 競賽選手需要對手來成就自己的技藝,並不是零和遊戲。有時自己最大的敵人反而是敬重的朋友,例如林丹與李宗偉。我覺得能得獎就值得慶賀。缺乏運動精神的金牌,運動員淪為運動機器,愛國行銷工具,沒有真實的價值。

  29. 跟楼下同感

  30. 因为收回台湾是打破第一岛链的第一步……其实我倒不觉得PLA会因为民族情绪打台,虽然粉红脑子不好,但是上面对此只是利用,要真把这个当成开战理由可能性不高。
    第二个是意识形态问题,你看虽然美国对古巴没什么军事上的顾虑,但是也总是个“意识形态敌人”社会主义国家,而很难去主动把他变成盟友。
    第三就是历史的延续,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问题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战问题的延续,是最后一块未解决土地问题,所以有些人认为攻台只是内战的延续和终结,不存在什么不正当性。

  31. 此文写得比较中肯,大致符合事实,我对里约奥运会有些淡忘了,实在是近年来drama的新闻太多,记忆容量不够。其实一直想不明白大陆收复台湾的执念,首先从国际局势看很难成功,其次即使“不惜一切代价”成功了,也是结下数代深仇,很可能比香港还要糟的多。但愿中共的所谓收复只是糊弄糊弄本国人民的吧。台湾和香港离开中国太久了,根本没必要非视为中国人,愿回归就回归,不愿也无所谓,说不定还能多两个友邦,何必搞成现在大家都跟乌眼鸡似的。真是很担心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