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大陸深度

異鄉人:從北京海淀到美國常春藤,我看到的中國式「雞娃」

「雞娃」,意為給孩子打雞血,指爸媽不斷為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讓孩子拼搏的行為。

插畫:Rosa Lee

特约撰稿人 Lynn Z 發自紐約

刊登於 2021-07-10

#雞娃#中國教育#留學生#留學

「異鄉人」每月一期,由身在香港、台灣和海外的端傳媒編輯們輪班主持,為讀者帶來移民、逃離、互動、對峙和作為「他者」在彼岸尋找自我的點滴,歡迎點擊訂閲。我是本週的值班編輯吳婧,和你分享關於「無法逃離」的故事。

1

有一個笑話流傳甚廣——

問:四歲的小孩,詞匯量1500夠嗎? 答:在美國足夠了;在海淀不夠。

三十年前,我在北京市海淀區長大。這裏聚集了中國大學「TOP2」和8所「985」,是全中國最負盛名也最令人生畏的「學區」,一直以來,吸引著無數對孩子的遠大前程抱有憧憬的父母(985工程,俗稱“985院校”,是指中國大陸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教育計劃,目前包含39所大陸頂尖大學。)。

90年代初,競爭沒有現在激烈。儘管如今中產父母間口口相傳的幾乎所有「操作」已經初現端倪。三年級,我媽帶我參加了八中的「少年班」入學考試。我的班主任老師是私下告訴她的——她,還有班上總考第二名的男孩的媽媽。後來我知道,「少年班」是專門為北京10歲左右的有天賦的孩子設計的項目,他們將在四年內完成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他們中的許多人從「少年班」畢業後依然表現優異,不少人成為美國學術界大拿。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尹希博士,他在31歲當選哈佛大學物理學全職教授,是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我早已不記得考試那天的細節,但對那個場景印象頗深。那天前,我從來沒在學校以外的地方見過那麽多陌生的同齡人,他們看上去都很聰明。空氣中充滿了緊張和興奮。父母們熱切地交換著信息,但我媽沒有。 「會什麽答什麽就行了,」她對我說,「有不會的也正常。」我通過了第一輪——類似智商測試,但在第二輪被刷下來。爸媽似乎不覺得遺憾:「反正第三輪你也過不了,哈哈哈。」第三輪考體能。「少年班」是當時國內強調體能和學業同等重要的為數不多的項目之一,而我身形瘦小,體育課最好的成績是良。我的同學也在第二輪被淘汰。我們都上了很好的大學。他現在住在西雅圖,為一家科技公司工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