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下)——「被害妄想」與民族塑造

一方面要誇耀歷史上和文化上的「中華民族」之偉大,另一方面要強調「中華民族」受到了來自「滿清」的深重的民族壓迫。

2021年4月27日,中國五一勞動節假期前﹐遊客在天安門廣場的孫中山肖像前拍照。

2021年4月27日,中國五一勞動節假期前﹐遊客在天安門廣場的孫中山肖像前拍照。攝:Wang Xin/VC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5-22

#民族主義#王柯#評論

【編者按】本文為王柯教授的最新作品,端傳媒獲獨家授權,分三期發出。在這篇文章中,王柯教授延續此前關於中國民族主義與其日本根源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近代中國何以獲得關於「民族」、「民族國家」的知識?第二是「民族國家」何以被與「單一民族國家」聯繫在一起?第三是號稱重視傳統的「中國」(漢族)社會何以最終在近代也接受了單一民族國家思想?第四是近代中國的思想精英們究竟為什麼如此執着於單一民族國家思想?

上篇中,王柯教授根據日本史料重新回溯了明治日本時期的自由民權思想到「國體論」的轉變過程,探詢「nation」的概念在19世紀末的日本,是如何由最初的翻譯「國民」,一步步轉化至「民族」,而這一變化「閹割了nation思想的『啟蒙』性質,將歷史近代化的主體由個人變成了共同體,從而顛倒了人民與政治權力之間的支配與被支配關係」;最終又通過對天皇制的再解釋將「日本民族」變為「以天皇為祖先的一大家族」,從而給「民族」再賦予血緣共同體的性質,並由此引發出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的結論。

中篇,我們已經看到這一結論如何影響了通過近代日本思想界開始接觸西方思想的梁啟超等人的認知,並最終發展出中國最早的民族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概念;在最後的下篇,王柯教授分析了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日本民族主義的關鍵不同之處,以及孫中山等人是如何利用這一特性動員民眾,將民族主義作為將人民綁架在國家機器上的手段。

三、作為手段的單一民族國家論

(一)「被選擇的榮光」與「被選擇的精神創傷」

近代日本的民族主義是在朝的民族主義,而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在野的民族主義,由於民族主義操盤手的立場相異,因此他們希望利用民族主義所解決的問題不同,因此運用的手段也相異。

近代中日兩國的民族主義在其發生動機上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不是因為民族才有民族主義,而是因為有了近代民族主義才製造了民族。具體言之就是:背離了nation原意的「民族」是為了建設單一民族國家這樣一個民族主義的目標而被人為製造的。

理解了這一點,不僅能夠理解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為什麼會從近代日本的民族主義中汲取大量的元素,同時也就能夠理解中日兩國之間的民族主義存在着哪些不同和產生這些不同的原因。簡單說來,就是近代日本的民族主義是在朝的民族主義,而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在野的民族主義,由於民族主義操盤手的立場相異,因此他們希望利用民族主義所解決的問題不同,因此運用的手段也相異。

近代日本的由在朝的民族主義者所發明的單一民族國家論,其目的在於根除幕藩體制的影響,將人民對大名藩主的忠誠轉化為「臣民」對天皇制國家的忠誠,通過「國民」化來強化現行的國家體制;而近代中國由在野的思想家革命家們通過接受日本的影響而製造的近代中國的單一民族國家思想,則是以消除漢人對於清王朝的忠誠,進而發動驅除韃虜的「民族革命」以毀滅現存的國家體制為目的。

近代日本的單一民族國家論受到批評的最大理由,就是無視了阿伊努等其他民族的存在。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早已是一個「和人」(民族概念產生之後大多稱日本民族或大和民族)佔國家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1868即明治元年時日本全國人口3330萬人,而阿伊努人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中的最大人口數是26800人。在近代日本的單一民族國家論話語中,當時主要居住在北海道地區的阿伊努人被描寫成「日本民族」的一個「支族」。但值得注意的是,1879年日本侵併琉球時,「琉球人」為286,787人;而包括當年琉球王朝的著名大臣羽地朝秀(1617-1776)和後來的沖繩出身的著名民俗學家伊波普猷(1876-1947)等在內,他們都主張「日琉同祖論」,以琉球人為日本民族的一個支流、支族。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即使在把對朝鮮半島的侵略進行正當化的話語中,被日本當作一個重要的理論根據就是他們自己提出的「日鮮同祖論」。無疑,這種「支族」論和「同祖」論中也帶有對阿依奴人、沖繩人和朝鮮半島人民的民族性歧視;然而由此也可以看出:和制漢詞的「民族」的概念和近代日本的單一民族國家論,本來並非是為了區別和驅除他者以及其他共同體而創造的。當然,更不存在為了傳授給近代中國的目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