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成都49中墜樓案餘波:公共輿論危機時代的「鎮壓反革命」

以「顏色革命」的定性作為收場,可能會成為日後社會事件的標準結尾。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門外,前來悼念墮樓身亡學生林唯麒的民眾把鮮花擺放在學校門前。

2021年5月11日,成都49中門外,前來悼念墮樓身亡學生林唯麒的民眾把鮮花擺放在學校門前。圖:網上圖片

刊登於 2021-05-17

#顏色革命#公共輿論#評論#中國大陸

一起輿論風波該如何收場,在成都49中學生墜樓事件中浮現出三種答案。

5月10日墜樓事件引起公眾關注後,次日凌晨「成華區聯合調查組」發布的通報,代表了官僚體制「一錘定音」的慣性思維。這份通報惜字如金,以不容置疑的語氣拋出調查結果:「基本判斷該生是因個人問題輕生」。為這一結論背書的,不是洶湧民情所呼籲的「證據」,而是調查組的權威身份——由成華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公安局分局、區教育局等部門組成。

墜樓學生的母親林媽媽和同情她的公眾,所期待的是更逼近「真相」的回答。這裏的真相指的是有證據支持的事實、經過交叉驗證的說法、受監督的第三方調查結果,是一套程序正義的追問機制。林媽媽在微博中要求的(稱之為哀求或許更準確),也不過是完整的監控記錄,不被噤聲而能進場查證報導的媒體,以及和掌握調查資源的官方對話的機會。5月11日晚上在成都49中門口發生的,高喊「真相」的年輕人和警察的衝突,正是前兩種答案的直接對撞。

在新華社5月13日凌晨發布詳細報導釋疑後,開始質疑林媽媽扭曲真相、要求她道歉、向她發出死亡威脅的人,認定先前對學校和成華區政府的批評是「帶節奏」的人,以及堅稱在49中門口聲援是發動「顏色革命」 的人,則構建了最後一種答案——這起輿論風波需要以「鎮壓」肇事者來收場。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