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建設鄉村的台灣人:當「那天」來臨,我們會最搶手

喝茶嗑瓜子時,村民會調侃他們:解放台灣時,我們要打你哦,你怎麼辦?
平潭島的東面與台灣新竹港相距僅68海里,是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

「異鄉人」每月一期,由身在香港、台灣和海外的端傳媒編輯們輪班主持,為讀者帶來移民、逃離、互動、對峙和作為「他者」在彼岸尋找自我的點滴,歡迎點擊訂閱。我是本週的值班編輯索羅漢。這期故事是關於在中國大陸參與鄉村建設的一些台灣人。

福建平潭小田村的村委,一顆碩大的紅色五角星懸掛在兩層高的平房正中央,往下是鮮紅的鐮刀與錘頭組成的黨徽。紅色標語出現在這座建築的各個角落,「新使命,新征程」、「永遠跟黨走」、或是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台灣人曾志興倚在村委半人高的辦公枱前,「以後那裏要建一座公園。」他指着村委外的一片荒地。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17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才知道现在这氛围下还有这么个双方如此和谐的地方,挺好的。其实在不被带节奏的情况下,不止土亲,人也都挺亲的!

  2. 挺有趣的文章,解釋了之前去平潭島感受到的有點拼湊感的奇妙氛圍。

  3. 我要當海賊王表示:

    在中共眼中,這些台灣人利用價值沒了,就當間諜抓起來,還可以煽動愚民們往他們丟石頭

  4. 「關林認為台灣「迴歸大陸」是可能性不低的事,他清楚知道自己正處於兩岸的博弈之中。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他這樣有兩岸經驗的人將成為搶手的人才。」
    當那天來臨,這些根不正苗不紅的人會是第二批被打倒的人。

  5. 浪费生命

  6. 還想說現在的環境下這種跨越限制的交流怎麼做到的,看到苗栗兩個字就破案了

  7. 從文章裡的描述,這些到平潭的台灣人都是在中國混不下去,也回不來台灣的"台流"居多,這些人的投機心態明顯,也可能正是因為他們久居中國,內心的意識型態早已經跟台灣人相差甚遠,才能以本身的台灣人身份來平潭套利,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專業技術帶給平潭,另一種符合各方所需的預算消耗罷了

  8. 文章蛮生动的,但这标题取的...好像主人公就是为了等统一之后的好处才留在大陆的。click bait啊

  9. 非常有趣的報導,還好有訂端。
    我個人感覺「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會最搶手」的這個論述在台灣商界也是行之有年,只是很顯然已經過了最高點。

  10. 對於蓋在福建平潭我還是覺得滿好笑的,他們到底怎麼有信心要是真的打仗這裡不會被炸或被波及,想要新村好歹也不要蓋在東南沿海省份吧

  11. 中共的政治意圖是什麼?

  12. 非常有趣的報導,感覺記者也很用心!感謝端

  13. 台灣人在中國參與「鄉建」,平潭可能算官方引導痕跡比較明顯的,也很好奇更多純民間自發的案例,嘗試去做參與式規劃、或者教育的故事,比如安徽小團山

  14. 有趣的案例。
    額外補充下,除了這類「里長」模式,台灣訓練不少社規師在中國內地發展,帶進台灣近年很愛談的參與式規劃、地方創生、地方景觀文史保存。比較有名的是泮塘五約的案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查

  15. 你很用心去經營但別人永遠不會當你是他們一家人,因為在他們眼中台灣人就是原罪。

  16. 做毛粉要付出代价

  17. 樣板工程、樣板文化,說真的那些台灣人去那裏拿個補助之外,沒個幾十年能做出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