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流離失所或有水之地:2021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2位焦點影人與香港單元

「有人說,若你生於有水之地,或是在海邊出生,你終將回到水邊。那股『海的崇高』將會永存你心。」

弗柯・克普的紀錄片《海的風景》(Seascape,2018)劇照。

弗柯・克普的紀錄片《海的風景》(Seascape,2018)劇照。圖: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刊登於 2021-05-08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你從那裡來?」
「未來想去何方?」
「覺得自己是誰?」

這是經歷過冷戰時期、鐵幕分隔東西兩德的紀錄片大師弗柯・克普(Volker Koepp,1944-)在影片中最常向拍攝對象問的問題。這三個乍看簡單、直白的問題所勾連出的,卻是在時代下,小至個人、家庭,大至族群、國家千絲萬縷的顛沛流離。由於戰爭帶來的摧殘與破壞,讓許許多多生命因而殞落、文化與族群的認同被連根拔起,美好的家園成為烏有,成為某種再也無法親抵的原鄉。

1 弗柯・克普:紀錄東西德分裂到合併

弗柯・克普為本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21)的焦點影人之一。二戰將盡時,出生於斯塞新(Stettin,舊稱:斯德丁),這位於波羅的海海濱的小鎮。小鎮戰前屬於德國,戰後被劃為波蘭領土,當時有許多居住在此的德國人被迫離開家園,而留下來的亦難以與離開的再相見。關於戰爭的記憶與影響、如何不讓個人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被抹去,是克普身為一位紀錄片導演畢生所追尋與關懷的。1970年代,他加入國有製片廠「東德電影製片公司(DEFA)」紀錄片部門擔任導演,在標舉社會主義的東德展開一系列記錄。

他的作品總聚焦庶民,特別是勞動階級的工作與生活、關注小人物的所思所想。相較於東德製片廠DEFA其他帶有政令宣傳性質的影片,克普的紀錄片總將舞台交給他拍攝的人物,交由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透過一次次如故友般的反覆造訪、穿透時代歷時多年的記錄拍攝,不同人物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交疊紛陳出一幅具有時間厚度的圖景。歷時23年拍攝,共完成七部影片的「維茨托克女工」系列與記錄距離柏林60公里處的製磚重鎮采德尼克(Zehdenick)的「布蘭登堡三部曲」,正是克普此一創作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

由於戰爭帶來的摧殘與破壞,讓許許多多生命因而殞落、文化與族群的認同被連根拔起,美好的家園成為烏有,成為某種再也無法親抵的原鄉。

紀錄片大師弗柯・克普(Volker Koepp,1944-)。
紀錄片大師弗柯・克普(Volker Koepp,1944-)。圖: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這些紀錄片見證了東西德從分裂到合併,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劇烈轉變對人民帶來的衝擊,這在兩德合併已過30週年的今日看來更加彌足珍貴;克普也隨著柏林圍牆倒塌後東德製片公司DEFA移交黨產信託局,轉而成為獨立的電影工作者。然而,他的紀錄片拍攝仍一如既往、創作不綴,在國境之邊行腳,持續溯源歷史,回訪他曾經記錄過的人事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