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吳孟達?悼念港產老戲骨?還是悼念舊香港電影神話?

繞開政治層面,讓我們回歸一個港產老戲骨「出入三界」的基本自我修養。
2015年4月16日北京,演員吳孟達在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香港 影視 風物

香港資深喜劇演員吳孟達肝癌病逝,咸表哀痛。我們可惜一代綠葉演員之餘,有些人會覺得,又一個可以代表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人離開,益發感嘆舊香港煙消雲散,港產片獨特情懷不再。

事實上,吳孟達確是一個突出個案,因為他曾和很多有份締造香港電影神話的重要電影人合作,並且在合作的作品中比他們有更傑出的表現。例如在杜琪峯的《天若有情》(1990),他成功烘托飾演男主角「華弟」的劉德華,將對方「情深爛仔」的形象推上高峯,本人亦憑該片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榮銜,相反,劉德華則連男主角提名也沒有。

而他和周星馳的長期合作,更令部分評論人得出「沒有三叔,就沒有周星星」的結論。「三叔」是周星馳《賭聖》系列的大配角,每次聽見周星馳喚他「三叔」便會表現出手腳抽搐,胡言亂語或做出怪異行為的「先天性失控」。根據他之前的訪問,這種特別的表演方式,正是他為配合劇情、人物設定和對手演出風格,自己構想出來的。周星馳的「無厘頭」演出,往往在吳孟達襯托下,益發神采飛揚。例如《逃學威龍》(1990)裡,他和周星馳、柯受良、葉德嫻做的「審犯戲」,先與柯受良身體互動,自己一出手便被對方所制,要周星馳「接力」,一待周佔上風他便企圖再接力以顯威風,結果一再出醜;誰知待飾演女警司(他們上司,並對吳孟達飾演的角色有意思)出現,他迅即搖身一變,成為一出拳便可令柯受良受罪的「猛男」。這場戲,前半段旨在烘托周星馳這主角,同時表現自己角色的小人物性格;後半段則以反差突顯自己角色的複合性,同時製造取材自日本動漫《IQ博士》主角則卷千平的喜劇效果,一直被觀眾稱譽,傳誦多時。

他曾和很多有份締造香港電影神話的重要電影人合作,並且在合作的作品中比他們有更傑出的表現。

早一陣子,近年順利變身網絡意見領袖(KOL)的前影視才子蕭若元,跟香港年輕電影人游學修在Clubhouse和YouTube爆發舌戰,爭辯香港電影是否已死這老掉牙的課題,前者主張香港電影過去的成就是特定天時地利人和下產生的結果,可一不可再;今天各種條件已經不存在,本地電影工業難再振興。蕭若元口中的「各種條件」之一,便包括吳孟達走過的專業之路——從電視台的訓練出發,逐漸培養出獨特的表演方式,用在電影上,得心應手。不少舊港產片演員,正好都是以一套結合舞台劇、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出訓練,自由「出入三界」。這一套方法,長期乏人標示分析,也許是時候藉悼念吳孟達,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了。

《少林足球》吳孟達的演出。
《少林足球》吳孟達的演出。

我們知道,假如要追溯七十年代至千禧年間香港影視演員的表演方式源頭,自然會提到鍾景輝。鍾景輝七十年代在無線電視(TVB)設立藝員訓練班,八十年代又協助成立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好幾代香港影視及舞台演員均出於他門下,吳孟達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三期,和周潤發、盧海鵬是同學,比杜琪峯、任達華還早一年,淵源上堪稱King Sir弟子。

吳孟達走過的專業之路——從電視台的訓練出發,逐漸培養出獨特的表演方式,用在電影上,得心應手。不少舊港產片演員,正好都是以一套結合舞台劇、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出訓練,自由「出入三界」。

然而,是弟子未必是高足。我們都知道吳孟達是「老戲骨」,但「老戲骨」未必演技出色。鍾景輝的最大貢獻是在當時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引入了他留學美國學曉的「方法演技」。這種由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建立的演出系統,訓練演員完全融入角色建立角色性格,帶有濃厚的劇場文化,本身是因應戲劇邏輯及需要而出現的,但七十年代的香港勝在自由放任,沒有什麼不可以;大家著手弄一家無線電視台,要自家製作劇集,著演員們就以舞台劇的方式演出,然後以最簡單的攝影機位置拍攝下來,組合、剪接,有何不可?拍攝多了,製作人員和演員建立了默契,演員熟習了固定機位和影機框框,再根據形體上的自我評估,回應監製、編導的指導、要求,慢慢建立了同時適用於舞台和電視的演出方式。吳孟達正是在無線電視工作的十多年間,逐漸「修成正果」,但他一直並不擅長控制臉部細緻表情、表達複雜情緒,同時呈現不同心理層次的內心戲,他的「老戲骨」,勿寧是在以下四個方面體現的:

第一,走位。舞台和電視劇都強調走位訓練,舞台是配合燈光、演員與演員之間、演員與布景之間的空間轉換,電視劇則特別重視攝影機位置和影框。「老戲骨」就是那種導演一叫「埋位」,便可自動進入拍攝空間,並且讓自己被拍攝的部位進入影框特定位置的熟練演員。電視劇的製作流程比較緊張,台前幕後通常務求在最短時間內拍攝最多場景,因而那些電視台出身的演員轉入大銀幕拍攝時,每每更能符合趕進度的劇組需要,間接有份造就以拍攝效率聞名於世的香港電影特色。

《破壞之王》中吳孟達的演出。
《破壞之王》中吳孟達的演出。

吳孟達正是在無線電視工作的十多年間,逐漸「修成正果」,但他一直並不擅長控制臉部細緻表情、表達複雜情緒,同時呈現不同心理層次的內心戲。

例如《破壞之王》(1994)那場著名的收生戲。吳孟達飾演騙外賣仔(周星馳飾)學功夫的「魔鬼筯肉人」,拍攝場地是空間有限的筋肉人休息室,攝影機先仰鏡拍攝上書「中國古拳法」的大海報,吳孟達從影框右邊入鏡,觀眾先看到他背部,待他轉過身來說話剛好佔著右邊三分一的畫面分割位,恰到好處。念完一段台詞他向畫面右邊跨出一步,方便剪入他跛足的特寫鏡頭,才退回來坐下從桌底展露他跟李小龍和成龍「合照」的合成「威水」照片。放在周星馳背後的影機拍攝連肩鏡頭,有一輕微的橫移運動,吳孟達的動作與之配合得妙到顛毫。之後便是他連串肢體表演,展示他可教授的厲害功夫(包括鐵砂掌、鐵布衫、血滴子和電光毒龍鑽),去到反高潮的鹹蛋超人死光及作弊的掌碎木桌,過程一氣呵成,充分顯示演員對狹窄空間掌握的敏感程度。

第二,即場反應。舞台演員作獨腳戲時要留意現場觀眾的反應,即時回應,調整演出的幅度、節奏和細節內容,與其他演員作對手戲,更要時刻因應對方的表情、動作和念白作一來一往的配合,因此才有這個演員和那個演員「擦出火花」、「產生化學作用」等等形容詞。移到影視來,即場的要求因剪接及重複拍攝而有所降低,但港產「老戲骨」的勝場正好是保留了這個能力,因而在他們參與的影視作品中屢有驚喜表現,尤其適合喜劇裡幽默喜感的傳達。吳孟達的同學盧海鵬便以名為「爆肚」的即興演出稱著,擅於臨場突然發揮,對手亦每每視之為挑戰,以能「接招」、應對,產生接續的互動為榮。吳孟達電視台時期長期參與像《歡樂今宵》之類的綜藝節目,和盧海鵬等對手培養出來的演出技巧,為他日後的電影喜劇表演方式提供了穩固的基礎。

《新紮師兄》吳孟達的演出。
《新紮師兄》吳孟達的演出。

「老戲骨」的做法,就是擅於利用這個配角位置,令主角更形矚目,同時令觀眾產生港產片的特殊類型快感,這種快感,部分評論會以「過癮」形容之。

第三,內心戲的轉換。如前說,就方法演技而言,吳孟達的水平並不太高,但「老戲骨」之為「老戲骨」,就在擅於掌握典型,用複合的模仿有效地應付需要。吳孟達最初受關注的作品首推《新紮師兄》(1984)裡飾演葉Sir,不少資深觀眾現在一提起他,立即想起劇集裡他威嚴認真的外表,以及背後埋藏,對學警的關懷之心。吳孟達處理這個角色,並非利用某些場景把內心的情緒層次呈現出來,而是襲用外國影視不少教官的典型形象和動作演繹,方便觀眾聯繫想像,然後抓住一些講心底話的處境,直接傳達訊息。這是很聰明的轉換。至於肢體動作及誇張表達比內心戲更重要的喜劇,更有利演員作基本承襲,加入細緻個人元素的典型轉換,吳孟達可謂此中高手。

第四,極限考驗。港產演員的演出特色,幾乎可以用他們為了達到效果「可以去到幾盡(可以去到怎樣極端)」去概括。那不止於搞笑,但非常有利搞笑,就是無畏將自己身體和臉容扭曲、不怕破壞固有形象,不介意品味的高低、是否反智,是否有藝術性,總之為了演出,盡量把自己的能力推到極限,既考驗自己,也考驗觀眾的接受程度。吳孟達的影視演出生涯裡,不乏塗污自己,衣不蔽體、接受醜陋噁心的持技化裝的情況。假如是像劉德華這樣的主角,心理包袱不免存在,但被視為陪襯的綠葉演員,自然可以去到更盡。「老戲骨」的做法,就是擅於利用這個配角位置,令主角更形矚目,同時令觀眾產生港產片的特殊類型快感,這種快感,部分評論會以「過癮」形容之。

總而言之,吳孟達代表了一整代的香港影視演員,他們運用在七、八十年代電視台演出摸索出來,結合劇場和電視的演出方式,施於電影製作,不扮高深,只求傳真,強調互動、配合,不惜「去盡」,協助締造了舊香港的電影神話。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文章第三段有錯,不是1990的《逃學威龍》,應該是《逃學威龍2》(1992)。

  2. 网评员今天下午才上班吗?

  3. 有条有理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