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王冠》向何處走:一部動搖國本的政治作品?

當政者顯然知道影視文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而他們認為這樣的影響力,很可能已經傷害了王室形象?

《王冠》第四季劇照。

《王冠》第四季劇照。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翁煌德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02-06

#金球獎#The Crown#王冠

第78屆金球獎稍早公布入圍名單,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編劇的Netflix(網飛)影集《王冠 The Crown》(2016-)獲得六項大獎最佳劇情類劇集等六項大獎,表現最為出色。值得特別一書的是,女王與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雙雙入圍最佳女主角,「婆媳之爭」從戲裡延伸至戲外。

《王冠》目前發展到了第四季,許多人談到這部作品的特色時,往往會稱許它堅實的演員陣容與高規格的歷史重現。然而,若真以嚴格標準看待,本作的「歷史重現」有許多描繪未必符合史實,想像成分其實佔上很大比例。而這樣對歷史的「再創造」也時常引發爭議。

不過畢竟英國王室諱莫如深,本來便不可能將王室成員茶餘飯後的對話向外公開,外界頂多只能透過「非正式」(如狗仔隊偷拍、真實性存疑的內部爆料等)管道去推敲王室內幕。王室之所以非得要保持神秘感,一方面也是因為必須堅守政治中立的原則,一旦傳出任何涉及干政的傳聞,便可能動搖皇室存續。保留一定的距離感供民眾仰望,穩坐國家象徵,是英國王室長期以來遵循的不二法則。

對於一個君主立憲國家而言,君主所象徵的便是國家本身,且身分完全超乎政治之外。一旦形成脫歐之亂、疫情危機等等,民眾通常只可能將苗頭對準政客,而不會去責難王室。在國家深陷類似災禍時,君主作為精神象徵,可即時出面撫慰人心,令國民相信即便朝野政治紛亂,但國家根本並未動搖。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