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氣候政治的未來會有何變數?

到了拜登時代,世界會越來越習慣按「發達國家」的標準衡量中國,如果不在氣候問題上提出進取的目標,中國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2020年9月9日,美國加州舊金山空氣質量極差,一個人坐在德洛雷斯公園乘涼。

2020年9月9日,美國加州舊金山空氣質量極差,一個人坐在德洛雷斯公園乘涼。攝: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01-26

#氣候政治#評論#黎蝸藤

去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雖然全球關注點在疫情上,但澳洲和美國發生的大型山火、格陵蘭大型冰層破裂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們都和氣候問題密切相關。去年還是《巴黎氣候協定》簽訂五週年,聯合國舉辦了氣候問題的高峰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呼籲各國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標誌氣候問題進入新階段。

經過三年的過渡,美國在去年11月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告別特朗普時代後,拜登的外交內政將有大轉彎,氣候問題又重新變為國際事務的核心議題。拜登上台第一天就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他特別新設了「氣候特使」(Special Presidential Envoy for Climate) 這個內閣級別的職位,提名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擔任,全權推動美國氣候政策。這個職位在媒體中俗稱「氣候沙皇」(Climate Czar,Czar這個稱號在美國政壇上指在某個領域上的全權負責人)。克里身為2004年的民主黨總統提名人,已處於相當於「黨領導人」級別。他擔任國務卿期間的主要成績就是成功推動簽訂《巴黎協定》,對國際氣候政治問題的經驗無出其右。在2009-2011年,奧巴馬也委任了一個「氣候沙皇」,但只屬於高級幕僚的級別,與現在克里的級別不在一個檔次。當時任命的Carol Browner雖曾出任環境保衞局(EPA)局長,但其地位和克里無法相提並論。由此可見拜登對氣候問題的重視程度。

可以預料,圍繞氣候問題的政治角力將成為拜登時代的最重要觀察點之一。它不僅牽涉美國國內政治爭鬥,美國能否重新建立世界領導權,還和美中大國角力密不可分。

氣候問題的爭議分幾個層次:科學、經濟和國際政治。氣候問題簡而言之是全球變暖和由此相關的局部地區氣候極端化。一般認為,全球變暖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過去一百多年間,人類經濟活動方式的急劇轉變,釋放出大量温室氣體到空氣中,導致地球的散熱能力降低,地球越來越熱。温室氣體最主要有三種,按照對暖化貢獻依次為水蒸氣、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三種氣體其實都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人類經濟活動人為地增加了它們在空氣中的比例。其中,二氧化碳增加和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有關;甲烷增加與大規模發展畜牧業(尤其是養牛)有關;地球變暖令更多冰和水變成水蒸氣進入大氣層,水蒸氣增加又加劇了温室效應,形成正反饋。目前以圍繞二氧化碳的爭議最大,因此本文聚焦於二氧化碳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