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專訪《我香港,我街道》編者:五十四位作家,他們的「香港」不一樣

「當你失去了你喜歡的街道,你的精神面貌就會改變。文字紀錄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我香港,我街道》編者鄧小樺與李卓謙。

《我香港,我街道》編者鄧小樺與李卓謙。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作者 Janice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5-15

#文化

時為四月的香港,疫情下街道冷清,寒意未消,多於四個人走近一點,就可能被票控。此城繁盛多年,又經歷烽火,這種冷清街頭現象,卻是前所未有的陌生。多年以來,香港街道的變遷往往急促得讓人措手不及,由金舖到藥房填滿的旺區,一下子變成街頭巷戰的領地;過一陣子再變得人跡罕至,結業潮一浪接一浪,街道風景又換一種樣,好像去不完的旅行。張國榮飾演的歐楊修在《東邪西毒》中說:「曾經聽人講過,當你唔可以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嘅,就係令自己唔好忘記。」回憶扎心時,你會選擇喝下「醉生夢死」嗎?然而,醉生夢死始終只是一個玩笑。

為了這樣的變幻急速與不忘記,有關香港地誌書寫、文學散步的書,近年都出版頻繁。香港文學館由「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延伸,三年來每年邀請十八位成名作家以香港街道為題創作作品,終由台灣木馬文化出版。「木馬文化的主編陳瓊如給了我們許多建議,去幫助一般讀者進入這本書。有一種外部的視角,不只從內部的脈絡去看。」書名《我香港,我街道》(木馬文化,2020年2月)就帶來犀利的視覺,開宗明義強化主體的呈現,連身經百戰的鄧小樺都嚇到。「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我街道,我香港》,後來才知道是更強烈的《我香港,我街道》。而且封面就看到有情緒,不似一般街道文藝書寫。」

莊士敦道。
莊士敦道。攝:林振東/端傳媒

看待街道與自己的方法

在灣仔富德樓做的訪問,窗外軒尼詩道的電車,聲聲入耳。無論身處何方,街道都是那麼貼近生活。

「香港街道研究多不勝數,正如街名研究,都比台灣要多得多。」鄧小樺娓娓道來,台灣街名除了本土性質,跟中國許多城市都一樣。像基隆街就較為本土,但像南京路之類跟許多大陸城市都差不多,像我們也有北京道。「然而我們還有許多是殖民地遺留的命名,外人讀起來會覺得好奇怪,如英文名與中文譯名不對的,或譯出來的方法,跟全世界譯法都不一樣。如窩打老的waterloo,全世界都譯滑鐵盧的。」不似台灣又有一種巷弄美學,香港說逛街很多時是指購物,但台灣就逛街就可能是漫步。她感到香港的漫步近年越來越少,或者跟市區重建有關,也跟我們的生活節奏有關,所以更需要以文字去保留對街道的感覺和經驗。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