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奧斯卡前夕預測:「老白男」能度過外強中乾的轉型期嗎?

奧斯卡由此失去了原本影視被關注的優勢,與美國電影與他國抗衡的特色,這個獎項近幾年的確被綁手綁腳⋯⋯

奉俊昊導演作品《寄生上流》 。

奉俊昊導演作品《寄生上流》 。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馬欣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2-08

#保守主義#奥斯卡

今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公佈後,外界的評論多半聚焦在名單不夠多元性,同時也扼殺了女性視角。這幾年奧斯卡相對於其他獎,常被批有著「老白男」的靈魂;事實上,奧斯卡也因為近年好萊塢電影的底氣不夠而開始畫地自限⋯⋯

奧斯卡向來是商業片最具指標性的獎項,但近兩年的確有隱憂,奧斯卡逐漸失去五年前的風光盛世與權威性。它隨著好萊塢的優勢逐步下滑後,也開始面臨它是否能革新的守舊印象。

去年的奧斯卡因為有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羅馬》而掀起熱度,今年的奧斯卡可以說是因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帶起話題,好萊塢近年來難有帶起全球熱度的大片,過往的百家爭鳴到現在起跑前的一枝獨秀,奧斯卡固然仍是世界最普羅的指標,但其號召力與權威性在逐年遞減。

太多政治正確=缺少前瞻性?

除了因好萊塢電影無法再像過去有鋪天蓋地的效應外,奧斯卡口味的保守與太多政治正確的考量,也是它逐漸失去光環的原因。從當年超級英雄電影《黑暗騎士》在奧斯卡無法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開始,它在商業片上就彷彿失去了前瞻性。而如今DC電影的《小丑》雖在奧斯卡入圍11項,但最先打破漫改藩籬,給予漫改電影殊榮的卻是威尼斯影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