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組的故事:合作可以帶來很大的創意

香港今年盛夏,燒灼四個月不落幕,有人守候街頭,子彈煙霧火光;有人後方做文宣,面對手機與電腦的螢光屏。Dicks...
《兄弟爬山》圖。

香港今年盛夏,燒灼四個月不落幕,有人守候街頭,子彈煙霧火光;有人後方做文宣,面對手機與電腦的螢光屏。Dickson,20歲,大學生,讀資訊科技,身上大概沒有任何東西跟鏗鏘的口號、絢爛的海報扯得上關係,但他卻是已持續四個月的香港運動中,數以百千計文宣人員之一,為了前線戰場和後方民心,他們做文案、做海報、做app、做書⋯⋯Dickson的硝煙燒在無涯的虛擬世界,接通運動內外的普羅民心。

「我們在文宣組中都是 nobody,但我們相信,很多 nobody 可以集合成很大的力量,」Dickson說。

合作可以有很大的創意

他所說的文宣組,規模從數百人到數千人不等,自6月9日103萬人遊行拉開反送中運動序幕,到底有多少這樣的文宣組通過Telegram群組存在和運作,實在不可考證,但他們的規模、創意、產出力,從整合發佈文宣內容的Telegram頻道中可見一斑。比如群組「777文宣傳播稿件大合集」,有接近38,000個訂閱者,迄今已發佈了10,141份圖片和視頻。又如「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訂閱人數高達123,000餘人,曾於抗爭開始三個月內發佈超過13471份圖片和視頻。換言之,單是這兩個頻道,已經平均每日大約有85份和112份文宣產品發送。

翻閱其中文宣內容,就像走進一個抗爭運動藝術廊:黑色凋零的紫荊提醒你「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右眼被打爆的少女漫畫化形象被作為一次次聲討警察濫用暴力的標誌;也有暴雨下遊行的彩色傘海照片,鼓舞士氣和團結;資訊卡片則涵蓋從法律援助熱線到警員搜屋須知的方方面面⋯⋯還有最近的宛如小豬春聯的「黑裝修,紅裝飾,藍罷賣,黃幫襯」,倡導黃色經濟,履行抗爭中的「消費者責任」。

這些創作都沒有標明個人或群組的出處,亦沒有版權限制;它們可以通過網絡傳輸,也可以被打印出來在各區貼到連儂墻上。本地藝術家黃宇軒說,相較於設計和美學本身,這次運動藝術中展現的「crowd creation」(群體創作)以及開源特征,更讓他驚歎:「以往我們覺得創意、美學、創作,都是很個人的東西;這次最棒的地方是,這個運動告訴香港和世界,合作可以帶來很大的創意。」

整個運動迄今,文宣組緊貼運動脈搏,及時濃縮資訊,對於凝聚運動陣營共識和推動運動不斷向前,起到了關鍵作用。黃宇軒舉出一例:「7月1日衝擊立法會之後,我曾經很擔心『五大訴求』的講法能否被帶出來,被整個陣營記得、接受。但之後遊行中,看到大家開始喊這個口號,變成全部人的一個共識,這都很關海報的事,那個(在海報上的)簡化是超級重要的。」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緊急法運動的文宣。
反對緊急法運動的文宣。

文宣需要好「子彈」

運動遍地開花,文宣亦然。不過在6月9日之前就已經加入文宣組的Dickson,三個月後便已開始覺得文宣工作「有點失焦」:

「其實我們做文宣,很多時是抱著『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理念去做。五大訴求訂立的時候是6月中,過了6.12之後,變成有太多東西加入運動。『五大訴求』不是偏離運動,而是被忽視,和sidetrack了。」Dickson說。

他總結,這背後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運動發展高速,事件排山倒海而來,一件比一件嚴重,而無論是文宣組的處理力,還是受眾的接納力,都相當受壓;其二是政府在輿論上有比較大的主導優勢,文宣被牽動著走,「政府做什麼,我們就要跟著去反抗」。

對第一個問題,Dickson承認,遇到好「子彈」——亦即文宣好素材,在風頭火勢的當下,即使「五大訴求」也難免要讓路。「比如,7.21對於整個運動是很好的素材,我看到很多文宣都會利用這個『子彈』來進擊政府。那當然『五大訴求』於是被sidetrack了。所以說,如果有更好的『子彈』,可能就要側重對目前更有利的資訊。」

Dickson說的,是7月21日夜晚,西鐵元朗站,大批手持鐵棍的白衣惡漢無差別追打乘客和途人,甚至衝入收費區域及列車,令包括正在工作的記者在內的多人受傷,有人被打至皮開肉綻、鮮血滿頭,警方遲到39分鐘,兩名帶槍警員一度經過車站卻轉身離開,數千通999求救電話全無作用。截至9月18日,警方就事件拘捕32人,其中6人被起訴暴動罪。7.21白衣人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廣泛憤怒,比此前的各種示威都更有效地動員人們加入運動,從而打通了部分本身對政治冷感或極度無法接受暴力的社群,令他們通過「追究警隊濫權」的新焦點,關注運動甚至加入運動,延燒至今。

「現在網上太多資訊,文宣如何可以短時間抓住眼球,這是我們最concern的,焦點多的問題,我們也在嘗試解決。比如重點會是做警察濫權等,讓『和理非』去重視,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群(受眾)。」

當文宣遇見暴力升級

行動前線與文宣製作,一現實一數碼,兩大領域互相牽制,彼此作用。721後,大量文宣聚焦警隊濫權行為,層出不窮。而與之相應的,抗爭中針對警察的行為也逐漸升級,人們懷著仇恨來到前線包圍警署、警隊人員宿舍,又有起底警員及其家屬的報復行動⋯⋯各種策略一路升級。另一邊廂,警方也曾在遭到示威者圍堵破壞的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拍攝短片,訪問中沒有出現在鏡頭前的警員家屬,講述了他們承受的損失和驚恐,破碎的玻璃窗和石塊落在色彩斑斕的兒童用被單上,在片中相當搶眼。

這一路升級的暴力,同時也令文宣人員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發聲的基礎。10月6日,反對《禁蒙面法》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之後,面對抗爭暴力升級,連登便有帖文說「勇武要有底線,大量文宣先可以做到cover 返,唔好失焦。」(勇武要有底線,大量文宣才可以做到繼續前行,不要失焦。)無可否認,文宣的本質還是「宣傳」,其實早自七月八月,面對前線燃燒的情緒與暴力,文宣工作者如何不割席,卻也不盲撐,便一直是他們需要從掙扎中作出的決定,而決定本身也不斷帶來更多的掙扎。

「我覺得整個運動,兩邊都有錯。作為文宣,無論前線怎麼做,我們都會盡力不割席,」Dickson說。「我們當然不可以保護一些市民覺得過分的行為,比如扔汽油彈,但其實沒有人想扔汽油彈,為什麼會被逼到這樣?我們嘗試去歸根究底,政府很多施政上的問題讓社會很深層的矛盾爆了出來⋯⋯兩邊都有錯,我們不會否認,也不會盲撐前線做的所有事,我們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Dickson直言,他明白文宣聚焦宣傳警察濫權,可能令兩邊會在憤怒之中對抗愈演愈烈,「但這是文宣的工作」。「我們文宣的目的當然不是想社會越來越亂⋯⋯文宣所做的並非分化社會,只有政府可以讓事件愈演愈烈。專注警察濫權是迫不得已,希望更多『中立分子』可能在講示威者如何不對的時候,也可以知道,警察在拿納稅人的錢,但在做濫權的事。」

文宣要幫前線解釋和道歉?

Michelle和Dickson同齡,也在香港讀大學,國際商業,傳說中的「神科」,自言是溫和派,加入文宣是希望「避免(群組)陷入無意義的爭吵」。和她聊天,雖然說話內容有棱角,但口吻卻很女兒家,她的文宣視角不僅對外,也對內。「從文宣角度出發,某程度上使用武力去保護參加運動的人,是可以接受,但當武力演變到暴力——主動攻擊、嚴重傷害他人身體——我就傾向不要這樣做,」Michelle說。「我除了在文宣組,也會在一些小群組裡面觀察他們的想法,偶爾會勸告,我會說對文宣的工作有壓力⋯⋯因為一些中立派別會覺得,不用說政府對錯,因為沒什麼影響,他們是旁觀者,看運動去到什麼地步去選擇支持哪一方,如果你給他們看到一些對我們不利的東西,就會容易失去支持。」

Michelle說文宣組也會出圖,叫示威者冷靜,包括建議他們如何處理旁觀者拍照的問題,「叫他們不要那麼激動,甚至用粗口去問候人」。說歸說,Michelle和Dickson一樣,「做到什麼地步都好,都會盡量救」。不過對內的宣傳,就未必次次都順利,尤其是運動面對極大的民意挑戰和內部信任危機的時候,比如8月13日機場事件裡,佔領機場離境大堂的示威者與焦躁的旅客不斷爆發小規模衝突。而後《環球時報》的駐港記者付國豪與另一位被懷疑是內地公安的人士,被大群示威者包圍,個人物品被搜查,發生言語和肢體攻擊,甚至一度有捆綁禁錮的行為。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文宣。
因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文宣。
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一名女示威者在尖沙咀疑被警方打爆右眼,激發網民創作的插畫。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文宣。

事件在內地成為「我是護旗手」之後新一波輿論攻擊焦點,在香港也引起不少震動,運動的泛支持者驚訝和質疑,參與者中更曾出現「捉鬼」風潮。事後,有文宣發佈公開信,向當日受影響的旅客致歉,並指示威者不得不在機場示威、向政府施壓,是因為政府連月來不為各種形式的示威所動,對於「五大訴求」更是無一答應。

文宣組成員Coco有份參與起草其中一份道歉信,她對此不願多談,一則無意成為大台,二則不想傷害勇武派抗爭者的感情和關係。Coco在英國讀法律、暑假回港就加入了6、7個文宣組,她在暴力使用的問題上比Dickson和Michelle都要寬鬆:「從文宣的角度,種種行為升級都是在於政府的不作為、不回應,行動升級都有解釋餘地,當然去到玩火是比較難解釋,但未到解釋不了(的地步)」,「我們不是只是想衝擊警署,而是警察做錯,我們想讓他們修正錯誤。」同時,Coco認為也要向前線抗爭者講「be humble」。「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街坊就算意見不同,只要不動手,都要有禮貌。」但要讓這種反暴力的想法,在前線示威者內部宣傳、滲透,直到起到效用,Coco說這需要時間,問題只是,當局會否提供這個時間。

借力打力:付國豪事件與長輩圖

曾經8月5日開始,警方和政府每日舉行下午4點、5點左右分別舉行記者會,8.13機場事件翌日的警方記者會上,警方展示了多個近距離拍攝的片段,顯示被示威者包圍的兩名內地人士的苦況。親北京政黨也乘勢,拿著內地官方媒體的宣傳材料,開始進行在香港的一波攻勢。

「對家文宣,政府記者會是很大的武器,」Dickson說。「2014年(雨傘運動)的時候,『4點鐘許sir』(註1)在免費電視播放,我們覺得是『洗腦』,文宣是每天都可以做出一些東西,但警方用 airtime 做文宣,(對我們來說)是頗大的問題。」

面對官方攻勢,文宣組的策略總結起來是兩條:一是打,一是卸。「打」是指不同成員不約而同提到的「事實核查」(fact check),這也是文宣從事者自認最為重要的部分;而「卸」則是說化官話為笑話,以幽默瓦解指控:以8.13機場事件為例,Dickson說他所在的文宣組主力在質疑,為什麼在和平示威期間,會有懷疑是內地公安的人員混入其中。「另外,有人指我們包圍了一名警員,令警員要拔槍示警,然而他們都沒有留意這名警員一開始是嘗試拘捕一名站在一角的女子,警方更反指我們(對視頻)『斬頭斬尾』,歪曲事實。」至於以《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被綁住雙手時的形象,和一句「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可以打我了」為材料的內地宣傳,Dickson說自己一方的策略,是「用他們的方法去講諷刺的話」,比如套用對家句式,在自己的文宣中使用:「我支持民主,警察就可以打我了」。

這種手法早在文宣組主動製作「長輩蓮花圖」的時候已經被用上。這種宣傳圖——背景往往是開花植物,前景則是各種唯恐讀者老花看不清的彩色大字——在中老年網民的傳播同溫層中很常見,在年輕網民中則成為一個人因為代際所屬而接受錯誤、落後、歪曲信息的標誌。不過,Coco則指出,面對這種情況,用對方的瓶裝自己的酒,是一個有效手段:「對方最喜歡的手段就是無限放大『黑衣人』做了什麼,但從來沒有放大警察做了什麼⋯⋯建制派(要爭取)的目標是老人家和『上岸人士』,是我們先想到要用長輩圖反擊,未必可以讓受眾轉圜,但至少可以讓大家想一想,究竟哪邊是對,哪邊是錯,再慢慢、慢慢對建制失去信心,」Coco說。於是,那些用長輩圖風格彩色字體印著「認同請分享」、「好人一生平安」等套語的抗爭者文宣「長輩圖」出現,也用蓮花和觀音圖案,卻寫著「中央沒支持修訂!一切都是林鄭月娥想拖垮香港!」的「信息」,類似這種長輩圖,至少成為了是次不少抗爭者面對與家人長輩的爭論時可以使用的一種就手「武器」。

視頻戰場:重組與還原

不過,隨著運動越來越四散、突發狀況越來越多,主流媒體的鏡頭越來越難從頭到尾、全方位地跟進事件,從而證實和證偽的工作越來越艱巨,事後「重組」或「還原」的需求和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一般靜態文宣,作為一種體裁,也難以承載這個「事實核查」的任務。

在HKGETV的Facebook專頁上,自我介紹寫著,這是「由一班連登巴絲自發組成嘅『非專業』電視台,致力搜羅網上各種公眾關注嘅題材製成短片⋯⋯達至公共知識普及化」。成立日期填的是2019年7月21日。目前這個專頁已經有逾兩萬關注者,也已經發佈了近兩百條短片。

20歲的文員MH是電視台草創成員之一,他說:「最初我們看到製作文宣短片,比起文宣圖,不是太多,而且其實有不少香港人經過Facebook或者Instagram接收資訊,如果我們希望讓大眾知道這次運動的資訊和一些看法,有時短片更能有效傳達真相和信息。」

香城教育電視發佈的短片主題和內容都很多樣,有法律知識、時事、給運動者的家書或運動者自我剖白、對外部世界的宣傳片、對內部世界的打氣片,林林總總,希望可以滿足各種觀眾的需要,而其中最花力氣的要數事件懶人包和查證還原系列。

懶人包短片主要是用文宣圖,加上新聞片段,配以旁述,目標是方便觀眾在短時間內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們會盡量提醒製片的手足要避免主觀和情緒化地看待事件,要以客觀陳述為大前提,」MH說。「我們是要盡量讓大眾明白,為什麼示威者要這樣做呢?我們也希望喚起大眾的同理心,讓他們嘗試站在示威者的角度去看一件事。」

而比懶人包更努力地接近真相的是還原系列,「有時真相就像洋蔥一樣,要一層一層打開,」MGH說。目前還原系列裡最受歡迎的是7.21上環警方清場的短片《721上環發生了什麼事》。這條1分28秒的短片集合了來自NOW TV、香港大學《學苑》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台的現場片段,主要展示警員當晚在干諾道西清場期間,從高處開槍、甚至有記者手臂被打中等經過,影片並無另外旁白。

電視台的另一名成員、大學生Sunny則說,除了整合新聞片段,亦有多達50人的團隊希望可以幫忙查核官方展示片段時的一些講法,從而進行批駁。這些人來自物理、生物、化學、新聞、拍攝等多種界別。只是儘管如此,Sunny對於短片可以穿破同溫層、說服對家受眾的信心卻並不高:「香港人的立場已經完全固定,所以我們不會專注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立場⋯⋯主要希望通過影片,讓我們中間一些立場不是很堅定的人,可以堅持下去,因為起碼他們肯看。」

在香城教育電視的Facebook上,多達32萬次觀看的一條片是4分多鐘的《我認同雙方都好暴力⋯⋯》。黑白靜音的衝突片段配上空靈的純音樂,一把女聲讀出一篇最早在連登發出的帖文:「我認同雙方都好暴力,一邊係(是)雨傘、紙皮、磚頭,另一邊係(是)長盾、胡椒、真槍、催淚彈;一邊有汗出,另一邊有糧出(有薪金出);一邊犯法坐幾碌(坐幾年牢),另一邊犯法無抵觸⋯⋯問良心,政府高官有無真正體恤前線警員同人民?如果有?點會推佢哋(他們)做磨心,人民打人民?」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內製圖。

爭取民眾支持不是優先考慮

運動漫漫,血汗不息四個月,特首林鄭月娥於9月4日終於宣佈「正式撤回」條例草案,因為沒有滿足五大訴求,並未平息社會不滿、或者扭轉民意。至10月4日,又正式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宣布制定《禁蒙面法》,引起暴力抗議的全面升級,但於此同時,抗爭者面對的也是長達四個月的消耗和疲勞,而這消耗,會不會慢慢熄滅了運動的熱力呢?對此情況,文宣工作者要繼續加火造勢嗎?而即使民眾的支持一旦確實減少,文宣工作者將如何面對呢?

定位做文宣中的溝通者與和理非的Michelle提到了從事文宣者的「底線」,她認為更重要的問題在於運動中人是否清楚自己真正的底線和初衷:「從運動一開始,我們就不覺得我們是很輕鬆,或者短期做一下文宣或者示威,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訴求或者理想的結果。我不知道這是樂觀還是悲觀的看法,」

可是底線是什麼?Michelle也在問:「我個人認為,(關鍵)不是要去想如何拆解,如何說服持反對意見的人,而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三不』底線的討論,所謂核爆都不割的底線,究竟在哪裡?」一邊進行,一邊探索,一邊修正,本就是這場運動的特色,Michelle接著提到民眾支持與否可能帶來的影響:

「爭取民眾支持不是我們優先考慮的事,追求公義是講良心,而不是看社會上支持反對聲音有多大,就去決定做或者不做⋯⋯實際行動比宣傳永遠更好,如果不是很瘋狂的香港人每天去做那麼瘋狂的事,何來素材給我們爭取輿論呢?」有一件事,是她和同伴們都很確定的,就是民眾的支持是文宣行動的後盾,「也是給所有示威者、文宣、和理非、甚至冷氣軍師,很大的support」,但儘管這樣,這些在Telegram群組裡、facebook上源源不絕向運動中人捧出文宣作品的幕後抗爭者,還是「希望所有人明白,就算得不到支持,做正確的事,就是正確的事。」

註1:「四點鐘許Sir」,許鎮德,雨傘運動期間以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身份擔任警方每日記者會主持人。因說話風格,成為網絡紅人,被稱為「四點鐘許Sir」。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