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9月26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與其他學生發起秘密行動,重奪被政府封鎖的「公民廣場」(政府總部東翼廣場),行動隨即遭警方清場、數十名學生遭逮捕,引燃群眾前來聲援。9月28日,後被稱為「佔中三子」的港大法律系教授戴耀廷宣布,醞釀多時的「佔領中環」行動正式啟動,揭開了雨傘運動的序幕。
在運動中,周永康因常上大台主持,成為運動指標人物,並於10月21日偕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常委羅冠聰、常委梁麗幗、常務秘書鍾耀華與政府對話,其中一名政府對話代表,即為今日特首、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
雨傘運動為期79日,並未達成當初所設定的「爭取真普選」目標,群眾對大台上的學聯、學民思潮幹部多有不滿,一連串事件相互引爆下,大學學界發起「退聯」(退出學聯)潮。2016年,周永康因重奪公民廣場行動,被裁定「煽動他人參與非法集會」罪名成立,其後入監服刑。
出獄後,周永康依原本規劃,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地理學博士課程。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群眾共識之一即運動「無大台」,言明記取雨傘運動經驗,不再認運動有領導,人人皆可做大台。期間,周永康與黃之鋒投書紐約時報,以〈香港人民不會被中共嚇倒〉為題,持續在運動中發聲。
五年後的今日,香港由「傘後」的低迷,重新踏上「反修例」新局。周永康如何回顧當年與林鄭月娥的「對話」經驗?如何看待一國兩制?作為香港90後,他如何理解今日風起雲湧的本土思潮?以下為《端傳媒》與周永康的訪問記錄。
端傳媒:當年雨傘運動,你曾經以學聯秘書長的身分跟政府對話,當中的談判代表之一,就是今天的特首林鄭月娥。但到2019年這場運動,香港人多數已經不相信跟政府對話能獲得什麼成果,人們寧願持續在街頭上抗爭。你現在怎麼回頭看五年前你們跟政府「對話」這件事?
周永康:當初運動過程每天都有撲天蓋地的壓力,都在身體跟精神的極限、在一個高張力的過程裡面,(促成對話的過程)有很多人的介入、很多人對於「對話」的想像在裡面,其實是一個很短、很倉促的決定。
這五年來,我們幾個都沒有機會很深入地再談「當初為何會發生這個對話?對話這件事情如何發生、如何發展、後續發生什麼影響?」其實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來重新思考這件事情。
當時要對話,最大的壓力,就來自於防止血腥鎮壓,不可以讓八九六四再重來。其實在928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可以對話了,同時,也知道林鄭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的、結果是不會改變的,但928之後有很多風聲說可能會鎮壓,很多人都嚇壞了。